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禽业》2020,(5)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体表伤口感染,从而导致羊全身肌肉出现强直性痉挛的一种细菌病;破伤风梭菌能产生痉挛毒素和溶血素,对机体产生危害;羔羊和成年羊都能感染,通常为散发流行;预防该病必须做好体表伤口的消毒,必要时注射类毒素进行预防;破伤风抗毒素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严重感染的病羊还需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程泽华 《畜禽业》2003,(6):42-43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诊的主要特征是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经常在伤口狭小而深、伤口内有炎症、或伤口被泥土、粪、痂皮封盖等条件下易发生该病。为加快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步伐,促进我国包括肉类产品在内的食品出口,农业部自2002年7月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对猪、牛、羊实行免疫标识打在猪、牛、羊耳朵上,免疫标识为塑料无害标牌,并将免疫耳标统一固定在牲畜左耳上,这样在耳标上下盖的作用下,极易形成适宜破伤风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卫生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该病多年来得到控制。今年秋季随着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佩戴耳标引起了羊破伤风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0月7日,我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兽医站对所辖的好来宝、西沙勿苏、太白3个村的羊开展免疫注射佩戴耳标,共佩戴羊7万只,其中有31只陆续发生破伤风,死亡23只;10月21日,元宝山区马林镇兽医站对松木沟村郭某家饲养的小尾寒羊15只进行免疫注射佩戴耳标,28日…  相似文献   

4.
周宁芬 《畜禽业》2008,(6):87-88
<正>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由于D型魏氏梭菌的芽孢广泛散布于土壤中,随饲料和饮水被健康羊食入,成为胃肠道的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在一些应激条件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10)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对于牲畜和人体都有着一定的危害。由于破伤风梭菌为绝对厌氧菌,所以极易在家畜和人体的粪便中携带,对于环境的抗力较强,能够在土壤中生存数年。对于现代化养殖产业来说,破伤风是尤其需要注意的疾病之一,不仅对于羊群有着极大危害,并且容易通过羊群传染给养殖人员,通过一起种用公山羊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来简要论述破伤风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廖健美 《畜禽业》2007,(12):41-41
<正>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其症状剧烈,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对羊具有病原性。所以又被称之为羊天花(Varioiaovina),在我国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现将一起山羊痘诊治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损伤皮肤、粘膜感染,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常采用特异性药物,对症疗法和创伤处理同时进行方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费用较高,畜主往往放弃治疗,或采用加减千金散、防风散、五虎追风散等中药方剂并进行针灸疗法,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多年来一直采用民间验方治疗本病仔猪47例,治愈44例,治愈率达94%,现予报道,以供同仁参考。1病原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街道尘土及腐臭淤泥中,也可存在于家畜及人的粪便中,当它侵入伤口时,可在伤口的脓血和坏死组织中发芽繁殖…  相似文献   

8.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因为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主要是侵害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又叫血肠子病。1病原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能形成荚膜和芽胞的大梭菌,能存在土壤、草料和污水中。羊采食了被本菌芽胞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芽胞进入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病,但当饲料改变后,瘤胃里正常分  相似文献   

9.
一例山羊痘病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一般于夏秋季节多发,近年冬春季也常发生本病。在自然情况下,各种山羊都可感染。羔羊发病、死亡率高,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成年及育肥羊主要是影响生长、造成掉膘。由于受感羊只抵抗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性改变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神经兴奋性增高,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笔者通过对某养猪场的一例猪破伤风病例进行诊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
正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使机体中毒所致,是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羊肾脏多软化,故又称"软肾病"。1病原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也有发现。该菌为无运动性的粗大杆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4)
<正>羊"软肾病"是绵羊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季节,多因吃了大量幼嫩青草或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而发病。1发病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生死亡。病程缓慢者,常表现神经症状,一般体温不  相似文献   

13.
羊快疫是一种由腐败梭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了羊类的健康,对日常的饲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于该病的突发性,病情迅速,羊群在患病后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被称作为羊快疫。即便部分未死亡的羊只,也会造成其他的并发症,如坏死性炎症、真胃出血等。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又名“红眼病”,是牛、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结膜角膜发炎、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浑浊为特征。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对山羊生长及山羊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养羊生产中,对该病应引起重视,指导农户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圈舍卫生,定期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7,(5):24-2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以特征性病症不明显而发生死亡。临床上以真胃黏膜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在诊断中与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这些疾病都能够造成羊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较大。总结一例羊快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和预防,以期给广大养殖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周毛卡 《畜禽业》2024,(2):37-39
破伤风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导致,动物多表现单发,病原经体表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伤口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该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病畜临床以肌肉痉挛、僵直和不自主颤抖为特征,不及时治疗情况下极易死亡;预防该病须加强对动物的保护性管理,做好皮肤黏膜伤口的处理,科学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同时提升场内管理水平;病畜可通过抗菌、抗毒素的方法针对性用药治疗,同时根据疾病发展阶段进行中药调理,症状表现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对症用药才能将病死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3)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的传染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在新疫区多呈急性发作,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对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由于政策推动,我县的养羊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波尔山羊的饲养量呈直线上升。很多初养羊者由于缺乏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因而导致多种羊病的发生。羊痘病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羊病之一。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冬季  相似文献   

20.
山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羔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这种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