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给浙江省高粱品种登记、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丰富浙江地区高粱种质资源,本研究对引进的20个高粱新品种的物候期、密度指标、穗部性状、倾斜倒伏情况、田间抗性表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2020—2021年试验表明,辽杂10号、辽糯11、吉杂124、辽杂19号、金糯粱5号、锦杂109等6个品种在田间种植表现长势旺、抗性较强、产量相对较高,与对照晋糯3号相比具有较好的优势,可以在浙江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总结2 a的试验结果,高粱的产量与农艺性状受气候状况、土壤肥力、栽培措施等影响,因此,在高粱栽培方面,要对高粱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并且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合建德市种植的高粱品种,对11个高粱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川糯粱1号表现最佳,适合在建德大面积推广;晋杂22、川糯粱2号、辽粘3号、辽糯11、金糯粱2号、金糯粱9号等6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适当种植。  相似文献   

3.
利用GGE双标图法对2012~2013年在沈阳地区种植的18个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地区高粱品种的产量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解析,从而为这些高粱品种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个高粱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辽杂11号两年平均产量最高,为15655.5 kg·hm~(-2),其次为铁杂17、铁杂11和锦杂105等,而辽杂39号两年平均产量最低,为4780.4 kg·hm~(-2);且这些品种产量年际间差异显著(p0.05)。铁杂17的千粒重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8.0g和71.9%,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的表现较好,其次是铁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而辽杂11在穗粒数(7895粒·穗-1)、收获指数(0.67)和生物产量(278g·株-1)的综合表现上最好。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吉杂127和辽杂39产量稳定较好,但产量低于平均水平;龙杂11产量及稳定性表现较差。高粱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收获指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籽粒淀粉含量与千粒重正相关,与穗粒数负相关。在沈阳地区,辽杂11、锦杂105和辽杂15具有较高产量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探讨高粱不同组织对土壤重金属镉(Cd)的积累差异,筛选出适宜在镉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中兼具能源和粮食作物优势的品种,为重金属Cd污染地区的环境修复和作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辽糯11、汾酒梁1号、川糯梁2号、衡糯9号、晋杂22、辽杂82共6个品种,研究不同品种根、茎、叶、穗4个组织对重金属Cd的积累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高粱农艺性状和Cd富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粱根、茎、叶中的Cd含量总体大于穗中的Cd含量。辽杂82的根、茎和叶对Cd的吸收均高于其他品种,富集系数最高,生物量大,相较其他品种更具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探究酒用糯高粱品种茅粱糯2号在贵州地区栽培时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肥密互作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及品质,为糯高粱田间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酒用糯高粱优质品种茅粱糯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探究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互作对糯高粱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茅粱糯2号的净光合速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交互作用表明,32.4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3B2)处理的产量最高(6371.84 kg/hm2);24.7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2B2)处理下的品质最高,茅粱糯2号的单宁含量最高(2.32%);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7.32%、58.67%、75.9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穗重、千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宁含量呈负相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显著影响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针对贵州地区糯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茅粱糯2号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互作以A3B2和A2B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盐碱土壤上高粱最适有机肥与缓释肥协同施用量,本研究以辽糯11为试材,设置5个试验处理,测定主要农艺性状,冠层参数,光合作用参数以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肥2 m3/667m2与缓释肥60 kg/667m2协同施用的方式可显著提高辽糯11的叶绿素含量,氮平衡指数,穗粒数以及产量。为扩大高粱种质面积起到积极作用,并为盐碱地高粱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68-73
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13—2014年全国高粱品种糯高粱组6个试验地点的14个糯高粱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G7(407A/LZ1050R),2014年G10(辽糯14-2)属于高产、稳产较好的品系;在主要农艺性状中,小区产量与糯高粱育性成正相关,育性的高低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6个糯高粱试点中,2013年泸州和贵阳代表性最强,长沙代表性最弱,而武汉、重庆和宜宾代表性居中。2014年重庆代表性最强,而长沙、武汉、贵阳和泸州居中。从两年的区域试验各品种生态区来看,泸州、贵阳和重庆试点兼备较强的鉴别力和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分析糯高粱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试点鉴别力、代表性,可为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准备地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泸糯8号是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高粱原原种基地)用自育红粒糯性不育系45A与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糯高粱新品种。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引入浙江省诸暨市试种,经3年多点种植,表现为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综合性状明显优于本地红高粱和湘两优糯梁1号,适合本市及省内相似高粱生产区域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品种是影响高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1个粒用(食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生育期单穗重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进行粒用高粱品种引进筛选,应首先考虑株高和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辽夏粱2号龙杂13号辽夏粱1号锦杂109号赤杂101号2297龙米粱1号吉杂158号济粱1号,综合性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和辽夏粱2号,适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高粱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籽粒酿酒品质,筛选出适宜遵义市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质酒用高粱品种,为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原料保障。【方法】选取贵州辖区内种子企业已登记(或正在登记)的黔高8号、红珍珠、台糯9号、红缨子、红茅糯6号、茅粱糯2号、金粱糯1号和金粱糯8号等8个酒用高粱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品种的产量及籽粒酿酒品质。【结果】8个参试品种籽粒千粒重、不完善粒及淀粉含量均符合贵州省地方标准《酱香型白酒酿酒用高粱》(DB 52/T 867-2014)要求,其中,红缨子和茅粱糯2号产量高(分别为276.03 kg/667m2和254.39 kg/667m2),抗性好,而且淀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5.25 g/100g和64.85g/100g)及赖氨酸(分别为0.20 g/100g和0.21 g/100g)含量高,蛋白质(分别为9.99 g/100g和9.84 g/100g)、脂肪(分别为3.9 g/100g和3.85 g/100g)及单宁(分别为1.71%和1.93%)含量适中,粗纤维(分别为1.55%和1.65%)及灰分(均为1.5%)含量较低,是生产酱香白酒的优质酒用高粱品种。【结论】红缨子和茅粱糯2号可在遵义市作为酒用型优质高粱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9个高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两糯1号,比对照泸糯8号增产898%,产量最低的为26837,比对照减产1246%;另外辽杂19,晋杂12号,万农两糯1号比对照分别增产767%,389%和155%。根据生育期、株高、产量方面分析,两糯1号、辽杂19和晋杂12等量3个品种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适合机械化种植的2个高粱品种(辽杂37、晋杂34)为试材,研究其种植密度分别为9.0万、10.5万、12.0万、13.5万、15.0万、16.5万株/hm~2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群体透光率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杂37、晋杂34在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时,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相互共同作用效果相对最佳,最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的变化最为活跃,穗粒质量次之,而千粒质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辽杂37、晋杂34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时,2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59、3.49,光合速率较对照变化相对较小;辽杂37、晋杂34这2个品种的密植潜力存在差异,辽杂37群体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比晋杂34更具优势,更具密植潜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引进的8个糯高粱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茅红糯1号,其次是泸糯8号、红缨子、茅红糯2号、两糯一号,但两糯一号株高偏矮,易感丝黑穗病,推广种植有一定的风险。泸糯8号生育期稍长,实际生产中要适当提前播种。茅红糯1号、红缨子、茅红糯2号植株高度适中,茎秆粗壮,穗型松散,抗病力强,穗大粒多,增产优势强,可作为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用种。  相似文献   

14.
兰溪市梅江镇是浙江省种植高粱的主产区,以栽培酿酒用的糯高粱为主.常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目前在栽培中存在品种结构老化、种性退化、抗病性减弱、黑穗病发病率高、产量低等主要问题.制约着高粱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目前种植的糯高粱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能满足酿酒业的需要。为了促进高粱生产的发展,开展粳糯品种间杂交,分析 F_1代穗粒重与一些性状间的关系,了解性状的相关和遗传,为选育高产粳糯型杂交组合或糯性新品种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按高粱籽粒淀粉结构不同分为粳、糯两组亲本。以5个粳性品种做母本,有晋粱5号、623B、牛心子、拖翻山和矮人籽(四川)。6个糯性品种做父本,有青壳洋高粱、牛尾砣、七匹叶、大红袍、湘九和水红高粱。1989年用温汤去雄,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5×6=30个杂交组合。1990年将其中20个(4×5)杂交组合和亲本在本所实验场种植。随机区组排  相似文献   

16.
14个粒用高粱饲用品种农艺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掘国内粒用高粱品种的饲用潜力,丰富粒用高粱用途,本试验在全国3个高粱主产省(辽宁、山西和甘肃)设置5个试验点(沈阳、锦州、朝阳、晋中和平凉),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RCBD),对14个粒用高粱品种的6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和生育期)进行田间统计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14个粒用高粱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试验点对农艺性状的影响极显著(P0.001),同时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P0.001),但6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H~20.6),在高遗传力区间。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但重要性状如穗粒重与千粒重、产量与千粒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这使得筛选品种时需要对性状有所取舍。初步筛选出符合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生产要求的两个高潜力粒用高粱品种辽杂52和锦杂110。为全面评价粒用高粱品种的饲用价值,还需对其籽粒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糯高粱杂交种辽粘4号(LA-25/7037选)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5年以自选不育系LA-25为母本,外引恢复系7037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09—2010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抗性强,高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活秆成熟,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14.7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94.1ks/667m2,是适于酿酒用的优质糯高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辽糯10是我国丰产稳产性好、生态适应性突出、品质契合酿酒需求的酿造高粱品种之一,其聚合高产、高淀粉、高抗等特点,在我国东北区、西北区、华北区、南方区等大部分地区应用广泛。文中归纳了辽糯10的品种特征及适应区域、种子播前处理、田间配置方式、肥料施用技术、灌溉、病虫草害防控、收获晾晒等关键栽培技术环节,旨在进一步挖掘辽糯10生产潜力,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是促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遵义市高粱产业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遵义市大田种植推广效果较好和推广面积较大的10个酒用高粱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10个高粱品种产量为321.24~405.3 kg/667m2,红珍珠排名第一,为405.30 kg/667m2;红青壳排名第二,为394.80 kg/667m2;红茅糯2号排名第三,为376.94 kg/667m2。红珍珠、红青壳、红茅糯2号的产量表现较优,可作为遵义市绥阳县及其相似生态条件地区的高粱大田生产选用的重点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高粱品种与酿酒品质之间的关系,选用10个糯高粱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并与酿酒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川糯梁1号、晋糯4号和金糯粱4号3个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与酿酒品质等综合表现较优,适宜作白酒酿造的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