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梨木虱在北京市平谷县果产区一年发生4~5 代,以冬型成虫在树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1 月底出蛰,2 月中旬交尾,2 月底3 月初产第1 代卵。第1 代成虫5 月上旬出现,第2 代成虫6 月中旬出现,以后世代重叠,9 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梨木虱发生和降水量有关,降水多则发生轻。防治上,清洁果园可杀死部分越冬成虫;越冬代成虫产卵前,是化学防治的一次关键时期;世代重叠后用0-9% 爱福丁、24-5% 爱福丁、1-8% 爱福丁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梨木虱1年发生6~7代,以成虫越冬,越冬的主要场所是果园的落叶下、杂草间,其次为树干皮缝内等。成虫在2月中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底3月初.正值鸭梨花芽鳞片节间露白;产卵初期在3月中上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是卵孵化期,第1代若虫集中在4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龄期较齐,以后各世代交替,虫龄不齐。  相似文献   

3.
李会英 《落叶果树》2009,41(6):39-39
生活史习性:梨木虱在我县境内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在枝干的树皮裂缝、剪锯口、落叶、杂草、土缝中越冬。越冬成虫在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活动,梨花芽露白期是出蛰盛期,第一代卵产于梨芽基部或短果枝的叶痕上,以后几代卵多产于叶面中脉沟内,或叶缘锯齿内。  相似文献   

4.
金纹细蛾在牡丹江地区消长规律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纹细蛾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蛹态在落叶虫斑内越冬,一般年份在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越冬代对苹果树不造成为害,以后各代逐渐加重。成虫多在中午及夜间分伏于下垂枝、内膛枝的叶背面,早晨和傍晚前后活动,卵多产生在较郁闭的嫩叶背面绒毛下,一头雌成虫能产40余粒卵。于6月中旬到9月上旬期间成虫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7月中旬,第二次在8月中旬,其他时间较平稳。  相似文献   

5.
劳建中 《落叶果树》2009,41(4):49-49
康氏粉蚧为刺吸式害虫,每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枝干、粗皮缝隙或土壤缝隙中越冬。翌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为若虫,刺吸危害嫩梢。第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第2代为7月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成虫交尾后,雌虫爬至枝干粗皮裂缝内或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产卵,少数卵产在土壤内。产卵时,雌虫分泌大量棉絮状蜡质物结成卵囊,卵产在囊内,每只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相似文献   

6.
1桃蛀螟杂实性害虫,在北方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被害僵果、树皮裂缝、玉米、高粱茎秆内越冬,也有少部分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1天后交尾,产卵前期为2~3天,第1代卵大部分产于早熟桃、杏果上,在果实上...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轮台县小蠹虫对杏树危害严重,2005年调查,受害面积近3000hm2,占结果杏树总面积的55%。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寄主树皮内蛀道里越冬,也有少数以成虫和卵越冬。第1代卵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幼虫在3月中旬至4月底;蛹期10天左右;第1代成虫历期55~70天,成虫产完  相似文献   

8.
大青叶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大青叶蝉,又名大绿浮尘子,为害多种果树及农作物。在果树上主要以成虫产卵为害枝条,是幼龄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三代,以卵在幼树枝干皮层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卵孵化,若虫在蔬菜、杂草等多种植物上群集为害,5-6月出现第...  相似文献   

9.
梨小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十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8,(7):57-57
绿尾大蚕峨又称水青蛾、长尾月蛾、绿翅天蚕蛾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在浙江丽水1年发生2代,以茧蛹在近土面的树枝或灌木枝干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0余天。第1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7月中旬化蛹,蛹期10~15天。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8月中旬始发,危害至9月中下旬,陆续结茧化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日落后开始活动,21~23时最活跃,飞翔力强。卵喜产在叶背或枝干上,有时雌蛾跌落树下.把卵产在土块或杂草上,常数粒或偶见数十粒产在一起,成堆或排开,每雌可产卵200~300粒。成虫寿命7-12天。  相似文献   

11.
1桃小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经过多年观察.桃小在长治地区1年发生l~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冬茧越冬。越冬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出土.6月中旬达出土高峰。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石块下做夏茧化蛹,蛹期11~15d(天)。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发生盛期在7月上旬;第1代成虫发生时间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桃小的发生与当年春季(5月份)降雨量有极大关系。如果当年春季降雨早、  相似文献   

12.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盲蝽在河北沧州枣区一年发生5代,以卵越冬,主要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1~2代危害枣树的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2代成虫转迁至棉花或杂草上危害,第5代成虫于9月初开始再迁回枣树上产卵越冬。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第1代若虫孵化期、第2代若虫孵化期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有效药荆为20%氰戊菊酯1500倍加20%吡虫啉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规律 在我地区1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树上裂缝、剪锯口、杂草、落叶及土石缝隙中越冬。梨树花芽膨大时,越冬成虫大量出蛰。越冬成虫对温度敏感,当气温平均达1℃以上时,特别是晴朗天的中午,成虫便出来活动。成虫主要在新梢、叶柄、叶片中脉及叶缘锯齿上产卵,叶背极少。成虫生殖力强,平均每雌虫产卵295粒左右,当气温低时,则潜回越冬场所,产卵过程可延至开花期。梨树开花时卵大量孵化,第1代若虫主要潜入芽鳞片内或群集于花簇基部和未展开的嫩叶内危害。  相似文献   

14.
根据性诱剂连续7年诱测结果,桃潜叶蛾成虫在山东省烟台地区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除越冬代盛期不明显外,第1代至第3代有明显的盛发期,且发生历期渐次拉长,出现世代重叠;多数年份以第3代蛾量最多,第3代成虫至9月下旬终止;10月下旬性诱剂仍能诱到少量成虫,视为越冬代。建议生产上以第1代成虫或第2代卵孵化盛期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5.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冬型成虫大多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部分在杂草、落叶、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梨网蝽的防治答河南省西华县读者满金五(1)人工防治:成虫春季出蛰活动前,彻底清理果园内及附近的杂草、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9月间树干上束草,诱集越冬成虫,清理果园时一起处理。(2)化学防治:重点放在越冬成虫出蛰后和第1代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朱广凯 《果农之友》2008,(11):54-54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大部分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小部分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冬季对梨木虱越冬场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为来年梨树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1发生规律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树,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蛀食的虫道内越冬。成虫在6~7月出现,尤以雨后出现最多.往往在晴天中午多停息在树枝上.成虫寿命约10d.产卵在桃树的主干和主枝的枝权处,卵期约10d。初孵化的幼虫在树皮下蛀食为害,幼虫长到30mm左右.以蛀食树干木质部为主.由上向下蛀食成弯曲的虫道。同时向外咬一个排粪孔.导出木屑和虫粪.排粪孔多形成流胶。幼虫老熟后,有分泌物粘连木屑在虫道内做茧,并在茧中化蛹。成虫羽化后.在树枝上停留一段时间,再外出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19.
<正>苹果潜叶蛾以蛹在被害落叶中越冬,翌年春苹果发芽时出现越冬代成虫,成虫喜欢在早晨或傍晚围绕树干附近飞舞、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幼嫩叶的背面,单粒散产。幼虫孵化时,在卵与叶片交接处咬破卵壳,  相似文献   

20.
刘志群 《落叶果树》2004,36(1):58-58
梨木虱是我市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面积广、危害重、损失大。该虫在我市1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果园地面落叶下、杂草间和树干皮缝内越冬。成虫2月中旬开始出蛰,盛期在2月底3月初(鸭梨花芽鳞片露白)。产卵初期在3月上中旬,盛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中旬是卵孵化期,第一代若虫在4月中上旬至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