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溶菌酶基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将两种自行构建的表达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射到患病奶牛的乳腺,经CMT试验证明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治疗作用。将其中的p205C3LYZ注射入奶牛乳腺,经微球菌溶解试验证明溶菌酶的表达量达到1.18μg/ml以上,表达至少维持8d。不同注射次数、剂量和途径的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的治疗作用具有剂量和次数依赖性,3次注射450μg或2次注射400μg的治疗效果相当,乳房基部注射的治疗效果优于乳池注射。以CMT结果为主要指标的对比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对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与青链霉素合剂接近,有效率分别为19/22(86.4%)和8/9(88.9%),优于中药乳炎消的治疗效果(9/13,69.2%)。3种药物治疗后,奶样中的细菌总数及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代表性致病菌的数量有明显下降,重组质粒和抗菌素治疗组的奶产量上升幅度高于中药治疗组。结果表明,表达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对奶牛乳房炎具有可靠、持久的治疗效果,可以代替抗菌素使用。  相似文献   

2.
重组溶菌酶质粒pcDNAKLYZ治疗泌乳期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注射人溶菌酶重组质粒pcDNAKLYZ的隐性乳房炎奶牛注射前后的奶样中细菌计数结果,对重组溶菌酶基因工程质粒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乳房炎患牛的156个乳区治疗前后312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其中在注射前的乳样的培养结果中,阴性率为0(0/156),菌落数在50以内的比率为12.82%(20/156),在51~100的比率为16.67%(26/156),大于等于100的比率为70.51%(110/150);在注射人溶菌酶的重组质粒pcDNAKLYZ后的奶牛乳样的培养结果中,阴性率为51.92%(81/156),菌落数在50以内的比率为45.51%(71/156),菌落数在51~100的比率为0%(0/156),大于等于100的比率为2.56%(4/156)。因此,从细菌计数结果来看,重组质粒组的阴性及小于50的比率(97.44%)远高于治疗前(12.82%),重组质粒的抑菌效果显著(P〈0.05),该重组质粒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重组溶菌酶基因工程质粒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光明荷斯坦金山种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94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在注射抗生素的30份奶牛乳样的培养结果中,阴性率为16.67%(5/30),阳性率为83.33%(25/30),菌落计数结果均值为874.93;在注射人溶菌酶的重组质粒pcDNAKLYZ的64份奶牛乳样的培养结果中,阴性率为35.94%(23/64),阳性率为64.06%(41/64),菌落计数结果均值为303.75。经过统计学分析,重组质粒组的计数结果均值显著小于抗生素组的计数结果(P〈0.05)。从结果综合来看,重组质粒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该重组质粒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人溶菌酶cDNA重组质粒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初步试验结果显示,该基因药物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验证该基因药物在大规模推广使用前对环境的安全性,按照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要求,选择地处相对偏僻的某奶牛场为试验地,用人溶菌酶重组质粒pcDNAKLYZ分别治疗干奶期和泌乳期患牛,随后对实验牛的血液、乳汁进行质粒残留检测,并对唾液、尿液、粪便和饲养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菌检测.结果显示,仅71.43%(5/7)的泌乳牛的乳区在治疗后的第1天从奶中检测到质粒,血液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也未发现该重组质粒被其分泌物、排泄物中菌群以及环境中微生物摄取、转化.因此,该重组质粒注射奶牛后,通过乳汁、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向饲养环境泄露的可能性极小,也不可能通过转化菌在环境中水平传播.由此可见,该重组质粒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对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将人溶菌酶(human lysozyme,hLYZ)cDNA插入由pcDNA3改造而成的pcDNAK表达载体。用获得的重组载体pcDNAKLYZ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能进行正确表达。将重组载体注射于哺乳母鼠,取其乳汁进行溶菌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分泌在乳汁中的重组hLYZ高达139mg/L。根据乳汁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健康奶牛和乳腺炎阳性奶牛,分别在干奶时和产犊前2周2次注射重组质粒pcDNAKLYZ,注射途径为乳腺基部穿刺,注射剂量为300μg/乳区,于产犊后1个月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对前一泌乳期发生的奶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为91.5%,对下一泌乳期奶牛孔腺炎的预防有效率王少为96.97%。由此认为。构建的表达hLYZ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可以替代抗菌素类油乳剂用于干乳期乳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益乳王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抗菌活性较强的乳酸环丙沙星、盐酸林可霉素、青链霉素等药与益乳王注射液对594例隐性型乳房炎和非急性期临床型乳房炎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总有效率为:青链霉素组79.29%、乳酸环丙沙星71.74%、盐酸林可霉素93.10%、益乳王注射液97.44%。总痊愈率分别是益乳王注射液95.30%、盐酸林可霉素87.93%、青链霉素组71.71%、乳酸环丙沙星58.70%。试验结果证明益乳王注射液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比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和青链霉素等抗菌素略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乳房灌注复方阿莫西林纳米乳(AMX-LH-NE)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区随机分为AMX-LH-NE高、中、低剂量组和青链霉素组(阳性药物对照组)4组。结果高、中剂量的AMX-LH-NE对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低剂量AMX-LH-NE和青链霉素(P<0.05);中剂量组病原菌转阴率与青链霉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可用中剂量AMX-LH-NE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病例,可以适当提高用药量。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牛场24头经BLT检测为阳性的隐型乳房炎患牛,共发现有32个患病乳区,将24头牛分成4个组,每组6头(8个患病乳区)。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200U/乳区、400U/乳区、600U/乳区3个剂量,对照组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0.25g/乳区给药,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共用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3个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2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略优于头孢噻呋钠(P〉0.05);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噻呋钠(P〈0.01);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无差异(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阿莫西林钠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以5 mg/kg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钠,1日2次,连用3 d,治愈率达91.3%,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产犊后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78.6%和7.1%,与青霉素-链霉素粉针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对徐州地区6个奶牛饲养场,分别筛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病例各80例,用4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分别进行治疗,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西结合的混悬制剂复方阿莫西林乳房灌注剂乳管注入效果最佳,其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达到45%和60%。同时,对部分奶牛场奶牛进行综合性预防试验,减少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U/乳区)、中(400U/乳区)、高(800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共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G^+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其中低剂量组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略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的疗效相当(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病奶牛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明显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无形中给奶牛生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溶菌酶能破坏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中的肽聚糖支架,引起细菌裂解,对G+菌抗菌效果突出,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G-)也有较好的抑杀作用。本试验证明,饲料中添加3~4g/(头.d)溶菌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在干奶期使用乳头保护膜对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试验选择248头奶牛的992个乳区,将每头奶牛4个乳区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试验组),右侧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以奶牛离开产房第1次回奶厅挤奶为期限,用LMT法检测隐性乳房炎,在奶牛产后2个月内对乳房的外观症状、触诊情况、乳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1%,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17.94%(P0.01);试验组乳区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10.48%,对照组乳区阳性率为46.77%(P0.01)。说明在干奶期使用奶牛乳头保护膜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苷浓素和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对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试验首先通过药敏试验探讨CpG-ODN和苷浓素对引起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再进一步通过乳头灌注CpG-ODN和苷浓素来探讨它们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效果。结果表明:当CpG-ODN的浓度达到100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6 mm),但是CpG-ODN对链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苷浓素的浓度在4 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均在15 mm以上)。用CpG-ODN配合苷浓素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总有效率达到90.63%,明显高于青霉素、链霉素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1.25%)。说明苷浓素和CpG-ODN对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核苷酸和中草药治疗乳房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对北京市某区及河北省保定地区4个奶牛养殖场的1248头泌乳奶牛的4992个乳区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0.9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3.7%;随着胎次升高,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第4胎次之后奶牛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与之前胎次的差异显著(P<0.05);第三季(7~9月)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经产奶牛为对象,分别采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共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112例,治愈93例,治愈率83.04%,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4%;用青、链霉素共治疗97例,治愈71例,治愈率73.20%,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6.60%。经检验,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其中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的疗效明显超过青、链霉素(P<0.05);对化脓性乳房炎的疗效与青、链霉素相当(P>0.05)。结果表明: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确实,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3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和25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分别各自随机分为2组。其中,隐性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48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5头42个乳区为对照组;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25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0头15个乳区为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涂抹受试金黄超微透皮软膏2次,连用3~5d;对照组不用药。每天采集隐性乳房炎患牛奶样,测定其体细胞数变化情况;每天分别从外观、手感、乳汁性状和CMT4项指标评判其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患牛治疗3d后,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9.58%,而不用药的对照组无1例痊愈;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连续用药5d,停药1周后观测,试验组80%的乳区4项指标全部达痊愈水平,而对照组均未达痊愈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