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9):138-139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PRV g E基因缺失疫苗对PR进行免疫预防,通过检测g E抗体鉴别区分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从而能有效监测猪群中PRV野毒感染情况,逐步淘汰PRV野毒感染猪。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保育猪不同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笔者采取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试验,即4组猪群于35日龄首免和70日龄二免:A组分别免疫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B组分别接种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C组均接种伪狂犬病灭活疫苗;D组分别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接种方式和剂量均按照说明书进行。于试验前(25日龄)和试验后(100日龄)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组别的猪群伪狂犬病毒g E和g B抗体水平水平,确定阳性率差异。结果显示:免疫程序A和B可以均能有效控制猪群伪狂犬病野毒的进一步流行,降低猪群的死亡率,但免疫程序B无法使猪群伪狂犬病得到净化,而免疫程序C和D均无法抑制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流行。因此,选择免疫程序A对于防控与净化伪狂犬病毒的发生与流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良圻原种猪场2003年开始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通过全群采血检测、淘汰野毒感染种猪、采用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引入阴性后备种猪、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疫制度和日常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成功地在大于6 000头母猪的种猪场净化了猪伪狂犬病,构建阴性种猪群。建立了伪狂犬病毒感染低阳性率的大型种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模式。2011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国内部分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疫情(后证实为变异株),为应对疫情,良圻场在2012年12月再次开展不同疫苗比对试验,发现应用优质"活+灭"疫苗可显著提高猪只中和抗体水平。被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的规模猪场,执行净化方案时,对基础猪群加免灭活疫苗,可缩短基础猪群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进程,进一步表明多年前制定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何鉴别疫苗接种动物和野毒感染动物是控制和净化该病的前提。本试验根据不同猪伪狂犬疫苗株gE基因缺失的特点,建立了一种猪伪狂犬病野毒病原核酸的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猪伪狂犬病野毒,而不能检出猪伪狂犬病疫苗株,实现了疫苗毒和野毒的鉴别检验,同时不能检测出猪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最低检测限度为10~3个病毒核酸拷贝。在组织样品检测中不受宿主组织核酸干扰,能区分野毒感染动物组织和疫苗免疫动物组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伪狂犬病毒野毒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湖北省崇阳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崇阳县不同规模7个种猪场的126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采取了这7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血清420份,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为2.37%。结果表明,崇阳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不同猪场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5):131-133
2015—2016年在浙江省7家规模不等猪场采集680份血清样本,用ELISA方法 (IDEXX)进行伪狂犬病g E、g B抗体检测。结果发现:猪场存在0%~100%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其中一家新建阴性猪场也在一年时间由0%转阳至38%;对猪免疫伪狂犬病疫苗虽然能产生抗体但不能阻止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猪场应加强种猪净化及日常管理,阳性较高猪场需做好1~3日龄仔猪伪狂犬疫苗滴鼻免疫,加强免疫时间应根据自身猪场抗体消长情况灵活制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不同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选取猪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场和阴性场各1个作为本次试验猪场,每个试验猪场选取40头体重相当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头。试验猪场按照各自免疫程序分别免疫A、B、C三种疫苗,对照组免疫生理盐水。在一免前1天、二免前1天和二免后28天采集所有试验仔猪血样,进行猪伪狂犬病g B抗体和g E抗体检测,观察试验组仔猪的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猪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场和阴性场试验仔猪一免后g B抗体均小幅下降,二免后抗体水平均明显上升,其中A疫苗g B抗体水平高于B疫苗和C疫苗。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5,(9):137-138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仔猪发病死亡,成年猪潜伏感染,长期带毒并排毒。g E基因是PRV的主要毒力基因,PRV 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在我国的大规模免疫应用,对预防和控制PR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自2011年以来,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敏感、特异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胶体金标记SPA蛋白作为金标垫,以重组g E蛋白和猪Ig G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肉眼于15 min内即可判定结果,检测PCV-2、PRRSV、PEDV、CSFV、PPV、PRV疫苗毒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检测PRV野毒阳性血清的灵敏度达1∶1 280,与IDEXX g 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5.31%,室温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个月以上。本研究研制的PRV野毒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PRV野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特别适合于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为特征的重要传染病,国内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省市报道有伪狂犬病流行,并分离出Min A、陕A、AKW、DQ-8401、S、鄂A、京A等多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RV)。OIE推荐使用基因缺失疫苗,我国农业部已决定只生产和使用基因缺失疫苗,目前已经商业化基因缺失疫苗普遍缺失了g E基因,本文报道了利用缺失的g E基因制备核酸探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病毒野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特异的可用于检测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的PCR引物和一条Taqman荧光探针,采用Li ght Cycl e 480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一种可实时定量检测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2~1.0×1010拷贝,灵敏度可达4拷贝。检测速度快,仪器的运行时间仅为1 h。对13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猪细小病毒和鸭瘟病毒无非特异性反应。与病毒分离培养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望用于临床上伪狂犬病病毒野毒与疫苗毒的区分,伪狂犬病病毒野毒的检测和病毒分布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了解云南省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采用ELISA-gB和ELISA-gE抗体检测方法对云南省部分猪场送检的602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检出疫苗免疫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率为92.73%,未免疫疫苗的猪场伪狂犬病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38.46%。说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在云南省猪场中普遍存在,疫苗免疫过的猪场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较高,但不同阶段猪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免疫防控方案。方法对某发病猪群(采用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免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水平。结果根据调查、解剖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初步确诊该发病猪群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通过采取紧急免疫伪狂犬病HB2000毒株疫苗、调整免疫程序和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育肥猪死亡率从2.56%降低至0.60%;除了4周龄及12周龄猪群外,其余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水平全部下降;种公猪、8周龄、10周龄、14周龄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力,通过紧急免疫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HB2000毒株疫苗,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4.
采集10个规模猪场种公猪112头、生产母猪200头、后备母猪158头、肥育猪200头共670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 B和g 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龙海市10个规模猪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良好,但对于肥育猪的免疫却有所忽视,D、J两场的肥育猪g B抗体阳性率分别只有70%、60%。10个猪场全部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母猪、肥育猪g E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1.96%、37%、32.28%、40.5%。种公猪带毒现象较为严重,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压力大,显然对龙海市伪狂犬病控制和最终净化是十分不利的。该次调查将为科学评估龙海市伪狂犬病的防控现状和下一步制定伪狂犬病的净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基因库中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g E和g H两对引物,以PRV闽A株、Bartha(g E-)株和Norden(Tk-)株为模板,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毒株的鉴别PCR方法。该方法能从PRV闽A株、Norden(Tk-)株中扩增出一条355 bp的条带,但Bartha(g E-)株没有扩增出该目的条带。对正常细胞、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PCV)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出现交叉反应。在对单项PCR反应条件(引物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等)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鉴别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与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用双重PCR和单项PCR检测15份临床病料,两者符合率为97.5%,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可以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猪伪狂犬病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内外已研制出猪伪狂犬病的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已经相对成熟,而病毒载体重组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本文对猪伪狂犬疫苗做简要综述。一、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猪伪狂犬病毒接种于鸡胚或细胞,当病毒滴度达到要求时收获病毒,灭活后加入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推广种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的技术。[方法]在3个试验猪场的种猪群中开展应用研究。对试验种猪群采取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每隔3个月检测PRV-g E抗体,淘汰阳性猪,采取外引种猪隔离、检疫、灭鼠、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结果]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3个猪场不同类别种猪群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不断下降,到第3次检测时全部为阴性;3个猪场30%的后代猪群的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在根除猪伪狂犬病2年后,3个猪场的抽检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3个试验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得到净化,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5,(5)
试验分别采集某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性场6个阶段共409份血清样品,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阳性场g E和g B抗体水平、阴性场g B抗体水平。阳性场结果显示:g E抗体总阳性率为49%,每个阶段猪群均有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经产母猪和公猪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和16%;30~150日龄g E抗体阳性率逐渐上升,从14%上升到100%,g E抗体S/N值呈下降趋势。说明仔猪在保育和肥育阶段再次感染了伪狂犬病野毒,提示转群是猪伪狂犬病野毒攻击点。g B抗体总阳性率为89%,其中种猪群高达100%,30~40日龄g B抗体阳性率为93%,与母猪抗体水平一致,60~70日龄母源抗体急剧下降,g B抗体阳性率只有50%,90日龄后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到150日龄时高达100%,说明伪狂犬病g B母源抗体在60~70日龄消失,而90日龄后抗体上升,可能是野毒感染和免疫抗体综合作用所致。阴性场结果显示:g B抗体总阳性率为92%,比阳性场高,其中种猪群g B抗体阳性率均高达100%,30~40日龄g B抗体阳性率为83%,60~70日龄时母源抗体开始消退,g B抗体阳性率只有60%,70日龄后经过两次疫苗免疫,g 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到90日龄后阳性率一直保持100%。阳性场和阴性场g B抗体比较而言,g B抗体水平种猪群都比较稳定;仔猪母源抗体都在60~70日龄消退,母源抗体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场的g B抗体总体阳性率比阴性场低,S/P平均值反而更高,因此离散度大,阴性场g B抗体水平的整齐度更好;阳性场S/P4.0的比例比阴性场高6个百分点;阳性场肥育猪疫苗免疫效果不及阴性场明显,疫苗第1次免疫后g B抗体水平提升速度比阴性场慢,第2次免疫后g B抗体均能达到理想水平,都具有很好的保护性,但阳性场g B抗体无法区分是来自于疫苗免疫还是野毒感染。综上分析,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性场疫苗免疫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其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阴、阳性场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阳性场还要狠抓野毒攻击点,以期达到伪狂犬病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是引起家畜和某些野生动物发病的传染病病毒[1],对猪的危害最大,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人们对猪伪狂犬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推广应用,几乎所有养猪场都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因此,典型的猪伪狂犬病越来越少。然而由于疫苗质量高低不一,免疫程序不合理,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猪伪狂犬病野毒在云南养猪场时有存在。  相似文献   

20.
漯河市为全面实施种猪扩繁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在2016年对全市31个猪场开展了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摸底调查,试验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对采集到的88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g B和g E总阳性率分别为87.15%(773/887)和51.75%(459/887),其中舞阳县、临颍县、源汇区、召陵区、郾城区和直属分局猪场样品g B和g E阳性率分别为84.10%和77.95%、95.90%和75.37%、93.38%和30.88%、53.27%和1.87%、100%和33.33%、73.33%和60.00%。说明了漯河市各县(区)猪场在猪伪狂犬病免疫保护率很高的情况下仍有养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且感染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