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以来,本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泰安的新泰市引进山药种植。山药是高产作物,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农业的发展和种植业改革的需要,山药生产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本县种植面积已达2000hm^2。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和可栽培面积的限制。山药重茬面积大,种植年限长,加之引种、施肥、农事操作不慎等原因,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危害逐年加重。2005年本县山药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近600hm^2,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0%,直接经济损失近60万元,经过4年的深入研究,笔者初步摸清了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山药在沛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挖沟栽培方法,对土壤要求严格(沙质土壤),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山药产量低,质量差,病害重,连作年限短,只限于局部地区和有强壮劳力的农户零星种植,不适宜大面积发展和机械化栽培。另外,种植过山药的田块,大雨后易辙沟,影响后季作物的生长。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药打洞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已大面积推广。 山药一般是利用块茎上的顶芽(山药嘴子,下同)或不定芽进行无性繁殖。在发芽过程中,由芽顶向上抽生芽条,由芽基部向下发生块茎。与此同时,于芽基内部从各个分散着的维管束外…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山药栽培方法,对土壤要求严格,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产量低,栽培面积发展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山药打洞栽培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材料与方法一、洞粗、洞深的调查连续2年以大田生长的山药为对象,对好、中、差不同田块山药长、粗度进行  相似文献   

4.
栽培方式对平凉山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凉山药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山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平作栽培,套管和打洞栽培产量、成品产量、块茎全长和块茎单质量显著增加.块茎全长与龙头、横径与块茎单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块茎单质量与产量,成品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打洞栽培是适于平凉山药的一种简单易行、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并且山药品质明显下降,降低了山药的商品价值;严重制约着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花卉杂志     
山药又名大薯、佛掌薯,薯蓣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肥大的肉质块茎为主要食用器官。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泛冲积物发育形成的砂壤土、壤土土层深厚疏松、养分丰富,加之独特的温光资源非常适宜山药的生长发育,沛县种植山药历史久、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畅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出口日本、韩国,成为当地主要的创汇特菜。然而,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重者达80%以上,商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县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掌握山药根结线虫病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近几年来,笔者做了大量的田间调查和试验、示范,现将其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并且商品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县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药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其肉质柔滑,风味鲜美,营养丰富,菜药兼用,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山药为高产高效作物,但菜农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人工盘、翻、挖方式,费工多,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而不稳(每667m2产量仅1500kg左右)。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现已摸索出山药机械打洞栽培的一整套高产高效优化配套栽培技术,每667m2产量持续多年突破了3500kg净产值逾4000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现将该技术简述如下: 一、优化选留种段 山药为无性繁殖,生产上通常用老山药…  相似文献   

9.
三河市采用打孔种植和搭"墙"型架的方法栽培菜山药,区别于常规的山药种植方法,既可使山药获得高产,又便于最后的收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药块茎根结线虫及其引起的腐烂病发生较为严重,对山药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建立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的山药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开展了以臭氧水为基础的不同土壤处理对山药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臭氧水为基础组配的土壤处理防控山药线虫技术,对山药根结线虫病的防效达到85%以上,对山药不产生药害,且对山药产量的恢复或增加效果明显,经臭氧水+生物酵素有机肥+噻唑膦处理的山药比对照组增产15.9%。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安阳市山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不仅丰富了我市的"菜篮子",而且农民也从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山药重茬种植,病害严重,特别是山药线虫病危害较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重茬2-3年以上,几乎绝收,农民不得不换地种植.在现有耕地较少的情况下,直接限制了山药种植户连续和规模种植.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 我们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联合攻关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紫山药传统栽培存在种植采收费工费时、块茎生长畸形、产量不高等问题,绵阳农科院从各地引进适合川西北种植的紫山药品种,并联合江油宝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究出长柱形紫山药栽培槽浅生栽培技术,克服了普通山药深沟栽培严重破坏土壤耕层的弊端,该技术不仅省工省力、节约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紫山药的商品性及产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山药栽培面积的扩大,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并且商品品质明显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县山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山药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者,地上部表现叶色淡、生长弱、植株繁茂性差。山药地下块茎感染根结线虫病后,在块茎的表皮上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近似馒头形的瘤状物,瘤状物相互愈合、重叠形成更大的瘤状物(俗称大疙瘩),在瘤状物上产生少量粗短的…  相似文献   

14.
山药是山东省定陶县一大特色产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比较重视山药生产,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山药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年生产销售总量达1万余吨,年创产值近亿元。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  相似文献   

15.
巴山丘陵浅山区是汉中山药的主产区,南郑县常年种植山药1.1万多亩,90%以上分布于海拔600~900m丘陵浅山区。自2009年起我们针对该地区土壤及气候特点,对品种选择、栽培密度、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一套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山药适宜pH值为5.5~7的透水、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因而,种植山药应选在地势高、排灌方  相似文献   

16.
嘉祥细毛长山药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何敬贵  田春华 《蔬菜》2011,(8):23-24
嘉祥细毛长山药是山东省细毛长山药中的优良品种,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清康熙、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集中在疃里镇董家村一带种植。近几年因品种老化,导致产量、品质不同程度降低,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再加上山药价格日益攀升,农民留种较少,种植面积一度萎缩。  相似文献   

17.
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发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病是山药(Dioscorea quinqueloba Thumb)的重要病害,山药受害后可减产24%~40%,重者可达60%~80%,甚至块茎完全不能食用。为此,笔者自1993年起对山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高俊杰 《中国蔬菜》2003,1(4):44-45
山药在我国广为种植,山东栽培面积达1.3万hm~2。为更好地促进出口山药的发展,提高出口山药的质量,现将近年来国外需求较大的日本牛腿山药的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紫山药是一种喜温类植物,主要在我国南方种植,因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引种试验表明,紫山药在北方地区,起垄栽培比凹沟栽培产量增加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嘉祥细毛长山药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祥细毛长山药种植是山东省嘉祥县发展经济的优势项目,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为山药生产的指标化提供依据,笔者于1996~2001年进行了肥料配比、栽子利用年限、栽植时期、栽培密度、轮作换茬等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