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麻地膜降解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麻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以及麻地膜降解后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分别在春、夏、冬3个季节条件下观测RC麻地膜、JC麻地膜和塑料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JC麻地膜分别设2层(JC2)、4层(JC4)、8层(JC8)、12层(JC12)、16层(JC16)、塑料地膜4层(P4)、8层(P8)、12层(P12)共9个处理,另设未使用地膜作对照(CK),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麻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地膜在土壤中能充分降解,温度升高可加速其降解;麻地膜降解可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孔隙度,改善土壤三相比例,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培肥土壤。麻地膜埋入明显促进红麻根系生长,改善根冠比,提高了植株的养分积累量;红麻的日生长量、株高、茎粗、皮厚以及干物质量均高于对照,红麻干皮产量均明显高于CK,并且有随着麻地膜埋入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势。塑料地膜的埋入则恶化了土壤生态环境,影响了红麻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因此,麻地膜的埋入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解决地膜对农田造成的污染问题,进一步验证保水剂在马铃薯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徽县通过在马铃薯作物上开展应用保水剂与地膜覆盖对比试验,初步探索出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保水剂完全可以替代地膜,而且应用保水剂可以减少和降低地膜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可提高水肥利用率,疏松土壤。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已经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地膜覆盖技术文献的分析和比较,综述了地膜覆盖技术在保温保墒方面的作用。地膜覆盖可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在作物生育前期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作物生育后期,保温作用减弱甚至可以适度降低土壤温度,使作物免受高温危害;地膜最大的保温效果是在土壤表层,随着深度增加保温效果降低;地膜颜色越浅保温效果越好。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对深层水分的利用,为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稳定的水分条件。生物地膜和液态地膜等新型地膜可降低对土壤的污染,起到良好的保温保墒作用。针对在地膜覆盖中存在的土壤干燥化风险加大、影响水分入渗和污染严重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加强塑料地膜替代品的研发、发展残膜的机械化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加强水分监测以及发展渗水地膜等4大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疆地膜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蔬菜、瓜果、棉花、油料等作物结合膜下滴灌技术其产量不断创新纪录。地膜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地膜污染也在逐年加剧,连续多年地膜栽培农作物产量缓慢下降、土壤养分降低,到处漂移地膜碎片,造成食草动物意外采食后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地膜污染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地膜污染,光解地膜、  相似文献   

5.
液态地膜具有塑料地膜的吸热增温、保墒、保苗、改善土壤通透性的特点,是土壤的改良剂。通过在不同年份、不同作物、不同地区多点试验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增产效果,同时还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既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保护了土地、省工省时,又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市场     
中国种衣剂技术中国农业大学自1980年以来,根据中国的作物种类和不同地区病虫种类和土壤营养状况,根据胶体化学稳定原理和高分子聚合成膜原理,通过化学配方试验、温室栽培筛选以及多年多点区域田间试验示范,共研制成功24个配方,适用于不同生态区、不同作物良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厚度地膜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废旧地膜100%回收用时量和一次性揭膜残留量,筛选出适合我县适用的新型地膜,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以期为我县农膜的合理使用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温湿度,较厚地膜相对于较薄地膜来说,提高了作物的出苗率,对作物的生物学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产量也有所提高。同时,从地膜回收再利用角度来看,地膜越厚约有利于回收。  相似文献   

8.
正地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分解、转化土壤养分能力,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作物根系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出率;同时,可回收地膜的使用可以减少除草、清除残留地膜的用工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多年来,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9.
以西瓜作为受试生物,采用聚乳酸地膜和普通地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聚乳酸地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及对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和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地膜的降解过程为首先出现裂纹,再出现孔洞,最后出现裂缝;在西瓜生长过程中,聚乳酸地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对土壤重金属以及主要元素氧化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覆盖聚乳酸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西瓜苗蔓粗和蔓长差异不显著,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聚乳酸地膜组均高于普通地膜组,表现为增产趋势,但西瓜产量两者差异不显著。提示聚乳酸薄膜具有良好的降解性且对土壤和作物无显著影响,有望替代普通地膜在农田中推广使用,减少农业薄膜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9种生物降解地膜在热带地区对土壤温度和甜瓜生长发育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综合筛选出适宜甜瓜等作物生长的生物降解地膜。结果表明,结合土壤各耕层温度,XFHS-1降解地膜的保温效果较好;生长发育方面,降解地膜对甜瓜植株茎粗的影响较小,而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品质和产量方面,降解地膜优于普通地膜,以XFHS-1为最佳,边糖含量提高了31.7%,产量提高了8.5%。综合考虑以上结果,建议XFHS-1降解地膜在甜瓜等生长周期一致的作物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地膜栽培通常多采用沟灌,水集中于沟底土壤,为使膜下作物根区充分湿润,需延长浇水时间。这种方法用水多,土壤易板结等。膜上灌水技术是对沟灌的改进。它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灌给作物供水。它适用于土地平整度较差、用井水灌溉出水量较小的地区。一、膜上灌水的两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材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塑料(PE)地膜为处理,在南疆四地州主要棉区和玉米种植区,开展降解地膜大面积应用试验与示范,系统分析了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以及对作物产量、土壤温湿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为先出现裂纹,然后出现孔洞,最后破碎成小块,中间伴随着地膜变薄、变脆。巴州棉花降解地膜出现碎裂期的时间较阿克苏提前4 d,喀什玉米出现大裂期的时间较和田地区提前7 d;但同一作物不同地区之间降解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处于诱导期之前,除巴州棉花降解地膜膜下5 cm的平均土温低于PE地膜外,四地州棉花和玉米降解地膜膜下5 cm和10 cm的土壤温湿度均高于PE地膜,但两种地膜的土壤温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作物收获期和播种前土壤养分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巴州和阿克苏地区降解地膜覆盖下的棉花产量分别较PE地膜提高8.33%和6.48%,喀什与和田地区玉米分别较PE地膜提高3.67%和14.97%,但两种地膜的作物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降解地膜降解性能良好,对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与PE地膜相当,以PBAT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代替PE地膜应用于南疆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对作物和土壤环境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关爱土壤健康关注作物生长"多酶金"复合肥"多酶金"是德国进口、以高科技手段提纯的多营养生长因子,富含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脲酶等,可调控作物生长,改善土壤中碳氮元素的供应状况,促进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多酶金复合肥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等特点,可迅速激活土壤自身酶和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土壤供养能力和植物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土壤和植物中的镍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土壤中镍的来源、含量,镍在土壤固相和溶液中的化学组成;镍在作物体内的含量,镍对作物的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迁移;土壤镍和植物镍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作物根际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根际环境研究进展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苏德纯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不同于周围土体的根表面的微域土区。它是土壤水分、养分和有益或有害微生物进入根系的门户,培育作物对贫瘠和含酸、碱、盐等有害物质的土壤的适应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难以降解,随着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膜残留在农田土壤中,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笔者从制定相应的标准、出台政策措施、研发可降解地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地膜残留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一、可用的盐碱地治理方法 1.化学法在我国经过试验并取得实验效果的盐碱地化学治理制剂很多,康地宝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康地宝的主要成分是以滨海植物——海蓬子根系分泌物为主的一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利用有机生化高分子络合土壤中的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碱脱盐,迅速解除盐分对作物的毒害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保证作物在盐碱地上正常出苗,促进生长;活化土壤营养元素,使土壤中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转化为可利用状态被植物吸收,解除植物生理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农业产业发展中心现代园艺种苗部,从台湾农友种苗公司引进地膜新品——银黑地膜。该地膜外面银色,里面黑色,韧性好,一般可使用2年以上,除具有普通地膜抑制杂草生长、保肥、保水等功效外,同时还有驱虫,为春作物土壤保温,夏作物土壤降温,促进作物健壮快速生长之功效。使用银黑地膜增产效果明显。在辣  相似文献   

20.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是一项节水增效农田灌溉新技术。膜下滴灌的优点主要有:1. 灌溉用水省。滴灌仅湿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属局部灌溉形式,由于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因而不会形成径流使土壤板结。膜下滴灌滴水量很少,且能够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的棵间蒸发。覆盖地膜还能将较小的无效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提高自然降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