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某日,某乡村干部在某村收统筹款,因为款项超越了村民可承受能力,村民皆拒缴。乡、村干部便组成专收队·将村民的存粮、家具等皆掠去抵数。望着满载而去的乡村干部,一老叹道:“如今的干部,不要说同志感情,连一点阶级感情也没有。”众村民皆齐声附和,大骂远去的乡村干部。此言此景,是某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某日 ,某乡村干部在某村收统筹款 ,因为款项超越了村民可承受能力 ,村民皆拒缴。乡、村干部便组成专收队 ,将村民的存粮、家具等皆掠去抵数。望着满载而去的乡村干部 ,一老者叹道 :“如今的干部 ,不要说同志感情 ,连一点阶级感情也没有。”众村民皆齐声附和 ,大骂远去的乡村干部。此言此景 ,是某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的真实写照。当前 ,某些地方 ,干群关系相对紧张 ,由过去的干群血肉联系、鱼水情深变为现在的油水关系。甚至有的地方贴出了“防火防盗防干部”的对联。干群、党群关系在某些地方的紧张 ,固然是农村改革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表现 ,…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代理人”,村民“代言人”的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村干部的职能转变入手,分析了新时期村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干群关系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干群关系存在村民对村干部信任缺失、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及村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舆论错位与司法保护缺失、农村治理模式落后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应在加强村干部教育、改善村干部待遇、增加村干部自主决策权、完善司法保护以及践行精英治村等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5.
维权指南     
对乡村干部有意见怎么反映江苏省东海县包兴华读者来信:我们村干部在土地承包和村财务使用等问题上不讲究原则,村民有意见不知道该向哪里反映,请问:我们该怎样把自己的意见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村干部是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践行者,是带领广大村民走上致富路的领路人。新时代,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基层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效用越来越重要。村干部作为农村民众的代言人,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带领农村民众搞好本村的经济建设是村干部重要的经济管理的责任,那么在当下的农村基层作为村干部的自身如何在农村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农村的经济管理的工作,需要作为村干部的自身结合本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搞好农村的经济规划发展,同时干部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群众路线为出发点,群策群力,广泛争取村民的意见,转变自身的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的工作的素质,落实自己的工作责任的要求,带领百姓集体致富。  相似文献   

8.
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举措,它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农村经济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首先,村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村民自治之所以成了少数村干部的“自治”,重要原因就是村民对村务不了解和不知道。所以,村务公开是实行村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的基本前提之一。 其次,村务公开是农村经济改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乡村政治生态文明,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乡村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合作、竞争是村干部与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两种基本样态。基于村干部与村民关系视角,探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村干部与村民矛盾生成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观原因。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村干部与村民矛盾的化解要发挥驻村干部的利益调节功能;提升村民治村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重塑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村格局。助力构建民族地区良好的乡村政治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不断发生村干部挥霍、贪污和受贿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恶化了干群关系,影响着村干部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组织、领导作用."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等等措施的实施,对村干部的权力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但力度不够.在陕西省调查中发现,礼泉县88%的村民没有见过本村的财务公开栏,85%的的村民怀疑村干部有挥霍、贪污行为.兴平市西吴乡王家村,83%的村民没有见过本村的财务公开栏,91%的村民对公布数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99%的村民对村收支状况不清楚,89%的村民怀疑村干部有挥霍、贪污行为.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财务存在以下几点:①财务不公开或公开的不实;②会计人员、村干部的财务管理能力低素质差;③上级摊派严重,项目繁多;④财务监督不力;⑤财务管理混乱;⑥对国家政策不清,管理混乱.建立"村财乡管"制度,乡、村财务、政务公开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乡村治理形式,村干部因此成为中国的一类特殊群体。村干部行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职务行为分析的角度,对村干部在救灾环境中的具体职务行为内容做出分类与规范,并提出职务行为监督与管理制度,使村干部在救灾中有规可寻,有据可依,提高救灾效果,建设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3.
村级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新的生长点,是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和预防村干部腐败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中,客观存在着民主监督相对滞后的现象,影响了村民自治的顺利展开,甚至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对村务公开缺乏认识和措施第一,思想认识不高。一是一些乡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小农意识和家长制意识深厚;二是有的村干部怕公开,不敢公开,不愿公开,怕村民找茬;三是少数村民民主法制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不强,对村务公开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四是部分乡镇领导对村务公开的认识也有待于提高。第二,组织领导不力。一是现行的干部任免机制使干部为突出自己的政绩而忙于跑项目,上项目,扩张经济规模,忽视了村务公开工作。二是乡镇领导“体谅”村干部的“难处”,对个别村干部暗箱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形…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体现了把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农村村干部的培训需求有哪些变化?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针对何更好解决农村村干部的培训需求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靠的是干部。”村干部是火车头、是领头羊。如何选好村干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机制激励和约束村干部,对稳定农村大局有着极其重要的毒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各地农村选任村干部都由当地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但是,错综复杂的农村选举不是颁布一部法规就能一劳永逸的,在实际操作中,村干部的选任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目标的确立,给我国农村与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让9亿多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如何保证国家政策深入到农村,并与农民利益接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当前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背景下,村干部是不可或缺的基层领导力量。村干部素质的优劣,能否按体制预设的角色去做,能否发挥应有职能,关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成败。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与村民之间重要联结的村干部,是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干部职业化作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全国许多地区得到推行。村干部职业化并非简单的好与坏、可行与不可行问题,应当在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加以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干群矛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干群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分别从村干部和村民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当前农村干群矛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转变村干部职能,完善和强化村干部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及提高村民能力和地位等缓解干群矛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次考验,但在此次疫情大考中也暴露出了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部分村民过于重视个人利益、村干部缺乏为村民考虑的意识、农村制度体系不完善等不足。通过提升村民的大局意识、强化村干部的培训、完善农村制度体系等途径以期解决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