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行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由董晓娟、董志良、陆刚、安海岗等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结合河北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著作以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为主要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从河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的现状、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河北省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现状,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而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总体要求中提出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将成为提振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向,农文旅产业的强大活力,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加深农文旅全方位、全维度、全要素融合,  相似文献   

3.
吕永江 《新农村》2023,(1):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一直以来,茶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接着广大农村、农民。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指出,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国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阶段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国热作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热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热作产业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崇信县是典型的农业产业县,发展康养旅游需要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融合在一起,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实施。  相似文献   

6.
郑建新 《河南农业》2022,(28):57-5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关键环节,是重点更是难点,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调优、调高、调强、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相衔接、农文旅相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总的要求是一产要优、二产要强、三产要活,实现路径是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得到有效提高,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33.3亿元,畜禽、蔬菜、果茶、薯业、林竹花卉、食用菌、渔业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为955.3亿元,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15.6元。但乡村振兴仍然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产品品质不够高、乡村规划建设层次不如意、民生事业欠缺、乡村环境堪忧、陈规陋习不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融合,能够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之路,延伸链条促融合,拓展功能促融合,提升内涵促融合,以促创新增活力为重点,在要素整合上下功夫。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为新时代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主体先行。乡村振兴的“兴”是通过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两个主体”,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两多”,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技术人才是发展和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涉农院校农业类专业因“农”而设,为“农”而生,与农村与农业产业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要发挥内在的独特优势,就必须紧密对接农村与农业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人才与产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也逐渐下落到基层农村,从乡村问题的根本入手,因地制宜,大力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从乡村出发,在农业资源、生态以及产业资源等各方面入手,实现全领域贯彻和推进,有针对性地巩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体制和机制改革,本文主要就当下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展开分析,结合新疆那拉提镇境况,探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多功能视角下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仍存在着产品创新开发程度不够、产业链条短、乡村文化建设受轻视、乡村生态资源缺少科学规划和保护等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扎根农村、依托农业,以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提出要开发特色产品,增加北京乡村旅游产品异质性、促进景区间联动、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完善生态保护和投入机制等发展路径,以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之一,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迎来重大的战略机遇。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兴旺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按照推进绿色发展的方向,坚持质量兴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明确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未来乡村长什么样?农业系国之根本。乡村振兴很难再以传统小农为继,需要农业现代化,需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设,更需要适度规模经营的广泛推行,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让农业的生态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提升。农业的发展将以园区的  相似文献   

15.
<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既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与抓手,也是有力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精神之“魂”。新征程上,“三农”工作重心转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深刻了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6.
“未来乡村”建设是浙江省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基础上提出的目标任务。从“未来乡村”建设的提出到深入推进,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关键,而农业产业又是“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更好推进“未来乡村”的建设,发展农业产业,本文整理了包含新型发展理念、新型发展模式、新型生产技术、新型经营方式、新型销售方式等产业要素的多样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从发展方向、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和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未来乡村”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各要素结合越来越密切,结构调整与路径优化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手段。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以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发展优势和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解茶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诸多困境。结果表明,产业规模仍然薄弱、产业链整体比较单一、产品创新链整体不足和产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是导致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从加强茶叶供应链源头开发、提升茶产业价值链向后延伸、推动茶产业质量体系构建、加大龙头茶企业扶持力度、挖掘茶文化融合带动能力和加快茶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路径,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近日透露,我国将设立多个类似于杨凌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吸引和积累各类要素向农业产业开发集聚。徐南平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们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土地、科技等支持政策体系,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吸引和鼓励各类要素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20.
周洲  贾磊 《现代农业》2024,(1):7-12+20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突破口。笔者以浙江省湖州市鲁家村、渚山村、荻港村为例,对其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与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乡村产业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擦亮乡村产业发展的生态底色;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大胆创新机制模式,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从精准定位和重塑乡村功能价值、因地制宜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育引进、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方面提出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