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7,(Z1)
母猪不吃食症是兽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因治疗方法不恰当,可能导致母猪不孕不育,或产后死胎,母猪产后无乳,乳质下降,重者导致母猪、仔猪死亡,是母猪养殖中的一大顽疾。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养猪业蓬勃发展,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遍,母猪产后低温不食作为母猪产后常见的一种病,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由于管理不到位,经产母猪产后低温顽固性不食,导致缺乳或无乳,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在治疗方法上采取常规方法,效果往往不佳。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积累,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措施,现叙述如下,以便与广大的养殖场户交流和探讨。1病例概述1.1确山县普会寺乡钱沟村大李庄某养殖户养母猪18头,2月中旬有6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常见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不食、厌食、产后无乳或泌乳不多、产后发热、产后便秘、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出、产后跛行、产后乳房炎等,本文将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陈光碧 《畜禽业》2008,(9):71-72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引起母猪元乳症的原因很多,不清楚发病原因,会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
<正>母猪产后的不适感,无力感,产后疼痛,产仔时间过长,产后子宫淤血,产后病原感染。分娩过后能量消耗严重,体内酮体蓄积,无乳以及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母猪食欲极差乃至不食,母猪在产后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能通过有效的采食获取,在外界不能获取的情况下会动用和分解自身的脂肪储备来维持产奶和自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3)
<正>母猪产后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1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多种疾病造成的,虽死亡率低,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1.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热往往是由于接产消毒不严引起的。产仔时,胎儿过大挤伤产道,或接产者手臂未经严格消毒,伸入产道掏摸,都能造成产后热。尤其是天气闷热,棚舍通风不良,产后母猪体热  相似文献   

7.
母猪“不食症”是以食欲不振,拉干粪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以产后为最高,因此又叫“母猪产后不食症”。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无乳综合症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其特征是母猪产后1~3d,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笔者在治疗猪病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母猪无乳现象,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  相似文献   

9.
丁玉  孙学全 《畜禽业》2013,(5):95-96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1发病原因及原因分析1.1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或过剩,均可导致母猪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  相似文献   

10.
<正>在治疗猪病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母猪无乳现象,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母猪无乳综合症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其特征是母猪产后1~3d,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  相似文献   

11.
母猪无乳综合征即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指母猪产仔后12-48h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该病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发病母猪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因治疗方案欠佳,导致病程延长,仔猪因不能及时吃上初乳而使成活率降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直接损失;有的母猪还因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厌食或停食、精神沉郁,昏睡、发热、乏力、恶露,少数病例体温略有升高。为有效的诊治本病,我们连续三年对7个种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179头发病猪,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类型,采取催产、强  相似文献   

12.
母猪缺乳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常和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同时发生,所以又称无乳综合征(MMA)。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多由饲料单纯、营养不良、内分泌机能失调、后备母猪配种过早而乳腺发育不良或年龄老化、用药不当、意外惊扰以及乳腺炎、子宫炎等因素引起,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加以防治,否则可能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的严重后果。藏母猪繁育过程中无乳综合征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西藏林芝地区藏母猪出现无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定防治对策,减少因无乳综合征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产后母猪的一种综合征。生产中只有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1母猪产后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食1.1临床症状母猪分娩会消失大量体力,其消化能力也会明显下降,此时立即给母猪饲喂较多精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会加重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生产中常见到母猪一次采食较多饲料后,便食欲不振,采食量逐渐减少直至废绝;母  相似文献   

14.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1? 发病时间与症状   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8)
夏季由于气温升高,母猪容易出现产前产后食欲降低、不食甚至流产和衰竭死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兽医经验,对这种现象做剖析,提出对这种现象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无乳或缺乳是母猪产后的一种常见病,直接影响到哺乳仔猪成活率、生长发育及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引起母猪无乳或缺乳有诸多因素,笔者多年来在临症时应用辨证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7.
王宝良 《畜禽业》2008,(7):74-74
<正>母猪产后不食症又称母猪懒月子病,是母猪分娩后常发生的一种以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临床中最常见又难于治疗的产科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母猪围产期是产前1周和产后1周的时期,由于受激素波动和分娩应激的影响,母猪很容易出现多种疾病的困扰,临床上很多问题都在围产期内发生,常见的有产后感染、缺乳综合症、母猪消瘦症、异常分娩与死胎、难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产后健康,对后代仔猪的存活率、生产性能等指标也产生较大影响;临床生产过程中只有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才能将经济损失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9)
<正>母猪产后"三联症"是指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或少乳症。本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夏秋季天气潮湿多雨,通风不良,贼风侵袭,本病多由于母猪产后护理不严,消毒不严格,滞产或难产时操作不妥,而损伤产道感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博氏菌、绿脓杆菌等引起,有时也可因营养障碍、代谢紊乱、环境应激等引起本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7)
猪场的关键点在于母猪饲养水平高低,而母猪的饲养重点在于产房。着重讨论无乳少乳、产后瘫痪、采食量差、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跛脚6种产房母猪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