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缓释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N,P,K养分吸收利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专用缓释肥(CSRF1和CSRF2)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和总干物质量,CSRF1和CSRF2处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较CCF,MSRF,OCF处理分别增加了23.3%~37.2%和16.5%~31.6%.2种专用缓释肥(CSRF2和CSRF1)提高了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质量分数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降低了硝酸盐质量分数.黄瓜根、茎、叶和果实的N,P,K养分质量分数均以CSRF2最高.黄瓜N,P,K积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SRF2、CSRF1、MSRF、CCF、OCF,专用缓释肥处理的N,P,K积累量较MSRF,CCF和OCF处理分别提高了27.45%~46.55%,33.17%~56.20%和67.61%~102.13%.与普通复合肥相比,2种专用缓释肥处理的N,P,K相对养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8.53%~24.20%,19.27%~20.02%和18.54%~35.69%.  相似文献   

2.
重庆涪陵茎瘤芥产区因过量施肥、偏施氮肥导致茎瘤芥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根据茎瘤芥需肥规律和产区土壤肥力水平,研制了生化缓释(氢醌、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双氰胺)和物理缓释(纳米沸石)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缓释肥,采用“通气法”和“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肥料的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总量和氮素释放特性,并采用土培试验研究其对茎瘤芥产量、氮磷钾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NBSRF)能降低肥料的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总量. NBSRF的氨挥发总量较商品专用肥(MZF)、普通复合肥(OCF)、自制专用肥(BCF)和自制缓释肥(BSRF)降低了41.20%, 26.59%, 23.57%和9.78%. NBSRF缓释期大约为70 d,总氮累积溶出率为89.74%.在培养期内(第21 d),各处理的总氮累积溶出率由大到小依次为OCF, MZF, BCF, BSRF, NBSRF,商品缓释肥(MSRF).盆栽试验中,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NBSRF)的茎生物量(永安小叶和涪杂2号)比OCF和MSRF分别增加了2.70%~3.80%和7.26%~9.54%;与OC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水缓释肥与普通肥料配施对苹果幼树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实现苹果种植减肥增效。【方法】采用苹果幼树盆栽试验,共设7个处理,包括3月份和7月份分别施加30%的普通肥料与70%的保水缓释肥(T1),3月份和7月份分别施加50%的普通肥料与50%的保水缓释肥(T2),3月份和8月份分别施加30%的普通肥料与70%的保水缓释肥(T3),3月份和8月份分别施加50%的普通肥料与50%的保水缓释肥(T4),3月份和7月份分别施加30%的普通肥料与70%的普通肥料(T5),3月份和8月份分别施加30%的普通肥料与70%的普通肥料(T6),不施肥(CK),分析不同处理下苹果幼树的生长、养分利用效率、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保水缓释肥与普通肥料配合施用能够有效促进苹果幼树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并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含量与生物学性状,其中T1处理的氮素、钾素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36.11%和30.89%;T3处理的磷素利用效率达22.22%。保水缓释肥的施用能明显地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水平,且以T1处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较为明显。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京郊区日光温室中基肥施用状况,设计了长期施用秸秆有机肥、膨化鸡粪和缓释肥3个处理,对日光温室土壤肥力及番茄品质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个处理中表现最高,为32.0g.kg-1;长期施用膨化鸡粪土壤酸化快,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缓释肥作为基肥施用,可加速土壤速效养分积累,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从番茄果实品质结果看,秸秆有机肥处理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糖酸比值分别为13.60μg.g-1、54.4mg.g-1、37.6mg.g-1、62.22μg.g-1、9.68,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缓释肥处理的果实各种营养品质都不如有机肥处理果实含量高。实验还分析了土壤养分含量与番茄果实品质、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全氮含量与果实中多项营养品质指标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组分脲甲醛缓释肥的夏玉米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究不同组分的脲甲醛缓释肥在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为制备夏玉米一次性施用的专用肥料提供理论依据,从而简化施肥步骤,节省施肥成本,提高肥料效益,减少养分损失,保护生态环境。【方法】试验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连续2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种组分脲甲醛缓释肥处理(UF1、UF2、UF3)、常规施肥处理(CF)和不施肥处理(CK),研究不同组分脲甲醛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土壤无机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组分的脲甲醛肥效不同,UF1、UF2、UF3脲甲醛缓释肥均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尤其以UF2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UF2处理2年平均增产7.63%,氮肥利用率提高16.43个百分点;UF1效果次之,平均增产6.53%,氮肥利用率提高12.30个百分点;UF3平均增产4.98%,氮肥利用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不同组分脲甲醛缓释肥其氮素释放速率也不同,与常规施肥相比,脲甲醛缓释肥处理在玉米苗期0—2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均较高,其中以UF2处理最高,达80.09 mg·kg~(-1);UF1次之,含量为66.47 mg·kg~(-1),UF3处理最低,为51.18 mg·kg~(-1)。大喇叭口期常规施肥处理追施60%尿素,土壤的无机态氮含量有一定地提高,灌浆期含量为27.46 mg·kg~(-1)。20—40 cm土层中,UF1、UF2在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土壤无机态氮含量较稳定,灌浆期后含量下降,其中UF1处理收获期含量低至13.40 mg·kg~(-1),比CF处理低1.05 mg·kg~(-1)。UF2处理收获期土壤无机态氮含量为14.13 mg·kg~(-1),较CF处理降低0.32 mg·kg~(-1)。而UF3收获期土壤无机态氮含量略高于其他处理,较CF高出1.51 mg·kg~(-1)。因此,一次性施用的脲甲醛缓释肥处理均可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结论】在不同组分脲甲醛缓释肥中,UF2处理获得了相对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作为华北平原北部中低产土壤的玉米专用缓释肥。  相似文献   

6.
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番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液水平下番茄果实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到最佳的营养液浓度,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81’番茄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CK(常规营养液浓度)、T_1(增加30%)、T_2(增加50%)、T_3(增加100%)4个营养液浓度水平,研究不同养分供应量对‘181’番茄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番茄果实中K、P、Fe和Zn元素含量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T_2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55.02%、18.75%、11.46%和10.19%.而Mg、Ca和Mn元素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T_3处理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6.29%、40.28%和198.78%;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均在T_2处理达到最大值,而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在T_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元素和Mn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元素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Ca和Mn元素与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营养液浓度增加50%的处理(T_2)更有利于提高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干物质累积,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且成本较低,适宜在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改善土壤耕作方式和氮肥施用技术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浅旋、免耕和条带深松3种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和常规施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阐明其产量及氮肥效率差异形成的生理过程。【方法】试验于2013—2014年在河南新乡进行。采用裂区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设浅旋耕作(rotary tillage,R),免耕直播(no-tillage,N)和条带深松(sub-soiling,S)3种耕作方式;肥料类型为副区,设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SRF)和常规施肥(conventional compound fertilizer,CCF)2个处理。【结果】与传统施肥和土壤耕作方式比,施用缓释肥与条带深松耕作均能维持植株开花后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且条带深松与缓释肥耦合处理的值最大。成熟期,3种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处理叶面积指数降幅两年平均分别低于常规施肥处理7.5%(N)、9.7%(R)和11.8%(S);缓释肥处理净光合速率降幅两年平均分别低于常规施肥处理7.3%(N)、11.5%(R)和16.8%(S)。条带深松耕作下缓释肥处理LAI高于其他处理16.0%—47.9%,穗位叶光合速率较其他处理高14.5%—52.3%。花后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可促进玉米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持续期的增加,从而显著提高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量及同化量。3种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处理花后干物质同化量较常规施肥处理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5%(N)、21.4%(R)和24.4%(S);缓释肥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处理两年平均分别提高11.0%(N)、12.2%(R)和17.0%(S)。其中条带深松耕作与缓释肥耦合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同化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3.4%—28.9%和17.4%—39.6%。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同化量的增加是玉米籽粒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施用缓释肥通过增加千粒重,条带深松耕作通过增加收获穗数分别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条带深松与缓释肥耦合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幅为9.2%—23.2%。【结论】条带深松满足了作物对氮素的空间要求,缓释肥满足了作物对氮素的时间要求,施用缓释肥并结合条带深松,可有效调控土壤的养分供应状况,提高土壤氮素供应与作物需氮的时空吻合度,有利于实现黄淮海区夏玉米高产高效及生态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酸性植烟土壤肥力及烟叶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了未腐熟和腐熟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对酸性植烟土壤速效养分、pH、腐殖质组分以及烟叶产值的影响,为云南腾冲地区酸性植烟土壤合理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空白,只施用烟草专用肥)、T1(烟草专用肥+40 kg/667m~2未腐熟玉米秸秆)、T2(烟草专用肥+80 kg/667m~2未腐熟玉米秸秆)、T3(烟草专用肥+40 kg/667m~2腐熟玉米秸秆)、T4(烟草专用肥+80 kg/667m~2腐熟玉米秸秆),分别在烟苗移栽后第0、30、60、90天土壤样品取样;并统计各试验处理烟叶的产值、产量。【结果】从烟苗移栽时(第0天)到第90天期间,各处理植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T3、T4处理的HA/FA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结论】腐熟玉米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土壤的HA/FA,提升了烤后烟叶均价及产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专用缓释肥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自制非包膜型辣椒专用缓释肥对辣椒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辣椒植株生长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主要表现:1)叶面积。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总体以专用缓释肥最大。2)叶绿素含量。专用缓释肥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施用专用缓释肥的2个辣椒品种叶绿素总量较其专用复合肥的增长20.22%和10.44%,比商品缓释肥的提高23.93%和5.01%。3)根系。专用缓释肥总体上有效改善了根系生长状况,能增加果实VC和氨基酸含量,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非缓释肥处理。专用缓释肥显著提高辣椒产量,2个辣椒品种的产量较普通复合肥的增产29.99%和17.06%,较商品缓释肥的增产17.46%和12.04%。  相似文献   

10.
通过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盆栽试验研究了市售肥料(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和两种不同高分子缓释肥对土壤和植株的影响。经物理混合和化学反应将含有营养元素(氮、磷、钾)的高分子缓释肥与羟乙基纤维素吸水树脂制备出两种不同的高分子缓释肥,按照相同的施肥量,将市售肥料和两种高分子缓释肥分别施入番茄盆栽中,观测番茄植株生长情况(植株高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量、番茄果实数和单果质量)、番茄果实品质(番茄红素、维生素C、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水分、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羟乙基纤维素高分子缓释肥施入土壤中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明显增加,两种高分子缓释肥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比市售肥料分别增加了16.61%、48.06%和21.61%、84.64%;与市售肥料相比,两种高分子缓释肥对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还提高了番茄果实数,分别增加了40.74%和33.33%。由此可知,羟乙基纤维素高分子缓释肥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贵州黄壤区辣椒轻简化栽培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贵州典型黄壤区进行3种缓释肥(稳定性肥料,硝基双效肥料,控释肥料)在辣椒上的施用试验,研究其对辣椒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的影响。【结果】施用3种缓释肥处理辣椒产量提高14.3%~19.4%,显著高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辣椒氨基酸含量比习惯施肥高8.9%~22.7%,粗蛋白含量高2.4%~10%;辣椒叶片、茎秆、果实养分含量和辣椒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得到提高。【结论】施用3种缓释肥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提高辣椒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不同配方营养液浇灌番茄,以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率为依据,探究番茄优质高产的最佳有机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佳西娜"串番茄为供试材料,配制3种有机营养液:配方1.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2∶1∶1,稀释3.93倍;配方2.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2∶1,稀释2.93倍;配方3.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1∶2,稀释2.85倍。试验设置有机基质栽培分别浇灌上述3种配方营养液的T1、T2和T3处理,并以有机基质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1(CK1),以土壤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2(CK2)。于番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期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叶绿素含量;在番茄果实最后一次采收后统计总产量;在盛果期取样测算单果质量及外观品质(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口感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和营养品质(可溶性蛋白、V_C、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番茄红素和硝酸盐含量)相关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番茄各品质指标;分别在番茄一、二、三穗果采收期取样测定果实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并计算果实氮、磷、钾肥利用率。【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P_n和T_r呈逐渐降低趋势,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降幅小,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开始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的P_n和T_r最高;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也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最高。与CK1和CK2相比,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的单果质量较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和有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有机营养液处理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着色;除T2处理外,T1、T3处理的番茄果实硬度和V_C含量均低于CK1和CK2;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的番茄果实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CK1和CK2,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含量比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2.9%~18.0%及12.7%~52.4%,T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4%~98.7%;另外,有机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T1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比其他处理低14.7%~68.4%,其次是T2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番茄综合品质评价排序为T2T1T3CK1CK2。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一、二、三穗果的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利用率大多高于CK1和CK2,除钾肥利用率以T3处理最高外,果实氮、磷、钾含量及氮、磷肥利用率均以T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考虑番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T2处理种植效果最好,可获得优质高产有机番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类型肥料的侧深施肥技术对机插单季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于2020—2021年采用田间大区试验,以浙优18为材料,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专用肥减氮10%撒施(T3)、专用肥减氮10%侧深施(T4)、专用肥减氮20%侧深施(T5)、缓释肥减氮10%撒施(T6)、缓释肥减氮10%侧深施(T7)、缓释肥减氮20%侧深施(T8)和缓释肥减氮10%一次性深施(T9)9个处理。结果表明,2020年和2021年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分别为10 965~12 166 kg·hm-2和11 073~12 546 kg·hm-2。与T2处理相比,T8和T9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8%~4.4%和3.5%~4.7%。缓释肥的增产稳产效果优于专用肥。缓释肥侧深施处理的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高于或接近T2处理,而专用肥侧深施处理的水稻氮素吸收量低于T2处理。可见,缓释肥减氮10%一次性深施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同时还能增产,是一项适宜于当地水稻生产的轻简化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棚番茄与大蒜(青蒜)连续套种3年对作物的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08-2011-07,在塑料大棚内以番茄单作为对照,设番茄套作大蒜和番茄套作青蒜2个处理,在秋茬番茄行间套种大蒜或青蒜,大蒜(青蒜)生长持续到春季,此时定植春茬番茄,分析比较不同模式连续种植第3年时的作物生物效应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与番茄单作相比,套蒜处理对秋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主要品质指标,但套蒜处理对春茬番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套作大蒜和青蒜对番茄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其防病效果在秋茬番茄上分别为54.9%和60.0%,在春茬番茄上分别为34.3%和39.4%。套蒜处理可明显提高秋茬和春茬番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效果不同。不同套作模式的年产值不同,套作大蒜和青蒜处理分别较番茄单作增值11.0%和11.9%。【结论】连续套蒜可消减大棚番茄根结线虫病,提高年产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施用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化肥减量增效作用,连续四年,进行了施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地力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缓释肥作底肥的组合施肥处理,即养分减量处理[处理(2)]、与对照等氮养分减量处理[处理(3)]、与对照等养分处理[处理(4)],这3个处理的水稻每667 m~2产量均超过700 kg,其中,处理(4)的水稻平均每667 m~2产量为763.7 kg,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12.62%,每667 m~2增收167.3元。处理(2)的每100 kg稻谷的氮素用量和总养分用量比常规施肥对照平均减少1.47 kg和2.45 kg。施用有机缓释肥作底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连续四年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和提高番茄品质、稳定现有产量提供应用和理论基础。【方法】化肥常规用量减施30%、50%,根据不同减施比例配施生物有机肥,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土样及番茄果实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减施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及番茄果实营养品质、产量、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番茄果实总酸提高7.87%,VC含量提高24.95%,可溶性糖提高17.19%,产量与常规持平,差异不显著,番茄脐腐病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6.83%。【结论】在加工番茄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番茄果实的生长,品质提高,降低番茄脐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各施肥处理对基质栽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植株叶片光合和植株养分积累的作用.【方法】以‘千禧’樱桃小番茄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方式,以试验当地无机肥料施肥量为对照,在对照基础上配合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料T_1(N-P-K=1-7-2)、T_2(N-P-K=1-3-3)和磷矿粉T_3、钾矿粉T_4.【结果】1)T_2处理显著增加植株株高、茎粗、节位数和根冠比;2)T_2处理可显著增大气孔导度、增加胞间CO_2浓度,较CK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19.2%;3)T_2处理显著影响植株N、P、K积累量;4)T_2、T_3、T_4处理产量分别为80.7、72.3和75.5t/hm~2,分别较CK显著增产16.1%、4.0%和8.6%;5)4组处理均能提高果实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T_2处理下显著提高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生物有机肥T_2处理能显著影响植株生长、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另外,钾矿粉T_4作用优于磷矿粉T_3.  相似文献   

18.
通过番茄盆栽试验研究了含有营养元素氮磷钾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缓释肥(SRPFNPK)和具有吸水功能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缓释肥(SRPFWA)对弱碱性多金属污染土壤植株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缓释肥处理后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酶活性比空白对照土壤显著增加,土壤中Cu、Zn、Cd、Pb的有效态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土壤降低92.32%~99.10%、81.15%~96.06%、53.95%~78.51%、94.27%~99.05%;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与Cu、Zn、Cd、Pb的有效态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空白对照土壤相比,番茄产量显著增加,且重金属在番茄各组织内的累积量显著降低,其中果实中Cu、Cd的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对大棚番茄根系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迪芬尼’番茄和‘G064’大蒜为材料,共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在大棚番茄连续套蒜的第5年,分别于春茬番茄定植后的2012-03-20和秋茬番茄定植后的2012-08-26第1次采集土样,以后每20d取样1次,春茬和秋茬各取样5次,测定番茄根系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单作番茄相比,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均可提高大棚番茄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样也提高了大棚番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总体表现为2种套蒜处理大于单作番茄处理,但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表现为单作番茄和套作青蒜处理高于套作大蒜处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与速效养分的相关性总体没有影响。【结论】连续套作大蒜或青蒜可以改善大棚番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保水型高分子缓释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不保水的含营养元素氮、磷、钾的高分子缓释肥(PSRF)和PSRF与吸水树脂SAP_(WS)物理混合(PSRF+SAPWS)处理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含小麦秸秆具有半互穿网状结构的保水功能的高分子缓释肥(SI-PSRF/SAP_(WS))对土壤氮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植株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I-PSRF/SAP_(WS)处理后的土壤中NO_3~--N、NH_~4+-N含量分别比PSRF增加了45.16%~75.46%、52.85%~81.80%;SI-PSRF/SAPWS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要明显高于PSRF和PSRF+SAPWS处理,但是3种施肥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3种施肥处理的番茄实际产量分别是空白处理的2.5、2.8和3.5倍,且SIPSRF/SAP_(WS)处理的实际番茄产量分别是PSRF和PSRF+SAP_(WS)的1.4和1.2倍;SI-PSRF/SAPWS处理的番茄红素相比PSRF降低了15.26%。由此可知,含小麦秸秆具有半互穿网状结构的保水型高分子缓释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氮含量、土壤酶活性、番茄产量以及品质,可广泛应用在农业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