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平茬后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相对生长关系,为综合分析其平茬后的补偿性生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重度平茬(平茬高度5 cm)、中度平茬(平茬高度10 cm)和轻度平茬(平茬高度15 cm)3个平茬高度处理,以不平茬作为对照,1年后采用全株收获法测定根(主根和侧根)、茎(主干、侧枝、萌条枝)、叶(母株针叶和萌条针叶)生物量,并计算各器官的生物量占比,比较分析各处理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差异及平茬高度与各器官生物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分析各器官间生物量的相对生长关系。【结果】 云南松苗木除重度平茬的叶生物量显著(P<0.05)小于对照外,其余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地上部分和单株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平茬高度处理间根、茎、叶生物量的再分配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根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主根,茎生物量更多分配到侧枝,叶生物量更多分配到母株针叶。从生物量占比来看,处理间根质比、叶质比存在明显差异,与对照相比,重度平茬可显著提高根质比、降低叶质比(P<0.05);随着平茬高度的降低,云南松苗木根质比(16.38%~23.52%)逐渐增加,叶质比(48.12%~40.94%)逐渐减小,茎质比(33.79%~35.54%)的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平茬高度与主根生物量、侧枝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萌条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萌条针叶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平茬高度的降低有利于主根生物量和侧枝生物量的积累,但会减少萌条枝和萌条针叶生物量。相对生长关系分析表明,重度平茬叶 单株生物量间和轻度平茬地上部分 单株生物量间为异速生长关系;其余的叶-茎、叶-根、茎-根、地上部分-根生物量等的相对生长关系均为等速生长。【结论】平茬通过影响云南松苗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而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平茬高度降低可促进生物量向根分配,减少向叶分配,而对茎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最优分配假说。  相似文献   

2.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班公柳(Salix bangongensis C.Wang et C.F.Fang)和秀丽水柏枝(Myricaria elegans Royle)是维持西藏阿里地区脆弱生态的主要灌木树种,但两树种人工林分存在较为严重的早衰甚至死亡现象.为了解平茬复壮对改造两树种人工混交林退化早衰的效果,以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人工混交林为试验区,设置未平茬(CK)和留茬高度10、30、50 cm共4个平茬处理,分析不同平茬高度下两种主要灌木灌丛高度、最大地径、冠幅、萌生枝数、最长枝长、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平茬高度下,班公柳和秀丽水柏枝灌丛高度、最大地径、冠幅、萌生枝数、地上生物量有所差异.班公柳在留茬高度10 cm时,灌丛高度较高,达到107.33 cm,最大地径为10.18 mm,地上生物量达到444.8 g·丛-1,显著大于其它处理;留茬高度50 cm时冠幅最大,萌生的枝数远大于其他处理,达到304个/丛;不同平茬高度下班公柳最长枝长略有差异,但不显著.秀丽水柏枝在留茬高度50 cm时,灌丛高度、地径、冠幅、萌生枝数、最长枝长度、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班公柳对照处理的生物量仅为留茬高度10 cm时的1/4,秀丽水柏枝对照处理的生物量仅为留茬高度50 cm时的1/5.综合各生长指标的数值,班公柳10 cm平茬高度、秀丽水柏枝50 cm平茬高度对其复壮更新及健康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不同季节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挖掘法和称重法研究春季、夏季、秋季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格局的规律,并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对构件与总生物量、构件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春季平茬除侧根外各构件生物量积累均显著大于夏季和秋季。春季、秋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针叶和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而夏季平茬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春季和夏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侧根显著小于其余构件,而秋季平茬萌条占比显著小于其余构件。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权衡规律为春季和夏季平茬,苗木维持地下与地上等速生长,秋季倾向于地上生长。不同季节平茬对苗木构件生长速率影响不同,针叶保持最大的生长速率,其次为侧根;但主根与茎、主根与针叶、萌条与针叶、萌条与主根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表明异速生长关系受平茬的季节影响显著。从萌条与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可知,秋季平茬萌条生长速率最快,春季次之,夏季最慢。【结论】不同季节平茬改变了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分配模式,不同季节平茬对各构件间异速生长的影响不同,但苗木构件中的针叶和侧根始终保持较大的生长速率,不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木萌蘖与平茬高度关系的研究目前几乎局限于伐桩萌枝,为探讨中国沙棘根系萌蘖(根蘖数量、生长量、根系扩散)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调节机制,对伐桩0、10、20 cm及未平茬(对照)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平茬高度增大,根蘖能力及克隆生物量先升后降,且根蘖能力与水平根、垂直根、叶片生物量呈正相关。平茬使克隆对水平根、垂直根、叶片的生物量投资和分配加大,从而增强了根系萌蘖能力。其中,水平根对根蘖数量起主导作用、垂直根对根蘖生长起主导作用、叶片通过促进根系发育而起间接作用。由于水平根、垂直根、叶片生物量随平茬高度的增大先升后降,因此根蘖能力也呈先升后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树头菜进行不同高度平茬,通过平茬对其更新复壮,为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树头菜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10年生树头菜采用0、20、50、100 cm等4种平茬高度,生长期间调查其生长状况,主要包括丛高、冠幅、枝粗、枝长、枝数及其生物量.结果表明,以4种平茬高度进行试验,树头菜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多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4种不同平茬高度中,20、50、100 cm平茬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皆优于平茬高度为0 cm的处理,其中以平茬高度为100 cm处理的10年生树头菜对其萌蘖效果最好,该处理的其丛高(183.29 cm)、冠幅(164.33 cm)、枝粗(12.81 mm)、枝长(114.45 cm)、枝数(9.56条)等生长指标相比其他处理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了河西地区防护林持续稳定的发展,对防护林内衰退的花棒林进行不同平茬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的平茬试验,选取新发枝条数、株高、冠幅、新枝地径、地上生物量、生长势等6项指标评价平茬效果。结果表明:1平茬后花棒的萌芽期推迟10 d左右,但新发枝条的生长势明显好于未平茬植株,合理的留茬处理更能促进这一优势的发挥。2平茬时间和平茬高度对新枝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均有影响,花棒平茬一般应在冬末春初土壤结冻期进行,不同平茬高度平茬效果为10 cm>5 cm>20 cm>30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工复壮措施对乔木状沙拐枣叶片生长的影响。[方法]对乔木状沙拐枣林采取平茬、间伐处理,对比分析了同化枝表面积和生物量。[结果]不同定植年限下,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表面积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1),林龄较大的当年同化枝活力较小;经平茬处理的乔木状沙拐枣林,保留株同化枝萌蘖能力明显增强,其中二次平茬最为突出;间伐对乔木状沙拐枣衰老有明显减缓作用,2 m×1 m间伐方式下乔木状沙拐枣同化枝表面积和生物量最大。[结论]人工复壮更新措施对于延缓塔里木沙漠公路乔木状沙拐枣林衰败,增强其活力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荒漠草原不同生长年限中间锦鸡儿灌丛枝系构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分维数理论,对荒漠草原5个不同生长年限(未平茬16年、25年、37年生及平茬后1年、5年生)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灌丛的枝系构型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生态适应策略。中间锦鸡儿灌丛的冠幅、株高、基径等指标基本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未平茬中间锦鸡儿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老林龄(37年生)灌丛以自我更新的方式来抵制衰老的态势;平茬后1年与5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枝径比(ratio of branch diameter,RBD)较未平茬16、25、37年林龄灌丛大,平茬后灌丛枝条间的承载力增大;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总体分枝率(overall bifurcation ratio,OBR)以及低级枝的逐步分枝率(stepwise bifurcation ratio,SBR1∶2)随林龄增大而减小,平茬后1年生灌丛的OBR及SBR1∶2较未平茬3种年限林龄的灌丛大,但平茬后5年生灌丛的OBR和SBR1∶2急剧降低;未平茬灌丛的树冠分维数(crown fractal dimensions,CFD)较低,均小于1,且随林龄增大,树冠分维数降低。平茬后的灌丛CFD值大于1,尤以平茬后5年生灌丛为最大。未平茬灌丛的分枝分维数(bifurcation fractal dimensions,BFD)随林龄增大而减小,平茬后1年生灌丛BFD值大于未平茬灌丛,平茬后5年生灌丛BFD值最小。在构件水平上,16、25、37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出现衰退型发育的趋势。16年生中间锦鸡儿灌丛的枝系空间格局最为复杂,其占据空间的能力以及利用空间资源的潜能较高。但随着灌丛林龄的增加,中间锦鸡儿的枝系构型趋于简化,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潜能和生态适应能力下降。平茬有利于刺激灌丛空间格局的发展,使灌丛枝系构型复杂化,但平茬后生长5年的灌丛,其构型发展主要以各级分枝枝长为主,分枝数对其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性与地上生物量,指出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东南部沙柳最适合的生存立地类型。[方法]对鄂尔多斯市鄂前旗昂素镇不同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征——枝高、基径、冠幅进行实测,并分析各立地类型沙柳生长特性、灌丛枝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单枝总生物量的差异以及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沙柳枝高、基径、冠幅及平均枝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半固定沙地迎风坡;沙柳单枝平均叶生物量和单枝总生物量排序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丘间地〉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迎风坡;沙柳单枝枝生物量在单枝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大小为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半固定沙地丘间低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迎风坡,而单枝叶生物量占单枝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顺序正好相反;沙柳生长因子间的关系和生长因子与生物量的关系都可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X表示。[结论]研究区固定沙地是最理想的沙柳培育立地类型,半固定沙地背风坡和丘间低地也比较适合沙柳生长,而半固定沙地迎风坡不宜推广沙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立地条件(沙丘、平缓沙地、丘间低地)下,平茬处理对花棒枝系空间构型和叶片的影响.以吉兰泰盐湖花棒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对花棒灌丛实施平茬处理,分别于平茬1a和2a后,对3种立地条件下花棒生长状况、构型特征、叶片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与沙丘相比,丘间低地平茬后花棒总体长势较好,平茬1 a后花棒的株高和基径显著增加(P<0.05),平茬2 a后花棒分枝长和分枝基径显著增加(P<0.05).(2)平缓沙地平茬2 a后花棒二级枝和一级枝的枝径比(RBD2:1)比丘间低地减小12.17%,沙丘比丘间低地减小63.70%;沙丘上花棒总体分枝率(OBR)较丘间低地增加68.54%,花棒第三级枝到第四级枝的逐级分枝率(SBR3:4)显著增加90.48%.(3)平茬促使花棒通过增加叶片长宽比、叶片面积吸收光能,尤其对丘间低地与沙丘上的花棒促进作用显著(P<0.05).因此,花棒林平茬处理可以促使其萌生新枝、扩大枝系空间构型,从而更好的利用空间资源,增加地表植被盖度,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为吉兰泰盐湖防护林带的复壮保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选择30年以上的柠条灌木林,选取不同的留茬高度、坡向、坡位进行平茬复壮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域内,半阳坡平茬植株萌蘖、生长优于阳坡;下半年萌蘖、生长优于上半年;中下坡位优于上坡位;留茬高度低的植株萌蘖、生长优于留茬高度高的植株,最适留茬高度为5 cm以下。  相似文献   

12.
平茬对柠条林地根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山西省偏关县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对平茬区与未平茬区柠条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后经过4个月生长的林地内0~160cm土层、﹤10mm根系的根量大幅度增加,总根量达(5635.3±386.6)kg/hm2,平茬区比对照区增加了71.11%;特别是0~60cm土层范围内细根(﹤2mm)和粗根(2~10mm)的增加量较大,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93.29%和282.43%;在水平方向上,平茬区与对照区根系都在距丛较近范围内大量生长,平茬区在行间0.25m和株间0.5m处增加最多,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00%和133.84%。可见,平茬可大幅度提高柠条根系的生长,这也是平茬林地地上部分加速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和成熟柠条林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提高林地生物产量,同时使林地提供更多更好的能源及饲料用材。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内蒙古砒砂岩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该区已进入衰退期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平茬(留茬10 cm)与未平茬(CK)条件下沙棘细根根长密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和生死之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平茬组沙棘细根量在垂直空间上比CK组有所增加。CK组沙棘细根主要集中在浅土层;而平茬组细根在深土层的分布量明显增加,且46—100 cm土层的分布量是CK组的2倍以上。整体上,平茬后沙棘细根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②沙棘细根根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在4—10月份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份增长达峰值;细根死亡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生死之比则与死亡速率规律相反。总之,平茬有利于改善沙棘植株生长状况,间接反映出平茬措施对沙棘更新复壮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内蒙古砒砂岩区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以该区已进入衰退期的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平茬(留茬10 cm)与未平茬(CK)条件下沙棘细根根长密度、生长速率、死亡速率和生死之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平茬组沙棘细根量在垂直空间上比CK组有所增加。CK组沙棘细根主要集中在浅土层;而平茬组细根在深土层的分布量明显增加,且46—100 cm土层的分布量是CK组的2倍以上。整体上,平茬后沙棘细根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②沙棘细根根长密度和生长速率在4—10月份均呈“单峰型”变化,在7—8月份增长达峰值;细根死亡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趋势,生死之比则与死亡速率规律相反。总之,平茬有利于改善沙棘植株生长状况,间接反映出平茬措施对沙棘更新复壮是有利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沙棘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沙柳是荒漠化地区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和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树种,间隔3~5 a平茬复壮是其抚育管理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研究连续平茬对沙柳生长的影响,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为试验地点,选取20丛沙柳样株,按留茬高度0 cm、每年平茬1次、连续平茬5次的方法进行平茬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平茬的方式对沙柳...  相似文献   

16.
晋西北地区柠条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晋西北地区柠条人工林平茬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柠条林平茬的方法以小块状作业法、隔行带状作业法和急救法为主。平茬间隔期为3~5年;柠条平茬一般应在冬末春初土壤结冻期进行;平茬时的茬口高度距地面0~3cm为宜。该研究打破晋西北地区多年来柠条林主要靠自然更新而不进行平茬的技术禁框,并总结出柠条林平茬复壮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梨枣平茬前后生长发育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选用4a生梨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试验材料,在梨枣平茬前后连续2a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土壤水势水平,研究梨枣平茬前后在萌芽开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土壤水势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萌芽开花期,梨枣平茬前后在高水分处理下,距地面10cm处的茎直径生长量均极显著地大于其他3个处理,并且平茬后平均茎直径生长量比平茬前减少627.87μm;在相同的田间管理与修剪方式下,平茬后当年梨枣新生长的树高与冠幅半径可以达到平茬前水平,平茬后当年新生长的枣吊平均长度、枣吊数量、叶面积、花芽数量分别比平茬前减少6.5%、6.7%、0.8%、52.46%,坐果率却提高1.69倍;平茬后梨枣在萌芽开花期的土壤质量含水量较平茬前升高2.875%,总体耗水小于平茬前,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植株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促进何首乌生产提供科学施肥的理论指导。【方法】以何首乌幼苗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氮(N:株施尿素2.7 g)、施磷(P:株施过磷酸钙14.4 g)、氮磷共施(N+P:株施尿素2.7 g、过磷酸钙14.4 g),测定不同氮磷添加处理对何首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氮磷添加处理可促进何首乌生长,对何首乌叶片数、单叶面积、叶柄长、株高的影响程度为:氮磷共施施磷施氮对照;与对照相比,氮磷添加处理均可显著促进何首乌生物量积累,以氮磷共施处理增幅最大,并可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占比;氮磷添加处理促进了何首乌叶绿素含量增加,以及Fv/Fm、qP、ETR值升高,降低qN值,以氮磷共施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幅最大(较对照增加96.08%),qN值降幅最大(较对照降低29.16%)。【结论】相较于对照及单一养分添加,氮磷共施处理能更显著提高何首乌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9.
温学飞 《农学学报》2020,36(5):53-59
【目的】通过生长季不同月份平茬试验,研究及了解不同月份平茬对柠条根系贮存常规性营养物质和可溶性性营养物质的影响。【方法】常规营养物质测定按照饲料监测方法进行,可溶性营养物质参考《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平茬时间推迟,柠条根系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的趋势,淀粉与脂肪之间相互转化协调逆境变化维持生命或再生发挥作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柠条根系主要贮藏的营养物质,对柠条不同月份平茬逆境胁迫下反应比较敏感;可溶性糖类与可溶性淀粉的比例逐渐随着月份增加,有利于植株抗击冻害;萌动期、初霜期平茬对柠条根系营养物质影响较大。【结论】柠条生长季平茬建议在4-8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20.
沙柳林林带宽度与防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梯度风速自动采集仪通过野外观测实验,研究了东胜区平缓沙地人工种植沙柳林风速、积沙与幅宽和株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沙柳灌木林能降低近地表的迎风侧与背风侧的风速,沙柳林带对植株高度以上高度处的风速影响较小.适当的间伐宽度即能保证林木自身的复壮,又能保证其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经观察,当林带平茬宽度小于20m时灌木林能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且沙粒在迎风侧前3排植株下部沉积,形成生物地梗,积沙体积与植株所在行数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