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7):126-129
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是指病毒感染后机体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或消失的疾病,以及由此造成的疫苗免疫失败,并增加继发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家禽饲养规模的扩大及饲养模式的转变,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在家禽饲养过程中所造成的危害及对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就家禽的几种主要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概况、二重及多重感染现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传染病,由于猪只普遍带毒,因此有效控制猪体内病毒含量是防控PCV2的关键,根据猪场PCV2感染压力等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预防控制体系及饲养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对PCV2的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种高度免疫抑制传染病,其代表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疾病、肺部疾病、肠道疾病、母猪繁殖障碍和皮炎肾病综合征。由于PCV2靶向免疫器官,破坏机体的免  相似文献   

3.
免疫抑制是猪只机体在疾病因素或非致病性因素等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猪只机体暂时或持久性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使之对疾病的高度敏感、抵抗力下降,并造成疫苗接种失败或诱导其他疫病的发生。在现代化的养猪生产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免疫抑制广泛存在于各阶段的猪群中,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近年来,由于猪的各种免疫抑制因素普遍存在,包括以蓝耳病、圆环病毒等病毒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饲养管理等非疾病性免疫抑制因素,使猪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猪场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5.
鸡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机体对抗原的应答能力低下甚至缺失的现象.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包括疾病、应激、营养等.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就是由病毒引起免疫抑制的典型代表.在禽类,也有许多免疫抑制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有些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危害易被认识到,而有些虽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由于造成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对多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增强及疫苗免疫失败.当然,有些疫苗免疫本身就属于这种隐性感染的情况.所以,家禽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不仅因疾病本身造成发病及死亡,而且由于免疫抑制造成的一系列恶性结果,给养禽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本文就造成鸡免疫抑制的常见病毒性疾病、其机理及有关解除免疫抑制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增加感染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引起更多的混合感染。猪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治,且已经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此时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若盲目增加用药量,非常容易导致猪群发生中毒,给养猪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发生高热综合征的猪群中不仅检出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同时也检出多种细菌与寄生虫继发性感染。当猪只混合感染多种病毒后,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致使其他病原体如细菌与寄生虫等容易侵入机体引发继发性感染或者机体内的某些常在的致病菌发生内源性感染,使疾病呈现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增大了临床诊断与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卢颖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8):56-56,60
<正>鸡多病因呼吸道发病是病毒、支原体、细菌等通过呼吸道上皮细胞侵入机体或经血源性感染,在不良饲养环境下,并在各种应激诱发因素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共同作用引起的呼吸系统病变。  相似文献   

9.
万遂如 《养猪》2008,(3):53-56
从发生高热综合征的猪群中不仅检出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同时也检出多种细菌与寄生虫继发感染.当猪只混合感染多种病毒后,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致使其他病原体如细菌与寄生虫等容易侵入机体引发继发性感染或者机体内的某些常在的致病菌发生内源性感染,使疾病呈现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增加了临床诊断与防控的难度,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养猪业频繁暴发传染病,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率、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繁殖母猪受免疫抑制性疾病威胁时,不但影响自身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而且会引起仔猪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由于免疫器官、组织和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或者部分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的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既可削弱或解除机体的  相似文献   

1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存在感染性强、免疫抑制、持续感染、隐性感染及种猪携带病毒、母猪发情障碍等特点;可以通过改变饲养的方式;加强日常的管理;丰富的营养支持;做好接种的工作等控制途径,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猪病的发生,为猪群提供卫生、安全的生长与饲养的环境,实现养猪业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养猪生产中由于饲养环境的污染(包括水源、空气及重金属污染),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疫苗,特别是各种病原体在猪群中的持续性感染,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猪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疫病常年发生,致使养猪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低下,产品质量不佳,严重影响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本文就如何解决好猪只的亚健康和免疫抑制问题,科学应  相似文献   

13.
冯国明 《广东饲料》2008,(10):44-46
1 猪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因素与种类 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叮能感染发病。这些因素通常可使各生产阶段的猪经常发生异常的疾病而变得消瘦,甚至死亡,以遭受分娩、初生、断奶、运输等应激的猪只为重;  相似文献   

14.
正病因①环境因素:育雏期舍内温度低、湿度大或早晚温差较大;育成期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粪便清除不及时,有害气体浓度过高;②应激因素:换舍、转笼、免疫、喷雾等强应激;③机体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等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鸡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或理化因素的侵害而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丧失的一类疫病的总称.引起鸡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物因素、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不良应激、免疫耐受等.其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原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最大,可造成机体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强以及疫苗免疫应答减弱,甚至是免疫失败,常引起鸡群大面积发病,且易造成混合感染,治愈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其主要以引起怀孕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猪只感染本病后以现出免疫抑制为特点,且其多可继发其他疾  相似文献   

17.
生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生猪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会对生猪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由于受饲养模式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生猪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患上免疫抑制性疾病。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生猪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因此生猪养殖技术人员必须对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相关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制定出解决的对策,使生猪能够健康的生长,为生猪养殖场户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正>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不同阶段猪群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当前这种现象在我国猪场普遍存在,表现为猪群繁殖障碍、生长缓慢、死淘率升高,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介绍了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概念和致病因子,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以及防控策略,以期为养猪从业者防控此类猪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免疫抑制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不全或低于正常水平。免疫抑制一方面导致疫苗免疫失败,对相应疾病没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使家禽对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导致继发感染。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很多。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的防治原则也不同。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类,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免疫抑制其实是一种非正常的免疫状态,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由自身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导致机体对抗抗原能力下降。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养猪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由此导致猪的免疫性疾病发生频率变高,猪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容易增加饲养成本。同时,猪较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或者使已患病猪继发多种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大批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本文现主要就引起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原因、危害与防治措施展开讨论,期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