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南部,辖17个县、市,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省以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为6.2万hm2。在生产上,马铃薯青枯病危害较重,到目前为止全州马铃薯青枯病发生面积近2万hm2。20世纪80年代初马铃薯青枯病只有零星发生,少数田块个别株出现萎蔫枯死,80年代末全州范围内17个县市的乡镇,调查48个品种均有发病,发病十分普遍,危害严重,平均病株率在2% ̄47.3%之间。90年代中后期马铃薯青枯病迅速传播、扩散、蔓延,田间一般损失20% ̄40%,严重的威胁着马铃薯生产。马铃薯青枯病主要是青枯雷氏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E.F.Smith)c…  相似文献   

2.
蓐稻老百姓叫“野生稻”,但实际并不是野生稻,有关专家认为,蓐稻是栽培稻的一种退化变种,形似水稻,对水稻危害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海林市传播蔓延,目前已传播蔓延到牡丹江、鸡西、虎林、密山、松花江等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一近几年,传播速度较快.传播面积较大,危害较重,如果放任不治将会传播蔓延到全省各地,对全省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不利,本文着重介绍了蓐稻的形态及生理特征,并叙述了其传播蔓延的途径及原因,具体阐述了防除蓐稻传播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甘南州青稞生产中野燕麦危害现状,分析了发生野燕麦严重危害的原因,提出了在短期内控制野燕麦危害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蓐稻(“野生稻”)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蓐稻老百姓叫“野生稻”,但实际并不是野生稻,有关专家认为,蓐稻是栽培稻的一种退化变种,形似水稻,对水稻危害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海林市传播蔓延,目前已传播蔓延到牡丹江、鸡西、虎林、密山、松花江等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近几年,传播速度较快,传播面积较大,危害较重,如果放任不治将会传播蔓延到全省各地,对全省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不利。本文着重介绍了蓐稻的形态及生理特征,并叙述了其传播蔓延的途径及原因,具体阐述了防除蓐稻传播蔓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甜菜化学除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军 《中国糖料》1998,(3):30-31
甜菜是焉耆垦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不断提高单产,进入90年代后,生产上大面积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甜菜单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覆盖地膜后,膜内温、湿度高,杂草孳生蔓延快,特别是野燕麦发生重的地块,常常撑破地膜,严重影响了地膜甜菜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盘锦市位于辽宁西南部,渤海之滨,是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是辽宁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水稻生产为主,栽培面积8.7万hm,占粮食作物的80%。水稻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30年前由于栽培面积小,产量低,水稻病虫发生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近20年来,随着集约化栽培的发展,水稻病虫害日益严重,粮食损失逐年递增。l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水稻纹枯病,1969年在大洼县平安农场首次发现,只有几株受害。1973年发病50hm’,1985年猛增到13万hm’,大约减产稻谷17O万kg。到了90年代后,连年发生面积均在2-4万hm’之…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危险性病害。据1982年普查,我国棉花黄萎病发病面积达146万hm2,年损失皮棉7.5~10万t。2002年统计我国黄萎病发病面积已达300万hm2,控制该病的危害已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科研重大课题。1危害现状90年代初一四七团连年调换棉种,种子未经检疫,黄萎病菌原体随种子带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六盘水市马铃薯癌肿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六盘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播种面积已达5万hm2,其产量位居第三位。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和扩展蔓延,给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98年起,对该病害进行了发生和防治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发生面积已下降到85hm2。1病害分布及危害马铃薯癌肿病主要发生在冷凉潮湿的山区,在国内已知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州省有发生。其中四川省分布在凉山、甘孜、雅安、乐山等市(州)的17个县;云南省分布在昭通市的5个县;贵州省分布在毕节市的赫章县、威宁县和六盘水市的钟山区大湾镇。…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迅速蔓延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扩展快,危害重,已开始严重影响新疆的棉花生产。1995年自治区统计发生面积扩展到4.7万公顷,绝产面积为2.7万公顷。1996年和田地区枯萎病大发生,重病和绝收棉田达3333.3公顷。兵团也一样,每年枯黄萎病都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扩展,不少重病区棉株死亡率达30%以上,导致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1 迅速蔓延的原因1.1 引种时忽视了检疫工作。从外地调运棉种时缺乏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没有严格检疫,也未在本地做试验,便大量引进种植,不仅造成一些品种适应性差,而且使病菌随种子传带进来…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大麦、啤麦和麦芽的生产与贸易情况。其中,大麦的种植面积由7330万hm^2降到6160万hm^2,单产亦有所下降,总产由17700万t降到13600万t。世界啤麦生产主要为北美的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欧盟国家。大麦的世界贸易量在80年代中期曾达到2200万t,90年代初期为1800万t,其后,又有所下降。需求量以中东地区、亚太地区及非洲为多。世界麦芽生产到1997年已达1950万t。其中,欧洲占51%,其次为北美21%,亚洲16%,麦芽贸易量从1990年的310万t到1997年已达410万t。最后对我国发展大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也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大豆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安徽等省都有发生。根据辽、吉、黑、豫、晋、皖六省初步统计,受害大豆面积已达2250万亩,每年损失大豆约4亿斤,其中以黑龙江省受害面积最大,约有1000万亩,受到程度不同的危害。黑龙江省西部的肇东、安达、大庆、泰来、林甸、富裕、依安等风砂碱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一节危害概况及其病原菌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近年来在我国蔓延很快,自70年代中期以来严重发生,是我国马铃薯二季作地区特别是南方二季作地区马铃薯的主要细菌病害,以四川、湖南发生最重。近年来,此病已逐步向我国北方发展,除北方二季作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区外,北方一季作区的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包  相似文献   

13.
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随着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重茬时间延长、品种更换和一些耕作制度的改变等 ,目前威胁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是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叶螨。1 .1 枯、黄萎病。危害面积迅速扩大 ,日益严重 ,已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棉花枯萎病从 60年代初在南疆个别棉田发现零星病株后 ,现已扩展到 9个地州31个县 (市 )的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 5个农业师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车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吨。1 996…  相似文献   

14.
野燕麦对春大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野燕麦(Avena fatua L.)是谷类作物中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的杂草(Elliott等,1979)。作物受野燕麦严重侵害,使产量大幅度降低(Selman,1970;wilson等,1974、1978)。但损失的幅度可能悬殊很大,即使野燕麦密度相差五倍,而损失可能类同(Hoepfner,1969)。  相似文献   

15.
喀什植棉面积20万公顷,自1987年棉蚜大暴发至今,每年均有面积不等的发生与为害。轻发生年份,为害面积约为13万公顷,大发生年份,发生为害面积与植棉面积相等,成为该棉区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的第一害虫,给棉花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1棉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西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年栽培面积133万hm^2左右,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随着西瓜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西瓜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逐渐形成。产区的相对集中、土地轮换周期的缩短、重茬种植等因素导致西瓜枯萎病发生日趋严重,枯萎病已成为影响我国西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抗病育种是当今我国西瓜育种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西瓜新品种选育的一个永恒目标。  相似文献   

17.
甜菜象虫为东北、内蒙古.新疆及山东等甜菜产区苗期主要害虫,危害甜菜严重,据1979~1980年在黑龙江省调查,危害甜菜象虫有8种之多,其中以甜菜长柄象、蒙古土象和甜菜象为优势种,每年发生面积有46万亩,毁、补种面积为14万亩以上,使甜菜减产11~25%,为了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80~1982年在黑龙江省安达、肇东及阿城等县用甲基硫环磷、呋喃丹等十余种制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和生产示范,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与湖北、安徽、湖南三省毗邻,植棉历史悠久。常年棉花种植面积为全省的三分之一,皮棉总产占全省的一半,故有赣北棉乡之称。六十年代初期,由于科研单位引种不慎带入了棉花枯萎病。以后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大量引种换种,植物检疫又被十年动乱所破坏,招致病害逐渐蔓延,危害日益严重。笔者,试将二十年来赣北棉枯萎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等方面的资料归纳报导,以加速控制该病的蔓延,减轻其危害,保障棉花生产安全,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一、发生分布  相似文献   

19.
我省农作物化学除草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应用已相当广泛,化学除草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亩,其中早地面积300多万亩,对减轻人工除草劳动强度、防治草害、降低成本、增产增收起到良好的作用。茶园化学除草在幼龄未封行茶园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能否在苗圃茶苗生长期应用?据调查,我省农田杂草种类达48科203种,其中早地达29科129种,危害大的有21科56种。针对我省温暖高湿等气候特点,杂草生长蔓延很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 2 0世纪 90年代世界大麦、啤麦和麦芽的生产与贸易情况。其中 ,大麦的种植面积由 7330万hm2 降到 6 16 0万hm2 ,单产亦有所下降 ,总产由 1770 0万t降到 136 0 0万t。世界啤麦生产主要为北美的加拿大、澳洲的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欧盟国家。大麦的世界贸易量在 80年代中期曾达到 2 2 0 0万t,90年代初期为 180 0万t,其后 ,又有所下降。需求量以中东地区、亚太地区及非洲为多。世界麦芽生产到 1997年已达 1950万t。其中 ,欧洲占 51% ,其次为北美 2 1% ,亚洲16 %。麦芽贸易量从 1990年的 310万t到 1997年已达 4 10万t。最后对我国发展大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