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促进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推广,简要介绍香稻新品种龙稻20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龙稻20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母本龙稻21、父本龙香稻2号,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香稻品种。2020-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698.0 kg·hm-2,较对照品种哈粳稻2号增产6.6%;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869.8 kg·hm-2,较对照品种哈粳稻2号增产6.5%。2021年2月3日,龙稻209获得植物品种权申请号(20211001119);2022年6月20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220047)。该品种生育日数142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松粳56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松粳56的选育过程、品种农艺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新品种松粳5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母本沈农199和父本松粳12号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品种。2018-2019年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277.3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4.8%。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80.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5.5%;2019-2020年连续2年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松粳5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黑审稻2021L0020),松粳56具有产量潜力高、食味好、稻米品质优抗病和抗倒性强等特点,主要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优质高产型水稻新品种松粳53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松粳5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推广应用前景。松粳5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龙粳28为母本,松93-131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年松粳53参加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内产量鉴定;2018-2019年参加富尔科企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富尔科企水稻联合体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1L0038。松粳53在2018-2019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155.5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21平均增产6.0%,在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617.2 kg·hm-2,较对照龙粳21增产6.4%。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500℃地区种植。松粳53在多年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食味品质好、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抗病、抗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龙粳42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丰11848为母本,系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46.6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5%;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85.1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优质、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推广应用,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等进行介绍。嫩单24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13年以自交系KG28623为母本、自交系PY1M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2L0028)。2019-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1 061.9 kg·hm-2,比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平均增产10.1%;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玉米联合体生产试验,各试验点平均产量为11 564.5 kg·hm-2,比对照品种益农玉10号增产9.4%。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600℃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寒地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本文对龙粳2305的选育经过、亲缘关系、品种特征特性及配套的栽培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龙粳2305的母本为高产资源龙粳39,父本为优异材料龙盾204,通过人工杂交手段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龙粳2305在2020年获得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0027。2017-2018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产量达9 281.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7.9%;2019年生产试验多点平均产量为8 563.2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31平均增产8.2%。该品种为主茎11片叶早熟粳稻品种,全生育期日数130 d左右,适合种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有效活动积温2 400℃以上的地区,该品种在多年多点鉴定中丰产性突出,株型紧凑,不早衰,抗倒、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糯玉米新品种哈糯2022的推广,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室于2016年,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B103为母本和以自选白糯玉米自交系HA1303为父本杂交育成哈糯2022。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 148.9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6.5%,202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 520.7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8.1%,2年区域试验总平均产量为17 834.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7.3%。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20032。哈糯2022外观白色,棒长约20 cm,品质好,甜糯适宜,食味品质88分。该品种在适应区需≥10℃活动积温2 250℃区域种植,青食期约91 d。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杂交种选育过程、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华纬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和吉林宏兴高科农业有限公司于2015年以自交系J1136为母本、自交系J086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3004)。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423.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8%;202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622.6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696增产7.5%,该品种具有早发优势强、性状整齐、耐旱性好、亲本繁殖制种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合玉123的推广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合玉1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自交系合选04为母本,以自交系合选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 119.8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8.1%;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910.9 kg·hm-2,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7.1%。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1L0020。合玉123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金源806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金源80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于2010年以克山1号为母本,以(黑河38×吉育87)F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22L0015。2019-2020年参加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47.5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6.1%。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33.1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8.2%。蛋白质含量40.71%,脂肪含量20.00%,蛋脂总和60.71%,中抗大豆灰斑病,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150℃左右。金源806是早熟、高产、优质、秆强、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大豆新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1.
龙稻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作栽培研究所以东农423为母本,松粳6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F6株行稳定选育而成,代号哈11417。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黑审稻2015003,该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上限。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406.3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4.9%,其中最高产量达4 400.0 kg·hm-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97.2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6.8%,其中最高产量达4 285.6 kg·hm-2。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8。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油分含量两年平均23.40%,属高油品种。本研究还对其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相比同生育期组主推品种吉育303增产7.2%。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宁化县种植推广的烟后稻新品种,2022年宁化县引进华浙优223、平两优丝苗、乾两优馥香占、榕夏两优676等18个优质水稻新品种,以晶两优534为对照品种(CK),开展品种筛选试验,考察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荃两优087产量为10 543.5 kg·hm-2,比对照增产14.1%;晶两优8612产量为10 437.0 kg·hm-2,比对照增产13%;明兴两优164产量为10 384.5 kg·hm-2,比对照增产12.4%;荃两优1606产量为10 312.5 kg·hm-2,比对照增产11.6%;冠两优华占产量为10 012.5 kg·hm-2,比对照增产8.4%;榕夏两优676产量为9 891 kg·hm-2,比对照增产7.1%;雅5优明占产量为9 811.5 kg·hm-2,比对照增产6.2%;这7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宁化县作为烟后稻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推广玉米新品种富尔2101,本文介绍了富尔2101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是富尔农艺公司以W015N为母本,以HL89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2 558.82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7.2%。2018-2019年参加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1 477.23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4.6%。2019年同时参加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晚熟组春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588.94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8%。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024)。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优质、抗病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优质黄色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本文简要介绍了糯玉米新品种哈粘5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哈粘5号是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室于2015年以母本HA4146(自选黄糯玉米自交系)和父本HA4139(自选黄糯玉米自交系)杂交育成。2017-2018年进行多点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5 238.2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糯262增产4.3%;2019-2020年平均产量为15 856.6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糯262平均增产6.4%。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20036。哈粘5号外观黄色,蒸煮后金黄色,黏度高,品质好,适口性佳,丰产性较好,食味品质89分。该品种适宜在≥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区域种植,青食期约85 d,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约为110 d。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黑河50特征特性及选育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黑河5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的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商品性好、抗性强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两年区域平均产量分别为2327.19和1976.0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分别增产12.1%和8.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48.5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7增产10.9%;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分别达到41.10%和20.47%;中抗灰斑病。2008年初正式审定。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上限种植,并可用于南部迟播救灾。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寒地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松粳48推广应用,简要介绍了松粳48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松粳4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松9744为母本,松93-9为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内产量鉴定;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富尔科企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结果较对照品种松粳9号平均增产7.4%;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富尔科企水稻联合体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松粳9号增产5.5%。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20L0004)。该品种具有食味品质好、产量潜力高、适应性广、耐盐碱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玉米新品种富单9202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是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以J725为母本,以Z0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2 717.2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7%;2021年参加东华北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 581.9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6%;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26043)。富单9202具有种子早发性好、耐低温、耐盐碱,生长健壮易保苗产量高及稳定性好,适应种植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嘉粳1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2002年在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27.8kg/667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同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69kg/667m^2,较对照增产3.4%。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