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锐劲特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6.77%~98.45%;实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在甘蓝中的降解产物为:MB 46513,MB 45950和MB 46136,半衰期为2.75~2.87 d,施药2周后残留量降至0.04 mg/kg以下,降解率为96.01%以上,最终残留量在0.002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2.
锐劲特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锐劲特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6.77%~98.45%;实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在甘蓝中的降解产物为:MB46513,MB45950和MB46136,半衰期为2.75~2.87d,施药2周后残留量降至0.04mg/kg以下,降解率为96.01%以上,最终残留量在0.002mg/kg以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5.0%锐劲特悬浮剂中氟虫腈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氟虫腈在檀株、土壤、田水、糙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15%~97.45%.氟虫腈在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为4.61-4.9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87-15.42 d,在稻田水中的半衰期为3.84~3.98 d,收获的水稻糙米和米糠中氟虫腈最终残留量为0.041 mg/kg和0.053 mg/kg.  相似文献   

4.
新型杀虫剂锐劲特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北、浙江两地同时进行了锐劲特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在稻田水和植株中的半衰期为3—4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5d,施用为建议剂量1倍量的25%锐劲特悬浮剂拌种,收获后糙米、稻壳中锐劲特原体及4种代谢物残留量均未超过最高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赛乐特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量,建立了该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赛乐特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短,其半衰期为7.24~7.8h,使用有效成分为144g/ha、216g/ha,收获期均未检出赛乐特残留量(低于检出极限0.02mg/kg)。  相似文献   

6.
杀扑磷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GC)检测柑橘和土壤中杀扑磷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分别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浓缩和净化后,用GC-FPD检测器测定样品中杀扑磷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杀扑磷在柑橘果皮、全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1 mg/kg;果肉中LOQ为0.01 mg/kg。空白样品中添加浓度在0.01~5.0 mg/kg时,果皮中的回收率为80.6%~83.5%;果肉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4.7%~103.5%;土壤样品中回收率在103.8%~110.5%。  相似文献   

7.
阿灭净在甘蔗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FPD(S)分析阿灭净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用甲醇提取,三氯甲烷萃取,中性氧化铝加活性炭混合柱净化,气相色谱检测定量.方法回收率为89.93%~98.27%,标准偏差0.20~1.25,变异系数0.22%~1.10%.仪器最小检测量2.3124×10-10g,最小检测浓度蔗汁和蔗叶为0.002mg/kg,土壤为0.0453mg/kg.在本试验剂量、方法和条件下,阿灭净的最终残留量蔗汁未检出,蔗叶和土壤分别为0.0026~0.0057mg/kg和0.0492~0.0913mg/kg.其植株消解方程和半衰期(T/2),广西C=1.9539e-0.0509T和T/2=45d,广东C=1.8787e-0.0511T和T/2=45d;土壤的消解方程和半衰期,广西C=1.2604e-0.0294T和T/2=30d,广东为C=1.0691e-0.0266T和T/2=28d.药后120d降解率,植株>99.76%,土壤>97.28%.我国对阿灭净在甘蔗中的最高允许残留量(MRL)尚未制定,参照美国规定在甘蔗中的MRL=0.25mg/kg,在我国南方蔗区,早春沟施2.4~3.6kg(a.i.)/hm2,药后120d(成熟时)收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炔螨特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炔螨特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浓度为560 mg a.i./kg时,炔螨特的消解半衰期在柑橘中为6.2~10.0 d,在土壤中为6.3~13.3 d.在280~560 rag a.i./kg的剂量下,施药2~3次,末次施药后7 d,柑橘和土壤中炔螨特的残留量均低于2.0 mg/kg.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乙草胺在油菜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以及收获时油菜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净化,GC-ECD分析测定.方法的间收率为88.7-116%,变异系数在5.9-15%.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油菜叶0.01mg/kg,油菜籽0.01mg/kg,土壤0.005mg/kg.乙草胺在油菜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1.5d和3.6~5.5d.在油菜苗期以有效成分810 g/hm2和1620g/hm2施用乙草胺1次,乙草胺在收获的油菜籽中的最终残留量<0.01mg/kg,上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最高为0.021mg/kg.乙草胺在油菜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GC-NPD)分析测定三唑磷在广西、广东两试验点荔枝及荔枝园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2003、2004年两年试验表明,20 %三唑磷EC 500倍喷施1次,荔枝果肉、果皮及全果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395~0.0718 mg/ kg、4.0502~4.7655 mg/ kg及1.2578~1.9041 mg/ kg,半衰期平均分别为6.8、8.2及9.5 d;在荔枝园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1358~0.1824 mg/ kg,半衰期为7.4 d.20 %三唑磷500倍对荔枝施药3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采样测定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7246~0.8254 mg/ kg,低于英国制订的三唑磷在香蕉中的MRL值1 mg/ kg.  相似文献   

11.
丁烯氟虫腈在油菜中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油菜中丁烯氟虫腈残留分析方法的实验中,在添加丁烯氟虫腈浓度为0.05、0.10、0.50μg/ml的油菜样品中分别加入60 ml不同提取溶剂,比较不同提取溶剂对丁烯氟虫腈残留添加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腈提取效果最好。以乙腈为提取剂提取的丁烯氟虫腈残留液,通过柱层析(中性氧化铝与活性炭的混合物为柱填料)净化,气相色谱测定,得出氟虫腈的最小检测量为2×10-13g。油菜中丁烯氟虫腈(0.05~0.50 mg/kg)的添加回收率为91.12%~93.21%,变异系数是6.01%~13.20%。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葡萄中克菌丹残留分析方法,即用丙酮∶乙酸乙酯(体积比1∶1)高速匀浆提取;提取物用弗罗里硅净化,用带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克菌丹的最低检出量为0.5×10-12 g,在植株、土壤和籽粒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94.0%~9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6%~7.3%,符合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便于农药残留检测参数的普及,笔者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橙子中氟虫腈及其残留物的检测方法。此方法采用乙腈提取橙子中的氟虫腈及其残留物,用石墨碳黑氨基柱对样品进行净化,以气相色谱作为检测手段,ECD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测定橙子中氟虫腈及其残留物的农药残留含量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2.36%~5.68%,定量限为0.003~0.04 mg/kg,检出限为0.001~0.002 mg/kg。氟虫腈及其残留物共4 种农药,在0.05~2.0 m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值均大于0.990。此方法检测橙子中氟虫腈及其残留物的农药残留的检测准确可行,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哒螨灵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研究了哒螨灵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哒螨灵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哒螨灵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34d和8.62d.按推荐浓度50mg/L使用2次,距最后一次施药7d,哒螨灵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0.10mg/kg.  相似文献   

15.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GC-NPD)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mg/kg,在0.02、0.20、1.00 mg/kg 3个添加水平,香蕉回收率为82%~105%,相对标准偏差为7.4%~10.7%;土壤回收率为8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5.1%~9.3%。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河南焦作三地进行了毒死蜱在花生上最终残留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毒死蜱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施药后到采收期时花生中的毒死蜱残留量均低于0.2 mg/kg。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花生蛴螬,施药剂量不超过2 250 g a.i./hm2(推荐高剂量)、施药1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施翠娥  陈枫  王军  蒋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50-6852
研究了腈菌唑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其残留动态。样品用甲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气相色谱(ECD)测定。腈菌唑的最低检出量:2.5×10-11g;最低检出浓度:梨和土壤分别为0.005和0.003 mg/kg。添加回收率为80.80%~93.81%,相对标准偏差为1.87%~4.96%,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在梨中消解较快,土壤中相对缓慢,半衰期分别为2.86~4.75和15.79~24.17 d;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7 d,梨中腈菌唑残留量均低于0.500 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高新  杨仁斌  杨周宁  傅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65-266,27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81.12%~96.20%;变异系数为2.39%~5.86%。仪器最小检出量为0.4 ng,最小检出浓度:甘汁和甘叶为0.025 mg/kg,土壤为0.012 5 mg/kg。三氟啶磺隆钠盐在甘蔗叶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3.26~5.41 d和7.19~8.51 d。药后120 d降解率:植株>99.5%,土壤>97.3%。我国尚未制定三氟啶黄隆钠盐在甘蔗上的MRL值,参照美国规定磺酰脲类除草剂敌草隆在甘蔗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5 mg/kg,在我国南方蔗区,按照推荐剂量施药1次,药后120 d(成熟时)收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异丙甲草胺在烟叶和土壤中的降解规律,通过湖南和山东两地的大田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在烟叶中降解较慢,在湖南和山东烟叶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47 d、8.49 d,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30 d、11.12 d.施药量为100 g/667m2时,烟叶成熟后异丙甲草胺在湖南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04~0.052 mg/kg;在山东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07~0.067 mg/kg.施药量为150 g/667m2时,烟叶成熟后异丙甲草胺在湖南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09~0.061 mg/kg;在山东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11~0.071 mg/kg,均低于规定的MRL值,说明异丙甲草胺是易降解农药,在烟草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