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明确冀东地区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3年度以当地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设每公顷375万、525万、675万和825万株4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小麦茎秆质量、抗倒伏指数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密度增大使小麦基部第1节间增长,增加了基部节间长在茎长中所占的比例、株高和重心高度,导致茎秆变细,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降低.当密度达到每公顷675万株时,小麦出现倒伏,密度再增加,倒伏时间提前,倒伏程度增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前期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大密度导致植株分蘖衰亡较多,降低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至成熟时以每公顷525万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量最多.虽然每公顷675万株的有效穗数最多,但由于倒伏严重,其千粒重最轻,每公顷825万株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少,因此这两个高密度处理的产量均较低.综合来看,在冀东地区,适期播种条件下,小麦京冬8号以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75万~525万株为宜,此密度下茎秆质量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裂区设计,以5个春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各生态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密度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在9.11万株/hm2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各生态区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其中威宁点最大,兴仁点最小。春玉米干物质总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子粒分配比例及对子粒贡献率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平均密度在8.86万株/hm2时产量最大,为11 844.22 kg/hm2;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有效穗数平均增加0.7万株,穗粒数降低20粒,千粒重降低14 g。各生态区产量表现为威宁>毕节>铜仁>安顺>兴仁。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匀播冬小麦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不同穗型品种新冬22(A_1)和新冬50(A_2)为材料,匀播(株行距相等)条件下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分别记为M_1、M_2、M_3、M_4、M_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匀播小麦干物质积累、运转、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匀播条件下,冬小麦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新冬22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M_2处理最高,新冬50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M_4处理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有效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匀播条件下,多穗型品种新冬2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156万株·hm~(-2),大穗型品种新冬5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278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0~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黑饲1号在6万株/hm2时产量较高;龙辐208在7万株/hm2种植条件下,其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较高,尤其干物质产量最高;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中原单32可作为粒用玉米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高蛋白大豆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我国高蛋白大豆进一步推广利用,本文选用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品种冀豆21、冀豆12、荷豆12和齐黄34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高蛋白大豆品种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品质和产量等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株高、主茎节数等植株生长性状均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单荚粒数及荚长等性状随密度增大逐渐减小。单株干物质重随密度增大而减少,但群体干物质重随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22.5万株·hm~(-2)~25.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而脂肪含量总量则随密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品种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趋势,冀豆21和冀豆12高产的最佳密度是22.5万~25.5万株·hm~(-2),荷豆12和齐黄34高产的最佳密度是19.5万~22.5万株·hm~(-2)。这说明,适宜密度有利于高蛋白大豆植株生长及株型构建,进而促进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籽粒产量的增加,该研究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的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豫东地区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当地优势品种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豫东地区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小区子棉产量以每公顷3.75万株最高,小区皮棉产量以每公顷4.50万株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产量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把影响产量各因素分为两种主成分,二者可以解释棉花产量因素的88.89%。从主成分综合模型中各性状对棉花子棉产量总的得分来看,每公顷4.50万株的种植密度最优。  相似文献   

7.
以分枝型和主茎型各两个品种为材料,3种密度处理,2因子裂区设计试验,分析种植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栽培水平下,分枝型中熟、中晚熟品种以每穴单株、每公顷16.0—17.0万株,主茎型中熟品种以每穴双株、每公顷20.0—22.0万株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4.5万株/hm~2密度处理。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当施氮量为300~50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不再提加,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大幅降低。结果表明,郑单958和中单909种植适宜模式为施氮量300~500 kg/hm~2、种植密度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油菜毯状苗移栽的适宜密度,采用田间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研究了毯状苗不同移栽密度对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及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产量与密度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移栽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一穴一株处理(CK)产量最高,为3806.81 kg/hm^2,一穴两株处理(M4)产量略低于CK,二者差异不显著,但M4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密度增加,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减少,而群体角果数增多。单株产量与成熟期和蕾臺-初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密度增加,油菜籽粒含油量小幅度增大,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降低。以最高产量下降1%以内为标准得出适宜的移栽密度范围为22.75万~28.39万株/hm^2,而且生产上油菜毯状苗移栽时可灵活采用一穴两株或一穴一株,简化、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扩行缩株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7.5万株/hm~2密度下,以等行距(行距60 cm)种植为对照,研究扩行缩株(行距100 cm)种植下春玉米产量、物质积累及转运。结果表明,扩行缩株种植下两年2个品种春玉米产量及穗粒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农华101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伟科70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扩行缩株种植下两年2个品种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茎鞘转运量高于对照,叶片转运量低于对照。成熟期茎鞘和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低于对照,子粒分配比例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4密度篇在当前的棉花生产中,留苗密度过大是很多棉农的一种通病,由此造成的(难打药、难座桃、病虫多、黑桃多)对棉花高产高效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例一:在唐山丰南区东田庄,过去种植老品种一般每公顷密度都在6.0万~7.5万株。2006年种植的40多公顷的“国审9418”懒汉棉,同一品种,其中一位棉农每公顷密度9万株以上,每公顷子棉3750kg;其另一位棉农种了3块地,每公顷密度都是6万株左右,地力差的每公顷产量3750kg左右,高产地块的产量达到5250kg。需要说明的是,高密度下能取得不错的产量,归功于两点:一是9418这个品种的成铃性极高、耐密性强;二是…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晚熟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研究9个玉米中晚熟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吉品67和宏育29产量最高,分别为12 345.0 kg/hm^2、12 144.0kg/hm^2;每公顷玉米种植密度在6.0万株-6.21万株,以种植吉品67和宏育29为主;每公顷玉米种植密度在5.25万株-5.3万株,以种植平全13为主。为湿润冷凉区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身强 《中国棉花》2001,28(5):21-23
春夏棉间作复合群体高产高效栽培是创公顷(皮棉225kg)高产的途径之一,属于"资源利用型"和"主物技术型"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技术类型,科技含量高.而合理配置两品种的密度是春夏棉间作复合群体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发挥其整体效应,实现创高产目标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关键.1998年研究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棉所27密度以每公顷8.0万株.中熟品种苏棉8号密度以每公顷4.5万株为宜,两品种合计群体密度12.5万株.皮棉产量合计1710kg,在不同的密度配置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4.
栽培花椰菜时,人们通常将栽培密度定为:早熟品种每公顷52500 ̄60000株;中早熟品种每公顷45000 ̄52500株,本试验选用早熟种,中早熟种花椰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并以此密度作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以早熟种栽培密度为每公顷33000株,中早熟种栽培密度为每公顷30000株的T1处理和对照相比,T1处理个体产量及总产量最高,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以国欣棉6号为材料,采用“3414”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密度、氮肥、化控3项关键栽培技术对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国欣棉6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国欣棉6号在沿海地区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每公顷4.5万株、每公顷施纯氮300 kg、分4个时期喷施缩节胺(DPC) 150 g的条件下,国欣棉6号子棉产量每公顷最高达4282 kg.同时由拟合的效应方程(r=0.953)可得,在江苏地区,国欣棉6号在密度每公顷95280株、每公顷施纯N 199kg、DPC用量为343.5 g时,其子棉理论产量最大,每公顷可达5017.1 kg.  相似文献   

16.
张迪  王冀川  陈慧  黄振江  孙婷 《玉米科学》2018,26(5):58-64,70
在小区试验条件下,以新玉9号和中糯301为材料,设6个种植密度(13.5万、11.25万、9万、6.75万、4.5万和2.25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密度对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建立积温变量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南疆夏玉米前期干物质积累速度快、积累量较高而后期积累速度慢、积累量较少。种植密度越大,干物质积累的最大增长速率越大,但其高值维持的时间越短,不利于子粒灌浆。中糯301较新玉9号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分别在9万株/hm~2和11.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建立了基于归一化的苗后积温为变量的相对DMA预测的Richards方程:y=1.052 1/(1+e~(1.075 7-6.222 5x))~(1/0.089 0),R~2=0.991 4,模拟准确度为0.967 6~1.022 7,精确度在0.965 0**~0.993 8**,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密度对高产春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鼓粒后;提高鼓粒期群体的光合势,增加鼓粒期间的物质生产是实现大豆高产的关键.以4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5547.81kg/hm2),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4663.1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生产和子粒灌浆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中单909(ZD909)、吉单209(JD209)和内单4号(ND4)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子粒产量、干物质积累和灌浆特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子粒产量均随种植密度提高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ZD909在各密度下的产量均高于JD209和ND4。ZD909在9.00万株/hm2下达到最高产量,JD209和ND4在6.75万株/hm2下达到最高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随密度的提高,ZD909的干物质递增幅度高于JD209和ND4,收获指数下降幅度小于后两个品种。子粒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时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ZD909灌浆持续期、活跃灌浆期均显著长于JD209和ND4。ZD909的生产力受种植密度的不利影响程度低于JD209和ND4,密植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密度对高蛋白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以冀豆2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6.5万、19.5万、22.5万、25.5万株·hm~(-2))下,高蛋白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等指标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长和密度水平增大,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单株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群体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鼓粒期达到峰值,鼓粒期以后开始下降,以密度22.5万株·hm~(-2)处理最大;单株及群体积累的干物质前期主要用于营养器官生长,后期主要分配给生殖器官;群体植株产量随密度水平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密度为22.5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高,为3 726.67 kg·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裂区设计,在稻鸭种养有机栽培模式下研究了移栽密度对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和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密度增加,2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均增加;沈稻47齐穗前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干物质总积累量和产量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结实率明显减少;沈稻505每穗颖花数明显减少,结实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先增后降;品种和密度在产量等多个性状上互作效应显著;穗粒兼顾型品种沈稻47取得高产的适宜移栽密度为30.0 cm×9.9 cm(33.0万丛/hm2),穗数型品种沈稻505为30.0 cm×16.7 cm(20.0万丛/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