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初步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用于有机稻米生产,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无纺布育秧近几年江苏沿海农区水稻无纺布育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水稻生产中一项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绿色农业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从加强沿海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出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惠民政策、创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区、实施"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培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我国沿海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对策,以期为促进沿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文概述绿色农业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围绕我国沿海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在加强沿海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出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惠民政策、创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示范区、实施“企业+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培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专业人才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农区直播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从直播稻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直播稻的生育特点、直播水稻栽培的技术难点和直播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等角度,系统分析了江苏沿海农区直播稻应用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潜在风险,并且总结了直播稻高产、优质的主要栽培技术,可指导江苏沿海地区农民扩大直播稻生产。  相似文献   

5.
分析江苏沿海地区果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了宽沟高垄绿色果园种植模式,总结了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以期为江苏沿海地区果园生态种植和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八步区逐年控制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肥种植,推 广秸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八步 区2018 年7 月-12 月进行了水稻秸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杆还田,能 提高产量,再结合减少化肥使用量,水稻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处理3 在植株性状表现、产量、效 益等方面均表现最好,因此初步推荐处理3 的化肥用量为八步区水稻生产化肥的最使佳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江苏苏北地区水稻施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直播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然后对水稻直播侧深施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旨在能够促进本地区水稻种植朝着绿色生产以及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北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地水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大丰市东部沿海地区盐碱地水稻种植实际情况,总结了水直播稻种植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合理施肥、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该技术对苏北沿海地区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单产水平,总结了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生产季节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播种期、肥料运筹、化学调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江苏沿海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7年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作物主产区191户水稻种植户基线调研,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水稻作物化肥平均施肥量453.75 kg/hm~2,与当年全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434.4 kg/hm~2相当,但高于同期长江中下游农作物平均值365.75 kg/hm~2,表明指导当地稻农化肥减量还有很大空间。在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使用、人工投入和租地费用占据水稻生产成本前三位,化肥投入平均成本也占到总成本的13.55%,为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受访稻农因规模经营差异收益差距较大,家庭收入中主要来源于水稻种植的农户高达73.3%。建议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推广中强化技术宣传培训和政府与农户风险共担措施,促进稻农对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接受意愿和实际采纳率,有效推动水稻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盐稻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采用机械插秧新技术生产盐稻9号水稻,关键在于培育适合机插的高素质秧苗和大田生产的栽培管理。通过2a的生产实践以及对周边农户的调查与分析,在应用机插秧技术中严格按照育苗技术与大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生产,盐稻9号可以达到10.24t/hm2的平均经济产量,高产田块还可以达到11.54t/hm2。  相似文献   

12.
正新科稻2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等优点,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4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为加大该品种的推广力度,特制定了本品种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规程,供生产上大面积操作使用。为了促进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1的推广应用,提高其产量,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环境及稻谷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明确了汉中盆地稻油轮作体系中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年田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常规施肥(SN+NPK);秸秆常规还田+常规施肥(S+NPK);秸秆促腐还田+常规施肥(SD+NPK);秸秆促腐还田+化肥减量15%(SD+85%NPK);秸秆促腐还田+化肥减量30%(SD+70%NPK)5个处理。【结果】秸秆还田与常规化肥配施增加了油菜主花序角数、分枝角数、角粒数和水稻结实率、有效穗,从而提高作物籽粒产量;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显著降低了油菜分枝角数、千粒重和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千粒重,降低作物产量。与SN+NPK相比,S+NPK、SD+NPK、SD+85%NPK、SD+70%NPK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水稻籽料产量和经济效益2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4.82%、18.63%、-1.25%、-6.84%;1.54%、6.35%、-4.07%、-6.86%和24.02%、23.91%、5.06%、-0.57%。【结论】稻油轮作体系中两季作物秸秆全量促腐还田与常规化肥配施是增产和增效的最佳措施,而两季作物秸秆全量促腐还田与化肥减量15%配施节约成本优势明显,两季作物氮磷钾养分投入共减少107 kg/hm~2,既可以维持作物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是一种适宜该区域的绿色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生育期偏迟或因连日阴雨水稻收割期推迟等情况下,为防止秋播过晚影响二麦的产量,可采用稻套麦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抢播期、控风险,达到水稻和二麦双丰收的目的。为促进稻套麦栽培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并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辽河平原是辽宁省水稻主产区,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该地区水稻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灌排水粗放、农药滥用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稻米质量安全等问题。为实现水稻绿色种植生产及稻米质量安全,通过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构建了水稻化肥农药绿色替代减施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规定了水稻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有机肥等氮替代化学氮肥、稻瘟病生物农药防治、二化螟生物防控等技术要求,以期为辽河平原稻区水稻绿色种植及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苏种 《当代农业》2014,(3):22-23
一、盐稻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5。来源与类型:原名“盐稻815”,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8号/盐稻9号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品质和品牌“双提升”,绿色生产和化肥减量“双增效”。在茶园上应用“有机肥+配方肥+秸秆覆盖”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好的提升,长期覆盖对茶园的生态效应有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稻虾共生”生模式大面积推广。“稻虾共”生模式具有节本增效的优点,稻田饲养的龙虾可以为稻田除害虫和杂草、增加肥力,减少了化肥和农药投入,又能够通过提高水稻和虾的产量与质量,实现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宿迁地区水稻需肥规律和龙虾生长特点和地力条件,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通过精准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减少盲目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品牌创建。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肥一体化集成推广应用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实现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绿色发展产业发展、推进循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模式下,开展“商品有机肥+水溶肥”不同组合用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筛选验证商品有机肥与化肥最佳用量组合,努力创新集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肥料过多施用,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水肥一体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应用,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研究在水肥一体化下,化肥减量是否会造成作物减产,以选择最优种植方案。研究了一年小麦-水稻轮作,方案分为9个处理,分别为A、B、C、D、E、F、G、H、I。通过研究产量、千粒重、N、P、K含量来选择最优种植方案。小麦和水稻产量均在有机无机肥减量20%时最高,化肥减量对小麦水稻体内P、K含量大体无明显的影响,小麦在有机无机肥减量20%+叶面肥追肥时经济效益最高,水稻在配方肥减量30%+叶面肥追肥时经济效益虽然较配方施肥+常规追肥无明显增加,但肥料产投比却明显增加。因此,推荐小麦种植方案为有机无机肥减量20%,在小麦养分临界期追施叶面肥,推荐水稻种植方案为配方施肥减量30%,在水稻养分临界期追施叶面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