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5.3 万hm2 左右,其中有10 %左右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和省外市场,每年可创造1 亿元经济效益,换取外汇50 万美元。近年来,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十分缺乏。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高产、优质、抗病豇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苏豇1 号豇豆是以宁豇3 号为母本,以镇豇1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2009 年9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09~2010 年在江苏省对苏豇1 号进行了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图1),目前年种植面积在1 333 hm2 以上。  相似文献   

2.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也是高效设施农业中的主要作物。常年栽培面积为4.67 万~6.00 万hm2(70 万~90 万亩),其中有10%左右用于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虽然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得到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仍缺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苏豇2 号是以早豇1号为母本,以苏豇78-29 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蔓生型豇豆新品种。2012 年7 月20 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3.
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在5.3万hm2左右,其中有10%左右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和省外市场,每年可创造1亿元经济效益,换取外汇50万美元.近年来,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豇豆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但适合于露地和大棚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耐低温弱光的豇豆品种十分缺乏.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开展了高产、优质、抗病豇豆新品种选育研究.苏豇1号豇豆是以宁豇3号为母本,以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2009年9月20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4.
4 大棚栽培 4.1 品种选择 长江流域各地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绿白色荚豇豆品种或青色荚早熟品种种植.大棚春早熟栽培宜选择坐荚容易、较耐弱光、耐寒性强的品种,如天畅四号、改良宁豇3 号、扬早豇12、鄂豇豆9号、鄂豇豆11号、雪玉1号、春满园、高优4号等;大棚秋季延迟栽培宜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白玉龙、比秀20、剑龙二号、天畅一号、改良宁豇3 号、扬豇40、紫秋豇1号、苏青豇1号等.  相似文献   

5.
正豇豆是我国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之一,备受菜商和消费者青睐,也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豇豆栽培过程中还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田间管理粗放、防病除草用药不当等问题,现将大棚秋延后豇豆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1品种选择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连豇3号、连豇2号、苏豇3号等,要求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  相似文献   

6.
梅燚 《长江蔬菜》2014,(5):18-20
豇豆营养价值极高,其生长特性和盐城市的气候环境较为吻合,适宜在盐城市栽培,近年来盐城豇豆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此,介绍了豇豆品种选择依据及栽培要点,并介绍了早豇1号、扬豇40、扬早豇12、之豇90 4个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推荐了苏豇1号等6个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8.
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豇201205。近两年来,我们总结出了盐紫豇2号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整地施基肥豇豆怕涝忌连作,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2年  相似文献   

9.
苏青豇1号是以早熟的青豇80为母本,抗病性强的苏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蔓生,株高3.0 m左右。早熟,出苗至始收49 d左右,全生育期92 d左右。花紫色,种子红色。商品荚油青色,荚长65~75 cm,单荚质量29.7 g。豆荚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 kg左右。2018年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盐豇 9901     
盐豇9901是江苏省盐城市农科院蔬菜研究室选育出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产、耐涝、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省沿海地区作春季大棚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大棚早熟栽培辣椒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刚 《长江蔬菜》2008,(3):48-49
近年来,江苏省苏南地区对辣椒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市大棚种植面积亦不断扩大。十多年来主栽品种一直为苏椒5号,该品种虽然具有早熟性  相似文献   

12.
盐豇9901     
盐豇9901是江苏省盐城市农科院蔬菜研究室选育出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产、耐涝、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省沿海地区作春季大棚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对斑潜蝇抗性较强的豇豆品种,对5个当地豇豆品种进行斑潜蝇危害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海豇2号斑潜蝇危害的虫情指数最低,其次为南豇1号,其余3个豇豆品种(新丰68号、摇钱树和岁岁如意)斑潜蝇危害的虫情指数差异不显著。建议在生产中优先选择海豇2号,其次为南豇1号,其对斑潜蝇的抗虫性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寿光推广冬暖式大棚豇豆冬春栽培获成功,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是:1品种选择 选用蔓生品种,之豇28—2。该品种分枝少,以主蔓结荚为主,结荚集中,单荚重,产量高,纤维少,品质好。2施足基肥,精细整地 冬暖式大棚栽培豇  相似文献   

15.
《西北园艺》2019,(5):57-57
8月28日,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西瓜专用砧木新品种"苏砧1号"和"苏砧2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成果,顺利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瓜类研究室自2011年承担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砧木育种岗位以来,一直致力于西甜瓜的砧木育种研究。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长期系谱选育与杂种优势利用,该研究室科研人员育成了"苏砧1号"和"苏砧2号"两个西瓜专用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的豇豆品种,对8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豇美人荚条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河南省大棚秋延后栽培上应用;浙翠5号、超长压塌架早期产量高、丰产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喜食浅绿条或青绿条豇豆的地区进行大棚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7.
程小兵  熊建华  陈启福 《蔬菜》2016,(12):21-22
为筛选出适应龙岩地区种植的优良豇豆品种,对引进豇豆品种航豇1号、航豇2号和自留种进行比较试验,调查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品质、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航豇1号产量最高,商品性、抗病性表现较好,耐老化,耐贮藏,是适合龙岩地区春季栽种的优良豇豆品种。  相似文献   

18.
华东地区豇豆可保护地春提早栽培、夏季防虫网覆盖栽培、大棚秋延后栽培、露地多季栽培。根据不同栽培模式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供选择品种有:东方玉龙、天之骄子、艾美特、帮达夏龙、宁豇3号、帮达9号。浙翠3号、帮达2号等。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东台市2007年被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东台西瓜"2006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原产地中国地理证明商标。东台大棚西瓜面积近1.77万hm2,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根据市场需求,可以选择种植下列蔬菜,以填补淡季市场供应,实现淡季增收。1青椒选用耐高温、抗病、生长势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市场适销的青椒品种,如江蔬2号、苏椒5号、中农3号、大果168等。7月中旬穴盘基质育苗,出苗  相似文献   

20.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模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鄂豇豆 2号、特早 3 0、之豇 2 8 2豇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露地直播 +地膜覆盖栽培”3种武汉地区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常用栽培模式 ,组合成 9种不同的处理进行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 :长豇豆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是鄂豇豆 2号 ,优良栽培模式是栽培模式 1(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 ) ,优良组合栽培模式是处理组合 1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露地地膜覆盖 +套小拱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和 2C(大棚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 +移栽大棚栽培和鄂豇豆 2号豇豆品种组合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