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46-647
[目的]为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条件对2个不同耐盐性小麦品种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N2处理的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胺酰氨合成酶(Gs)活性均高于N1处理。耐盐小麦品种的籽粒综合品质性状在N2处理的表现优于N1处理。[结论]小麦耐盐性不同,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适宜的条件提高了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利于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2.
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小麦籽粒蛋白质、蛋白质组分的形成过程以及氮代谢关键酶在氮素积累、转运和再利用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小麦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小麦蛋白质品质、蛋白质组分品质及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旗叶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新冬18号小麦品种,进行3个施氮水平的土壤施肥处理,再选取不同水平处理下的小麦旗叶作为供试材料,分别测定小麦旗叶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内肽酶,氨肽酶、羧肽酶这5种氮素代谢关键酶的酶活力。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麦开花之后14 d,施氮水平为240 kg/hm2可有效增加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主要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在此水平下,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相比施氮水平为350,180 kg/hm2更能减缓小麦开花之后14 d的蛋白质水解,可进一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此同时,在开花之后第21天,高水平施氮量处理下的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与内肽酶、氨肽酶等水解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说明在240 kg/hm2施氮水平下,开花后期其施氮量能有效促进氮素分解代谢相关酶活性,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进而为小麦植株中氮素的再分配和利用起到了协助调节作用,提高后期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微量元素锰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资料,包括锰对小麦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与其他元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锰元素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灌浆期喷施钼、锌、镁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灌浆期喷施钼、锌、铗肥对小麦氮代谢及品质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旗叶的硝酸还原酶(NR)、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中钼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大,可以提高粗蛋白、沉淀值、吸水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喷镁肥可以提高沉淀值、湿面筋、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喷镁肥可使蛋白质、沉淀值、吸水量、稳定时间增加,以对增加稳定时间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水肥运筹对小麦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试验结果表明,水肥运筹对小麦品质形成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推迟追氮时期、灌浆期喷氮和浇灌浆水等措施均可增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氮代谢转化能力,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组成的影响,为小麦抗逆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汶农17’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于开花期进行酸雨和渍水处理,试验设6个处理,以喷施p H5.6酸雨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花后酸雨、渍水及其复合胁迫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中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花后酸雨、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汶农17’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灌浆前期提高了内肽酶活性而灌浆后期降低了此酶活性,最终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显著降低。花后酸雨提高了‘扬麦16’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内肽酶活性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了籽粒中总蛋白含量和醇溶蛋白含量,但是显著降低了其谷/醇比。渍水处理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降低了‘扬麦16’旗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提高了灌浆前期内肽酶的活性而降低了灌浆后期此酶的活性,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谷/醇比显著降低。[结论]酸雨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不同,酸雨抑制了‘汶农17’的氮代谢,降低了成熟期籽粒中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促进了‘扬麦16’的氮代谢,提高了成熟期籽粒中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渍水和酸雨渍水复合胁迫均抑制了小麦氮代谢过程导致最终籽粒中总蛋白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追氮时期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结果表明 ,追氮时期和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明显调节效应 ,在相同的施氮量条件下 ,推迟追肥时期和灌浆期喷施氮素可以增强生育后期的氮素代谢转化能力 ,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9.
大豆氮代谢酶作用机理及锰水平对其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其在植物氮代谢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产生这些影响的生理学原因之一。前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些获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诸多空白。本文对锰对大豆氮代谢过程中主要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的作用机理及锰水平对其活性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施氮量、施氮时期、施氮形态3条途径综述了施氮对小麦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有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着重开展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施氮形态对小麦品质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