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奶牛业在我国畜牧养殖中投入较高,要提高奶牛产奶的数量和质量,相关因素很多,诸如选择优良的奶牛品种、合理搭配饲料、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等。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现将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问题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2.
冬季气候寒冷,牧草干枯,青饲料少,饲养奶牛难度大。如能科学饲养,强化管理,就能有效地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文章对冬季科学饲养奶牛的要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2001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战略,市县财政对规范化畜牧养殖小区给与政策性补贴,对养殖户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有了政府推动,静海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奶牛业成为个体老板和农户投资的热点,仅2003年就新建奶牛养殖小区12个,奶牛养殖小区由2000年的4个发展到2003年的23个,养殖户由286增加到806户,奶牛存栏由0.58万头发展到1.92万头.与此同时,饲料价格上涨、奶牛疫病增多、饲养成本高、平均单产低、饲养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相继出现,奶牛饲养综合效益低的问题日见突出.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影响,根据奶牛生理、消化、泌乳的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方式,显著提高黑白花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试验组奶牛在一个泌乳期(305d)奶产量5892.60kg比传统饲养的对照组5407.70kg增加485kg提高产奶量8.9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乳脂率3.51±0.25比对照组3.10±0.39提高0.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每头奶牛收益比对照组多803元,提高效益23.07%,养殖效益差异级显著(P〈0.01)。研究表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饲养管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优为明显,规范化管理养殖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影响,微生物、化学、物理的刺激后引起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该病能直接导致奶牛奶产量降低,作者结合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奶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奶牛养殖数量快速增长.所以奶牛的饲养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牛奶俗称液体面包,近年来,我国广大群众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奶牛养殖前景可观。本文主要介绍奶牛养殖的饲养管理要点,目的使奶牛产能最大化,切实提升奶牛养殖户的经济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8.
提高奶牛泌乳量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奶牛的饲养和管理两方面介绍了提高乳牛泌乳量的几点注意事项和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饲养密度过大,奶牛失去充足的饮水、采食和活动空间,不能获取闲适的休息,使奶牛体质变差、抗病能力下降,受到各种各样疾病的困扰,如不有效防范将对生产和繁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和“奶牛热”的升温,奶牛养殖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景象。饲养奶牛的目的就是多出奶、出好奶,然而饲养户们实际并非如此,产奶量低、产奶期短,这严重影响了饲养户们的经济效益。下面谈谈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产奶量的技术措施。1影响奶牛饲养户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影响因素有品种差异、血统差异、个体间差异、饲养管理差异以及疾病、环境、地域的影响等等。2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技术措施2.1搞好奶牛场(舍)的建设饲养户们所建的牛场应在运输方便、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水电供应便利的平坦地方,不要建在繁华地带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鲜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农民充分利用好了市场需求的机会,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开始进行奶牛的养殖。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奶牛的产奶数量和质量以及农民的收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饲养管理的水平比较低,导致牛奶的质量和收益都不是很好,本文将针对农村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农民提高农村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精细化数字养殖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针对云南省目前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构建奶牛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时获取奶牛个体信息。对养殖户而言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和疾病防疫方案,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对畜牧部门而言可获得全省各级奶牛养殖及牛奶供应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养殖和牛奶供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季节气候寒冷多变,青饲料匮乏,奶牛大都体质欠佳,生产性能低下。加强泌乳奶牛饲养管理,可提高奶牛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详细阐述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提高奶牛单产饲养经济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奶牛养殖正在从散养向小区养殖向集约化牧场养殖逐渐过渡,奶牛养殖产业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提高奶牛单产饲养经济效益,必须掌握奶牛饲养管理中的最佳点、抓好大环境管理、合理运营生态园养殖模式、增强奶牛养殖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证奶牛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养殖成本上升,低产牛迅速被淘汰,本文从如何选择高产牛,科学的喂好奶牛,提高奶牛产奶量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帮助奶牛养殖户养好奶牛,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奶牛高产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科学搭配日粮,合理饲喂;重视配种技术,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强奶牛饲养管理的规范化,以期指导奶牛养殖户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17.
和田地区家庭奶牛养殖场以舍饲为主,辅以放牧,一般在农田茬地,主要采食芦苇、苜蓿、农作物秸秆等,补饲料为玉米、小麦等。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围栏不分类种,养殖规模小,奶牛养殖技术含量较低。户均养殖10-20头。现结合和田地区家庭奶牛养殖场的规模不大、养殖分散、资金投入较小、周转灵活等特点,从奶牛舍基础设施、品种的选择、饲养技术、配种等几方面着手,提高家庭奶牛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饲养奶牛,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是提高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呢?不妨试试下面七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冯小鹿 《北京农业》2006,(11):30-30
随着秋季的到来,冬季也即将来临.进入冬季后,气温不断下降,这对于奶牛饲养户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冬季奶牛饲养管理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饲养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冬季如何饲养管理好奶牛呢?笔者综合各地的经验,总结出冬季饲养奶牛"十字经",现简介如下,相信对奶牛养殖户冬季饲养奶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临夏县奶牛生产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农户养殖规模大多在2~5头之间。本试验对2头和5头奶牛养殖两种模式经济效益进行比较,表明奶牛在现有的生产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每户养殖2头奶牛生产模式下的单头效益要比每户养殖5头奶牛生产模式下单头效益高出1098.9元,认为养殖2头奶牛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