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有效地改变了鹿只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优秀种公鹿的配种效能。一头优秀的种公鹿在一个繁殖季节,本交配种只能配20左右头母鹿,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配300~500头母鹿,且降低了留种率,提高了选择强度,从而成为改良低产鹿群和加快育种工作进程的有力技术手段。现将马鹿人工授精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马鹿繁殖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不仅有效地改变了鹿只的交配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优秀种公鹿的配种效能。一头优秀的种公鹿在一个繁殖季节.本交配种只能配20左右头母鹿.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配300~500头母鹿.且降低了留种率.提高了选择差.从而成为改良低产鹿群和加快育种工作进程的有力技术手段。总结十几年马鹿人工授精的实际经验.我们认为马鹿人工授精的成功与否要取决于”三大要素”.即健康的能正常排卵的母鹿群、符合质量标准的冷冻精液和过硬的人工输精技术。l组织健康、有繁殖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马鹿、梅花鹿的配种多为自然交配。但公母混群,公鹿性情暴躁,干扰母鹿采食,公鹿体力消耗大,易消瘦,影响精液品质,受胎率低。最佳的配种方法是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情况下,一头种公鹿一般能配15~20头,最多不超过40头母鹿。而人工授精,尤其是假台鹿采精的,一次最高可生产冻精200多支,一个配种期可制作冷冻精  相似文献   

4.
目前马鹿、梅花鹿的配种属自然交配,公母混群,公鹿性情暴躁,干扰母鹿采食,公鹿体力消耗大,易消瘦,精液品质不好,受胎率低,最佳的配种方法是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5.
马鹿人工授精技术,可充分发挥高产公鹿的种用特征,大幅度提高鹿群质量、鹿茸产量和养鹿业的经济效益。根据马鹿人工授精的实践经验,就母鹿冻配如何提高受胎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马鹿胚胎移植是一项新的人工繁殖技术,也称为借腹怀胎。这种方法是将新形成而未着床的早期胚胎从一头母鹿体内取出植入另一头母鹿的生殖道内,使其正常发育直至分娩。供给胚胎的母鹿称供体母鹿;接受和孕育胚胎的母鹿称为受体母鹿。经胚胎移植出生的后代的基因是从供体母鹿和与供体母鹿交配的公鹿那里获得的。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对提高优质种母鹿繁殖力具有重要作用。1供体母鹿的超数排卵选择个体较大、后代生产力较高、膘情在八成以上,年龄为4~7周岁的健康母鹿做为供体母鹿。根据马鹿季节性繁殖的特点,试验均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在繁殖季节的任…  相似文献   

7.
鹿茸产量高低受遗传即来自父母基因影响因素占40%左右。提高鹿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鹿茸产量质量,必须利用高产优质种公鹿基因资源,对低产鹿群进行杂交改良。鹿杂交改良采用自然交配时,公母鹿混在一起饲养,公鹿发情期性情暴躁,易伤人伤鹿,而母鹿休息不好,影响受胎率和繁殖性能,同时本交易发生近亲繁殖,高遗传力种公鹿利用率及年限低,繁殖生产成本高,笔者引进超级种公鹿冷冻精液,采用同期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技术,实验性杂交改良低产鹿群,提高鹿的反之效率,取得了很大技术成效。  相似文献   

8.
天山马鹿诱导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马鹿人工授精推广存在的母鹿诱导同期发情及鉴定与马鹿采精和精液保存技术难关,采用CIDR+PMSG+PG方法对140只天山马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5头公鹿采精和保存,直肠把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鲜精保存72 h活率达到0.6以上,同期发情率达85%,情期受胎率达50%。  相似文献   

9.
延长茸鹿种用和生产利用年限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的种用年限与生产利用年限不同,种用年限要明显短于生产利用年限。梅花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0~12年,马鹿的生产利用年限为12~15年。梅花鹿和马鹿种公鹿的种用年限都明显短于种母鹿,而梅花鹿种公、母鹿的种用年限又短于马鹿,其中人工授精种公鹿的种用年限已反映出短于本交种公鹿。  相似文献   

10.
东北马鹿杂交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产的天山马鹿种公鹿冷冻精液给东北马鹿母鹿人工输精,对其后代(F_1)进行生长发育、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等项研究。结果从1989至1992年共生产F_1代鹿383头,其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F_1代头锯鹿茸单产2545克,比东北马鹿1650克提高了54.2%,二锯单产为3835克,比东北马鹿的2412克提高59%,其杂种优势率为27.8%,F_1代公母都能正常繁殖,母鹿繁殖成活率达80%,高于双亲。  相似文献   

11.
鹿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选择优质高产公鹿精液,改良低产鹿群,提高母鹿的繁殖能力,改良品种和加快育种进程,培育出优良品种为目的的一种育种技术。鹿的育种工作是养鹿科学技术的核心,而鹿的人工授精则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寒区马鹿发情鉴定与最佳输精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寒区马鹿人工授精有标准可循,并提高其受胎率,对2007年大兴安岭地区马鹿人工输精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中,寒区马鹿发情鉴定采取"公鹿试情为主,人为观察为辅"综合判定的方式比较准确。人工输精最佳时机是发情末期母鹿拒绝试情公鹿爬跨前的1h到拒绝爬跨后的3h。这一个时段母鹿外观特征主要变化是由兴奋转为安静,从接受公鹿爬跨转为拒爬,外阴肿胀基本消退、颜色呈淡红或暗紫色。  相似文献   

13.
经近几年在我场的应用,马鹿人工授精优点概括如下:①提高了优良品种的利用效率。一头种公鹿的配种头数可提高许多倍,以往一头种公鹿,一般一个配种期只能配15~25头母鹿。②加快鹿群的改良效果。③可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生殖系统传染病。④冻精运输方便,可使母鹿配种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有效地解决了优良种公鹿缺乏的问题。⑤操作简便安全,使用于不同年龄、体重的母鹿,减少了公母个体大小差异造成的母鹿配种困难。⑥精液的质量有保证,配种适时,输精部位深,受胎率高。⑦经济方便,可随时取用,减少了配种公鹿体能消耗,保证及早恢复体况,为第2年产茸做准备。⑧冻精保存使用年限远远大于种公鹿使用年龄,可长期保存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14.
天山马鹿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马鹿繁殖上,长期以来一直延用单公群母的原始配种方法,致使生产性能好、遗传力高的优良种公鹿的配种功能逐渐降低,采用现代化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迅速解决这些问题。要推广和应用马鹿的人工授精技术,必须结合应用同期发情技术。此次试验用孕激素类药物CIDR、PIRD、海绵栓配合PMSG、LH和HCG来诱导母鹿同期发情,方法简单,马鹿发情时间集中,并可以进行定时输精。现将适用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牛用颗粒冻精输精器、CIDR、PIRD(螺旋栓)、海绵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  相似文献   

15.
鹿茸产量是衡量马鹿饲养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1购买优良品种应选择饲养优良品种,如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以及通过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杂交培育出的东新马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饲养特级、甚至超特级种公鹿的后代,则增产效果会更显著。2养好繁殖母鹿应保证母鹿各生产时期的营养需要,使母鹿生产出健康、初生重大的仔鹿,同时生产母鹿的泌乳量增多,会保证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长发育。哺乳后期,即每年8月20日对仔鹿采取一次性断乳措施,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对繁殖母鹿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16.
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999-2001年调查了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基本情况.甘肃马鹿的鲜茸产量随鹿龄增长分为,产茸量快速增加阶段(1~6岁)、产茸量缓慢增加阶段(6~11岁)和产茸量下降阶段(11岁以后).总体上呈凸抛物线变化,11岁达到产茸高峰,鲜茸产量与体重,饲养群数量与鹿茸总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甘肃马鹿体型在我国8个马鹿亚种中属中等偏下,幼鹿的体长指数和头长指数低于成年鹿,肢长指数和管围指数高于成年鹿,幼公鹿的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高于成年公鹿,但幼母鹿则低于成年母鹿,成年鹿体尺指数的性别差异大于幼鹿.1999和2000年适龄母鹿的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平均分别为61.5%和55.6%,母鹿繁殖率在3~5岁间逐渐增加,5岁马鹿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6~9岁之间下降幅度较小,意外伤害和疾病是影响繁殖成活率的两大因素.甘肃马鹿饲养群结构基本呈正金字塔型,不合理出售是甘肃马鹿饲养群性比和年龄结构失调的主要因素.甘肃马鹿的性比结构与鹿茸价格有正相关联系,性比的变化周期在8年左右,可以用作鹿茸市场预测.公鹿在6岁以前体重随年龄呈指数增加,1岁公鹿的体重可达60 kg左右,屠宰后产出/投入为4.26,具有发展成为肉用型家畜的潜力.肃南鹿场高山草原-甘肃马鹿生产系统通过完善生产层次,经济效益提高3.3倍,效益波动降低2.7倍.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甘肃马鹿发展预测,提出6项研究与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茸鹿改良后代,诸多养鹿者积极采取了人工授精技术措施。但是,由于鹿人工授精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缺乏规范化,加之鹿繁殖生理上具有一些特殊性,使得目前鹿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并不理想。新西兰是鹿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先进的国家,其人工授精技术具有一套完善的操作程序。我国和新西兰虽然在季节上相反,但其技术程序可以借鉴。现将新西兰目前实施的较新的马鹿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程序作以介绍,希望对国内养鹿者能有所启发和收获。1母鹿输精前的饲养管理进行人工授精的母鹿应是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在配种期母鹿不能过瘦或过胖…  相似文献   

18.
桦川县种畜场梅花鹿养殖基地有鹿600多只,生产性能较差,主要原因是鹿群采用自然交配繁殖,优良的种公鹿利用率低,严重影响鹿场经济效益。开膣器法结合同期发情技术进行梅花鹿人工授精方法早有介绍,为探索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以改变鹿场现状,笔者于2005年、2006年两次对鹿场193只母鹿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9.
我场于1985年底由新疆引进天山马鹿15只,其中公鹿12只,母鹿3只,经过几年的饲养,天山马鹿逐渐适应了宁安农场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通过四年的繁殖,鹿群逐年扩大,到1989年底存栏数23只,其中公鹿18只,母鹿5只,据我们的观察,不论是产茸量还是繁殖性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天山马鹿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培育特别优秀、经济价值高的种用公鹿,选择4头天山马鹿作供体,经过CIDR+FSH+PG诱导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采集胚胎,获得13枚可用胚胎,将其移植给经CIDR+PMSG+PG诱导同期发情的13头天山马鹿,结果7头受体马鹿受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