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县宋河区合兴公社全心大队,是个田多劳少以生产一季中稻为主的粮产队。全队每劳负担耕地面积9.5亩,其中水稻6.2亩,旱地3.3亩。在1470亩旱地中,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用来种植芝麻,是一个老芝麻产区。1964年全队共种植芝麻484亩,平均单产142.7斤,比1963年增加21.8%。其中有71亩单产252.3斤,并有10.5亩单  相似文献   

2.
我们大队在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深揭狠批“四人邦”,认真抓好小麦生产,今年虽迂特大早灾,仍夺得了空前丰收,单产总产均超过了特大丰收的1976年。全大队1700亩小麦,总产143.68万斤,单产845斤,每亩比去年增加132斤。上交国家40万斤,一季超额完成二年半的征购任务。斗争定践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在小麦生产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广大干群坚决走“农业学大寨”的道路,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油产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油菜亩产一直稳定在300斤以上,粮食年单产稳定在1200斤左右。今年276亩油菜,平均亩产324斤;上交菜籽4万斤,超过油料征购任务的6倍。 在改革栽培技术,夺取油菜高产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们清丰县大屯公社李纪庄大队,常年种花生700亩,由于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夺得了粮油双丰收。1977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729斤,花生亩产235斤,向国家交售粮食15万斤,油品1.6万斤,花生果2万斤.提高思想认识摆正粮油关系我们大队地处黄河故辺,是花生产区,1968年以前,粮油产量低而不(禾文),粮食亩产300斤左右,花生亩产70斤上下,随着“农业学大(宀在)”运动的深入发展,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5.
我们大队每年种植花生130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20%。1970年以来,由于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花生连续六年单产在400斤以上。1975年128亩花生,单产439斤;1976年133.8亩花生,单产450斤。其中五队连续三年单产超500斤,去年有30亩,单产532斤。全大队有20多亩高产田,单产超过了600斤。去年上交花生1.96万斤,超额完成了上交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芝麻高产稳产规律,尽快地把芝麻生产搞上去,从1976至1978连续三年进行了芝麻高产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1976年种植2亩,单产256斤,1977年种植1.2亩,单产275斤,1978年种植1.31亩,单产294,7斤。我们的做法是:1.细致整地,施足底腮。芝麻是小籽作物,幼芽顶土力弱,出土困难,在播种前必须精耕细耙,同时每亩撒1%的六六六粉4斤,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队,土质轻砂,肥力不高。历来种植大豆较多,但产量却很低,文化大革命前亩产只有几十斤。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形成了“种大豆不能高产”的概念,给大豆戴上了“低产作物”的帽子。大豆面积也逐渐地压缩了。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群众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提高了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自觉性,狠批了“上智下愚”,“技术神秘”  相似文献   

8.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长滩公社前余大队,遵照毛主席“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的伟大教导,积极进行耕作制度改革,改旱田为水浇地,改一季为二季作,改粗粮为细粮。1974年种植水浇春小麦四百六十一亩,其中二比二间种的一百七十一亩;二比一间作的二百九十亩。经实测全大队平均亩产四百九十斤。小麦播种时间为三月十六日开播,三月二十三日结束。每亩播种量为四十斤。品种以辽春六号、新曙光一号为主。播前每亩平均施基肥五千斤,磷肥三十斤。播种时随籽每亩施氨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大队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及“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指示,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促使农业生产飞跃发展。今年秋季战胜了齐秋大旱,夺取了玉米高产。全大队一千四百二十亩夏播玉米,平均单产达到了一千零五十一斤,比一九七三年单产七百四十七斤四两,每亩  相似文献   

10.
宽甸县长甸公社下河口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刨造,有所前进”的教导,一九七一年在25亩地上采取了高矮棵苞米间作套土豆的间套形式,粮食平均亩产1200斤,其中,苞米990斤,土豆折粮210斤。  相似文献   

11.
我公社四王大队第三生产队戴兴华作业组,1982年在村家南地种植“沈农1033”,面积13.233亩(经实际丈量)。前茬水稻,三年前为蔬菜茬。经实脱总产量为21,027斤,平均亩产1588.6斤。一、总产量的根据 1.给51名社员分口粮,每人360斤,计18,360斤; 2.在未分口粮前借给社员毛德君稻谷155斤;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绥化县新华公社五一大队是我省著名的大豆高产单位之一。 土改以前,这里大部分耕地经常遭受内涝为害,加上耕种粗放,粮食亩产150—160斤,大豆亩产110—120斤。土改以后,五一大队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他们依靠集体力量,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积极地改变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农业八字宪法,使这个一向被人们称为“蔡家洼子蛤蟆塘,年年庄稼少打粮”的地方,变成了一个丰收的“粮豆仓”。  相似文献   

13.
我们群策大队,地处黄海之滨,平均每人1.1亩地.过去,我们这里的生产条件很差,地瘦盐碱重,粮棉产量低.1965年,粮食年亩产只有531斤,棉花亩产皮棉只有64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根本学大寨,大批修正主义,大斗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认真贯彻农业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产量逐年提高.1970年,我们又从改革耕作制度着手,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了半粮半棉的“二夹二”种植方式.五年来,“二失二”的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4.
步凤公社是沿海粮棉夹种地区。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扬大寨精神,坚持科学种田,1971年粮棉超过了《纲要》指标,1972年战胜了低温、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粮棉生产又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社40300亩粮田,平均单产920斤;5万亩棉花,平均单产102斤,并有18个大队212个生产队超过了《纲要》指标,和出现了一批亩产150斤以上的大队和生产队。  相似文献   

15.
东沟县前阳公社胜利大队,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实现水稻万亩条田化,去年水稻获得大丰收。据实测总产达到一千多万斤,一万一千亩水田平均亩产九百多斤,比单产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八百零八斤增产百分之十三左右。全大队向国家贡献战备粮六百五十三万多斤。贫下中农赞扬说:“毛主席哲学是个宝,继续革命离不了;科学种田方向明,改地换天斗志高;精神变物质,革命生产双飞跃。”  相似文献   

16.
我们顺河第一生产队,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坚持科学种田,大豆连年增产。在文化革命前亩产100多斤的基础上,1973年亩产325斤,1974年亩产350斤,1975年亩产401斤,1976年亩产432斤。1977年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以揭批“四人邦”为动力,结合我队实际,狠批  相似文献   

17.
金县三十里堡公社张家大队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使粮、油、菜、果有了全面发展。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单产830斤,比一九七○年亩产640斤提高了29.6%。广大贫下中农在总结科学种田经验的基础上,去年种了20亩2∶5与花生间作的晋杂五号高粱,获得了亩产1604斤,其中有三亩高粱平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俺队广大社员群众经过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又夺得了今年小麦的大丰收,全大队四千三百四十一亩小麦,平均亩产七百零七斤,比七四年亩产五百七十六斤增产一百三十一斤’增长百分之二十三。有四个生产队跨过了“长江”,亩产达到了八百斤以上,创造了我大队历史最高纪  相似文献   

19.
崔竹松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长白山公社新丰大队大队长,种植水稻已有三十多年之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一九五二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种植的水稻,早在一九五○年就创造了亩产八百斤的高额产量,一九六○年以来,他的高产试验田每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九百斤的水平。新丰大队在他的先进技术的推动下,除个别重灾年份外,水稻产量也是逐年上升的。到一九五七年,亩产量已由一九四九年的四百五十斤,提高到六百六十斤。从一九六○年以来全大队近三千亩水稻田,平均亩产更稳定在七百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1964年,在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在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建立了养猪为中心的样板,围绕着“双八百”(粮食亩产800斤,肥猪出栏800头)的生产任务,逐步开展科学研究活动。1965年扩大组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机研究院、北京市农科所畜牧所、农机所等单位组成了陈各庄大队综合样板工作组。我组分工为养猪专业,仍以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