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色市香蕉采收技术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照 《广西农学报》2006,21(1):26-27,29
本文通过分析百色市香蕉采收现状及对人工采收方法、索道采收方法两种采收方法进行技术对比分析,提出一些采收技术的应用的建议: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采收方法;加强可移动式香蕉采收生产线的示范推广;积极创造条件,为实现索道采收打基础。  相似文献   

2.
简述三潭枇杷适时采收、采收工具准备、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分级及包装等技术,为歙县枇杷果农进行枇杷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取常规采收、除芽采收(T1)和留芽采收(T2)3种采收方式,测定K326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指标、经济指标,分析采收方式对K326上部烟烘烤过程中挂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芽采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单叶质量、挂灰程度均比常规采收降低,其中淀粉含量和挂灰程度分别降低60.6%和59.7%;除芽和留芽采收处理烟叶的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含量较常规采收降低,留芽采收较常规采收分别降低9.4%、8.3%和9.1%。与常规采收相比,留芽采收能提升4%的上部烟均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一次性带秆采收和分次分片采收对云烟87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对3种不同采收方式的烘烤成本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和一次性带秆采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的分片采收;一次性采收分片烘烤的经济性状和上等烟比例最优,烘烤成本最低,一次性带秆采收的烘烤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采收模式对互叶白千层出油率的影响,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木本香料核心示范区开展5组不同采收方式出油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出油率差异显著,11月份采收较好;采收不同树龄出油率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部位差异显著,老叶比嫩叶出油率高,叶片出油率比枝叶混合、枝干出油率高;采收后不同枝叶处理出油率差异显著,采收后枝叶处理较粗的出油率高.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2000,(4):29
一、草莓的科学采收技术 1、采收前的处理:草莓采收前用0.1-0.5%的氯化钙溶液喷施果实,或在采收后用氯化钙溶液浸果,可抑制草莓软化. 2、采收时间:草莓采收最好在晴天进行,草莓先开花的果实先成熟,整个采收时间历时20天左右,分次分批采收,一般每日或隔天采收一次.一般在草莓表面3/4颜色变红时采收为宜,过早采收,果实颜色和风味都不好.采收应该在露水干后进行,气温高时应避免在中午采收.  相似文献   

7.
为安康烟区烟叶的适熟采收及提高其烘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密集烤房"8点式"烘烤工艺方法,研究3次采收(5-5-8)、4次采收(4-4-4-6)和常规5次采收(3-3-3-3-6)对云烟97和云烟87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云烟97和云烟87均5次采收模式最高,分别为2 798.4kg/hm2和2 265.8kg/hm2,4次采收模式与5次采收模式间差异不显著;外观质量,云烟97以4次采收模式最优,云烟87以5次采收模式和4次采收模式最优;感官质量,云烟97上部叶4次采收模式和中部叶5次采收模式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71.4分和71.7分,其质量档次均中等;云烟87上部叶和中部叶均以5次采收模式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74.3分和75.5分;4次采收模式和5次采收模式上部叶的质量档次均为中等+,中部叶均为较好-。安康烟区烟叶云烟97和云烟87均以4次采收模式和5次采收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8.
金秋将至,各类果实即将成熟采收,果品的采收是栽培管理的最后环节,也是果品贮藏工作的最初一环。采收的好果率是采收质量的重要指标。采收的方法以及采收的技术要求不仅直接影响到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它直接关系到果品采收后的管理以及果品的商品性与果品的销售价格。因此,采收果  相似文献   

9.
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云烟97品种为材料,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采收方式下叶绿素、外观品质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别,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的上部烟叶各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上部1~6片烟叶的外观品质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烟叶成熟度、发育状况、叶片结构、身份、油份、色度、色均匀度等方面;在内在化学品质方面,一次性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钾含量、总氮、烟碱含量都要低于传统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而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都要高于传统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总体上看,一次性采收方式采收的烟叶成熟度较高、外观质量较好、化学品质更协调,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为采收后的野生长春花中长春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为采收在干扰长春花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影响到长春碱的合成与积累。采收后20d与采收前相比,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降低,长春花叶片和茎中的长春碱含量也有所降低。采收后20~40d,长春花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采收后40~60d,长春花各部位的生物量增加相对稳定。采收后40d时,长春花根、叶片和茎中长春碱含量均显著高于采收前;采收后60d时,长春花不同部位长春碱含量略低于采收前。人为采收后长春花单株长春碱总量也有所降低。长春碱的这种动态变化可能与其对外界干扰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减少采烤次数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烤烟次数对烤烟质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次采收烘烤,每次4~6片采收烘烤的产量最高;6次采收烘烤,每次4~5片集中采收烘烤产值最高;8~9次采收烘烤,每次2~3片多次采收使烘烤终期延后且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一、适时采收 柚子品种很多,大多数品种在10月底至11月底采收,但用于保鲜贮藏的果实宜在八九成熟时采收。过早、过晚采收都会影响果实贮藏品质与保鲜期。果实采收前的10~15天不可灌水和施肥,晴天露水干后采摘最好。采收时用“两剪法”,第一剪果柄长留2—3厘米,接着齐果肩处剪平。果实采收时避免碰伤、  相似文献   

13.
一、核桃的采收 核桃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总苞的皮色由深绿变为淡黄,部分总苞裂口,个别果实脱落,此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期不当,直接影响其出苗率、出仁率和出油率。采收后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因此,适时采收,妥善处理是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据调查,同一品种,9月初采收的其发芽率不到56%,而9月下旬采收的则高达90%以上。据北京农科院资料,以8月28日到9月19日间,每推迟10天采收,产量可增加10%,出仁率增长18%,含油率提高36.3%。同时,采收早的颜色深。呈深黄色。随采收期推迟逐渐变为黄白色,鲜艳美观。核仁风味也随采收期推迟而提高。采收早的风味淡,稍代甜味。而采收晚的香味变浓,而且酥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盘州烟区上部烟叶适宜的一次性采收时期。[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常规采收(M1)、延迟5 d采收(M2)和延迟10 d采收(M3)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工业可用性的影响。[结果]延迟5 d采收能使倒3、倒6叶片达到工艺成熟,倒1叶片达生理成熟,此期采收能极显著提升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降低下低等烟比例(降幅25.6%),使烟叶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佳;延迟采收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先增后减,还原糖、总糖含量以及糖碱比降低,钾、氯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降低,常规采收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最佳,最能彰显盘州清香型烟叶风格特色;延迟采收烟叶感官评吸得分先减后增,常规采收表现最佳,延迟10 d采收次之,延迟5 d采收得分最低。[结论]结合盘州烟叶风格特色,综合考虑烟农种烟效益和卷烟工业企业原料需求,盘州上部烟叶适宜的一次性采收时期为常规采收至延迟5 d采收。  相似文献   

15.
从采前管理、采收标准、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等方面,总结了葡萄采收技术,并就储前准备、储藏方法阐述了葡萄果实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采收蕹菜幼苗高20cm时可间拔采收。当主蔓或侧蔓长达30cm左右时,采收嫩梢。温度不高,生长较慢时,可隔10天左右采收1次,而旺盛生长期须每周采摘1次。在采收初期易发生"跑藤"现象,即蔓徒长纤细、节间长,主要是因肥水管理不当和不及时采收造成,而且常发生在主蔓上,故应在第一次采收时只留基部2~3个节,摘去主蔓。采收3~4次后,适当重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以红花大金元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时期采收对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颜色特征值、叶片组织含水率及烘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的亮度值、红度值、黄度值及饱和度差异较大,尤其是提前采收与推迟采收之间的差异较大,而正常采收与推迟采收之间的差异较小,但烟叶的色相角差异较小;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叶片的失水速率以正常采收和推迟7 d采收的较快,主脉的失水速率以推迟7 d采收最快;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总体上以推迟7 d采收的表现最好,但烟叶的经济效益以正常采收的最高。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可以适当推迟采收时间,以提高红花大金元的成熟度,进而提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果振动采收机发展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果产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果采收又是林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国外对林果振动采收的研究较早,相关采收装置早已进入应用阶段,国内的振动采收机发展较晚,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在采收机应用研究方面,国外研制了树干、树枝和树冠式振动采收机,并已形成种类广泛的林果采收机体系;国内针对干果类、鲜果类、浆果类林果研究开发了便携式、履带偏心式、液压式等多种林果振动采收机,但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未获得广泛应用.随着果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作业成为必然趋势,为了给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我国急需推广果园标准化种植及抚育模式,开发新型可靠的果实催熟技术,推行振动采收机模块化组合模式和集成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凤山县地锦草种子最佳采收时期,对不同生育时期采收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研究。结果表明:最早采收时生育期为50d,种子发芽率为0;生育期为60~75d时采收,发芽率并不最高;生育期为83d以后采收的种子发芽率较稳定,83d采收的平均发芽率为33.2%,最佳采收期在生育期83~105d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一、适时采收 柚子品种很多.大多数品种都在每年10月底至11月底采收.但用于保鲜储藏的果实宜在八九成熟时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果实储藏品质和保鲜期.果实采收前的10~15天不可对果树进行灌水和施肥.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摘最好。采收时用“两剪法”.第一剪果柄长留2-3厘米.接着齐果肩处剪平。果实采收时应避免碰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