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洱茶发酵机制的探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红茶发酵中茶色素的形成主要是以儿茶素的二聚物和低聚合物为主体。红茶色素的成份主要的是茶红素和茶黄素。茶红素是主体组份,其含量占茶色素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一类酚性氧化聚合的的异质类群,从中已检出儿茶素二聚物、低聚合物和少量高聚合体。茶红素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儿茶素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氧化形成邻醌,邻醌再聚合成联苯酚醌,联苯酚醌经歧化作用产生了茶黄素和双黄烷醇,茶黄素与双黄烷醇再由过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形成茶红茶。但是,在缺氧的状态下,过氧化酶也可以将儿茶素直接氧化聚合成茶红素,只是必需要有水份。英国著…  相似文献   

2.
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生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制茶发酵中茶色素形成生化反应及其形成机理。指出茶色素是以儿茶素二聚物和儿茶素低聚合物为主体。前导物除儿茶素外还有原花色素、黄酮醇及其苷和酚酸类等。  相似文献   

3.
“超干”发酵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发酵环境条件下的红茶新发酵方法。本文以紫牡丹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采用超干发酵方法加工红茶过程中的7个关键节点取样,分别测定各茶样的水浸出物总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花青素含量、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等品质相关指标,进而对其酚氨比值、茶色素各组分含量占比、花青素含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品质相关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升降变化与感官审评结果基本吻合,“超干发酵”及配套加工技术是紫牡丹红茶最佳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4.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3):13-14
台湾先后引进了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并得到发展,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分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  相似文献   

5.
以优化福建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相似文献   

6.
以优化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相似文献   

7.
制茶发酵理论与制茶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世纪末,我国创制出红茶。红茶制造中叶片由绿变红,形成了独特的色、香、味品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物科学和化学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便开始了制红茶理论的研究。1890年古在(Kosai Y.)提出了制茶的“微生物发酵说”,认为茶叶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1893年班伯(Bamber M.K.)却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化学变化,称之为氧化过程,不称为发酵过程。后来曼恩(Mann N.)于1901~1904年证实微生物杀灭后,茶叶还能进行发酵,微生物在制茶发酵中不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红茶属发酵茶类,制茶发酵通常是指从揉切(揉捻)开始的发酵过程。制茶发酵生化机制的研究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1902年Bam-ber和Wright认为鲜叶制成红茶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的,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微生物的作用。其后曼斯卡亚(Maнckaя,1935),波库恰瓦(Бокуuавa,1947—48),Lamb  相似文献   

9.
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发酵和干燥等制茶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茶树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酶,是红茶制作中品质形成的关键酶类。多酚氧化酶可催化氧化儿茶素类物质形成茶黄素类(TFs)色素,而后者对红茶色、香、味等品质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茶叶》2020,(1)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秋季红茶的感官品质情况和生化成分含量,本研究选用青岛市各茶叶企业生产的21种秋季红茶为试验样品,通过茶叶品质品鉴和生化分析试验,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的秋季红茶大部分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都比较高,部分红茶品质特征鲜明,达到了或超过了国家优质标准,表明茶企基本上掌握了红茶的制茶技术。但个别红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酵不足、发酵过度、火工过高等,出现汤色、滋味、香气等方面的问题,感官品质较差,需要在制茶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12.
CTC茶香气较低的原因是具有正常香气的挥发性成分(如芳樟醇和氧化芳樟醇)含量较低。为了适合制袋泡茶的需要,采用较好的CTC茶生产技术,可能会改变对茶叶香气起作用的芳香化合物。用气相色谱法(GC)并结合质谱分析法(MS)来定量分析从传统红茶和CTC茶中蒸馏出来的香气浓缩物,发现传统红茶的香气成分含量比CTC茶的高。这些香气成分主要是在传统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形成,而CTC红茶具有较好的色泽,是因为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荒野坦洋菜茶原料制作的坦洋工夫红茶具有滋味醇厚、老枞韵味浓郁的特色.本文通过对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茶关键工艺参数系统研究及经验总结,探索荒野坦洋菜茶为原料加工高品质坦洋工夫红茶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红茶色素及其分光光度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茶色素是从红茶茶汤中萃取分离的一类色素物质,是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聚合缩合产物,主要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是影响红茶品质最为重要的因素。Roberts E.A.H.等(1957)将红茶茶汤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黄色的物质称为茶黄素,不溶于乙酸乙酯呈褐红色的物质称茶红素。随着生化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红茶色素化学有重大进展,尤其是茶黄素化学研究的成就使茶黄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在制茶中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红茶品质的关系等均已明晰。茶黄素是一类苯并(?)酚酮的衍生物,主要组分有茶黄素、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茶红素化  相似文献   

15.
三种类型普洱茶风味品质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和特点,将当今市场上普洱茶归为3种类型:湿热作用陈化型(S型,属非微生物后发酵型普洱茶)、渥堆微生物发酵型(W型,属真菌、酵母菌、细菌综合后发酵型普洱茶)、仓储微生物发酵型(CW型,属真菌主导发酵型)。对市场取得的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茶汤pH值、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比较了3种类型普洱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普洱茶的氨基酸、茶多酚、茶色素含量及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酸性强度为:S型〉W型〉CW型;游离氨基酸总量为:S型〉CW型〉W型,S型与CW型和W型差异显著;茶氨酸指标可用来检验识别是否有大量的微生物参与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过程;3种类型普洱荼荼多酚含量变化趋势为:S型〉CW型〉W型;发酵程度:W型〉CW型〉S型;3种类型普洱茶茶色素含量差异显著;3种类型的25种普洱茶中共检出并鉴定了147种挥发性成分,包含了人们所描述的如木香、蘑菇泥土香、薄荷樟脑香等各种代表性普洱茶香韵的化学组分;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香气组分具有显著差异。结果验证了“3种类型普洱茶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红茶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夏涛 《茶叶科学》1999,19(2):139-144
在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中, 加入铜酶抑制剂NaDDC可使茶黄素(TFs) 的总量下降,而其各组分的消长趋势则各异, 然而对茶红素(TRs) 的形成似乎并无明显的影响( 高浓度的NaDDC除外) , 表明TRs 的形成存在多条平行途径; 在发酵体系中加入不同比例蒸青叶( 酶已钝化) 的试验表明, 对TFs 和TRs 的形成量未产生影响, 说明酶浓度不是红茶发酵的限制因子; 降低发酵体系的pH (pH=4-0) , 虽然使多酚氧化酶(PPO) 和过氧化物酶(POD) 的稳定性明显下降, 且PPO活性降幅大于POD, 但由于减缓了TFs 的非酶性氧化消耗速率, 因而TFs 的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进红茶发酵技术,降低夏暑红茶的苦涩味,提高夏暑茶品质,增加茶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红茶的发酵过程中加入采摘后的苹果,利用苹果呼吸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和香气成分,使发酵叶的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促进红茶的发酵。加入苹果后,红茶发酵叶的温度比对照显著升高,内含物质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有利于红茶品质的茶红素、茶黄素由于发酵时间的延长和供氧量的不足而下降,但是对茶叶品质不利的茶褐素含量也发生下降。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苹果可以降低苦涩味,提升茶叶的感官品质,同时也使部分茶样带有苹果的果香,形成其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使用茶小珠前后茶汤中茶多酚的浓度,以评估茶小珠冲泡绿茶和红茶的适宜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茶汤中不同取样时间点的茶汤中茶多酚的浓度。[结果]使用茶小珠的绿茶和红茶,其茶汤中茶多酚的浸出率高于对照,且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增大。[结论]茶小珠有助于加速茶叶中茶多酚的浸出,适用于绿茶和红茶的冲泡。  相似文献   

19.
(七)无性系实生后代发酵性及适制性的变化茶树芽叶发酵变色反应的快慢,以及变色程度上的差异,是红茶早期鉴定的内容之一;小量制茶是直接鉴定茶类的适制品质,而发酵性同适制性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研究中,我们对无性系母本及其三年生实生后代进行了测定(表9),发酵结果,从变色的快慢  相似文献   

20.
萎凋是红茶制造中的重要工序,萎凋时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对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及后续工序的进行有显著影响。萎凋失水能使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发生方向性变化,如水介酶类(转化酶:β—糖苷酶、原果胶酶、叶绿素酶、肽酶等)催化活性趋于水介方向加强。五十年代末,库尔萨诺夫曾指出: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活性均有增高。1966年竹尾也发现制红茶萎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缩写PPO)活性比鲜叶明显提高,而且萎凋温度愈高,酶活性增长越高,自然萎凋的酶活性可高达鲜叶的2倍。茶叶萎凋失水,PPO活性增高的论点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