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闲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模式,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休闲农业,黑龙江省由于自然、地理、经济等原因较其他城市发展相对缓慢。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发展休闲农业相关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小型(家庭型)、中型、大型3种休闲农业园的构建模式,为黑龙江省休闲农业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休闲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休闲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产业化则可以快速扩大休闲农业的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基础和条件下,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不同。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和现代农业庄园是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该研究从功能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3个方面分析了3种模式的特点,以期为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观光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观光生态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观光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时代发展,旅游业创建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娱乐模式——休闲农业。就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与经营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丰城市具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优越条件。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一要突破旧观念,充分认识到观光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二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三要合理规划,突出特色,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加快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五要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流通中介组织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一体化,使农民真正获得实惠,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以盐城市发展休闲农业为例,阐述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分析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财芬 《花卉》2016,(6):113-114
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主要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以实现农民致富目标。同时,农业产业化也是国际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目标的主要路径,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发展模式,其次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创意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创意农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但面临如何优化升级的困境。立足产业链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产业绩效,归纳总结了4种典型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即以农业生产园区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休闲农庄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以多功能综合体为核心的发展模式。4种创意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存在各自优势和不足。对创意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关键在于创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优势环节的培育与塑造、多种资源的集聚与融合、多样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园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习作、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并参与新型农业及时实践的一种旅游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生态园的产业规划和营利模式。  相似文献   

10.
尤志 《北方园艺》2018,(3):197-202
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下,我国一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大力提升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和后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重点要培育一批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同时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出多样化的农业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该研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创客发展的由来及创客内涵进行梳理,并着重从"农业田园综合体""互联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特色化""互联网+智慧农园""互联网+校友+农业+众筹""互联网+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互联网+农业文化村落""互联网+集贸市场"等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农业创客发展新模式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以及新型职业型农民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