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华 《蔬菜》2021,(4):38-41
为了满足人们一年四季对观光农业的独特需求,以及高温环境下提高温室内的蔬菜树形化栽培展示效果,对连栋大棚内蒲瓜进行了树式栽培研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造型架建设、环境调控、植株调整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栽培要点。充分利用蒲瓜茎分枝力强,以及喜温、耐热的特性,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取得了坐果率高、观赏期长、果实品质好的理想效果,表明蒲瓜是高温季节观光温室树式栽培的优选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2.
蒲瓜是温州市冬春大棚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新桥蔬菜科技园区通过多年的栽培,总结出一套蒲瓜早熟高效栽培的新技术,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上市,667m~2产量4000kg以上,667m~2产值超过万元,经济效益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临安市在板桥镇板桥村尝试开发3棚5膜1布覆盖促早爬地蒲瓜栽培,建立0.67hm2山地嫁接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示范点,综合应用嫁接蒲瓜爬地栽培、膜下节水滴灌、气肥、长效肥等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开创了杭州市冬春季瓠瓜早熟栽培的先例,也填补了浙西山区蒲瓜嫁接苗设施应用的空白,丰富了春节期间蔬菜瓜类产品供应。产品在春节期间进入成熟期采收上市,平均667m2产量4.53t,667m2  相似文献   

4.
瓠瓜,别名长瓜、扁蒲、蒲瓜、夜开花等,因其抗病性强,栽培容易,居民喜食,符合城镇居民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需求,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瓜类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蒲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红 《长江蔬菜》2010,(15):15-16
蒲瓜(长型)是华南地区渡淡的重要蔬菜,也是我国古老的蔬菜品种,7000年前就有栽培。在华南地区的年种植面积达6666.7hm^2以上,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面向出口及冬季北运菜市场,其中港澳地区的蒲瓜90%以上由华南地区如福建、广东等省供应。  相似文献   

6.
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瓠瓜原产于印度和热带非洲,又名蒲瓜、瓠子、扁蒲、葫芦,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瓠瓜在温州市栽培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目前在生产上栽培的瓠瓜品种单一,不能满足人民对蔬菜花色多样性的需求,而且许多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时间已很长.为筛选出适宜温州地区大棚栽培的瓠瓜新品种,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瓠瓜(Lagenaria vulgaris Ser.var.calvata Ser.)属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长瓜、蒲瓜、夜开花等,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栽培历史,是南方夏季主要的瓜类蔬菜.瓠瓜由于产量高,食味佳,兼有解暑之功效,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瓠瓜生产发展较快,已成为设施栽培和夏季高山栽培的主要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8.
沈年桥 《长江蔬菜》2023,(20):59-60
丝瓜和蒲瓜是温州市民比较喜欢的两种蔬菜,一般在2~5月春淡期间售价较高,种植效益较好。由于丝瓜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州地区越冬栽培前期其藤叶生长速度慢、生长量小。聪明的苍南菜农就在丝瓜封行前套种1茬蒲瓜,待3月气温回升,丝瓜进入旺长期后将蒲瓜拉秧腾出棚架空间供丝瓜生长,待露地丝瓜大量上市后,再将丝瓜拉秧种植水稻,形成了典型的大棚蒲瓜套种丝瓜—水稻粮经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棚瓠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瓠瓜亦称瓠子、葫芦、扁蒲、蒲瓜等,原产热带,是一种蔓性的喜温蔬菜。露地栽培自6月份可一直收至秋季,是夏秋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大棚栽培早春瓠瓜获得成功,可提前到蔬菜供应淡季4月中下旬上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玉环县菜农采用越冬蒲瓜套种丝瓜立体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采用设施栽培,充分利用大棚的立体空间,蒲瓜生长在地面、丝瓜攀沿在棚架上,通过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提早了丝瓜上市时间,不但提高了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和土地复种指数,而且增加了菜农收入,实现了增产增收。据调查,蒲瓜平均667m2产量3500kg,丝瓜667m2产量2500kg,两项合计667m2产量6000kg,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丽水市大棚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速,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形成了一批设施高效栽培模式,其中大棚八棱丝瓜—蒲瓜栽培模式,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667 m~2纯收入在20 000元以上,成为当地设施蔬菜产业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瓠瓜(L.siceraria var.hispida)又名蒲瓜、夜开花等,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植物,也是夏季常见的蔬菜之一.瓠瓜在福建省广泛栽培,已成为春、秋和冬季反季节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主要栽培早熟品种福州芋瓠.目前一些种子繁育部门到北方地区进行繁种,不仅成本高,而且由于地域气候差异,造成种子质量下降,给经营者和生产者带来损失.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介绍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的瓠瓜良种繁育技术,以期为在瓠瓜良种繁育过程中降低成本、保持种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夏菜大多为喜温蔬菜 ,易受低温危害 ,特别是大棚反季节早熟栽培的夏菜 ,低温危害发生更为频繁。1 夏菜对温度的要求早熟栽培夏菜的主要品种有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 ,均为喜温性蔬菜。生长适温为 2 0~ 30℃ ,15℃以下生长缓慢 ,10℃生长停止 ,代谢失调 ,易得病 ,5℃以下易受冷害 ,地温低于 10℃ ,根系生长不良 ,易发沤根。 4种夏菜中 ,黄瓜对温度要求最高 ,也最易受冻 ,其它依次为蒲瓜、茄子、番茄。温室黄瓜15℃以下就可能受害 ,黄瓜地温低于 12℃就易发沤根。2 低温危害的类型2 .1 冷害 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期内 ,温度降低到作物当…  相似文献   

14.
瓠瓜(Lagenaria vulgaris Set.vat.calvata Ser)属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长瓜、蒲瓜、夜开花等,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栽培历史,是南方夏季主要的瓜类蔬菜。瓠瓜由于产量高,食味佳,兼有解暑之功效,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瓠瓜生产发展较快,已成为设施栽培和夏季高山栽培的主要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5.
瓠瓜(图1),又名瓠子、蒲瓜等,产量高、食味佳,兼有解暑之功效,是益阳市早春上市较早的瓜类蔬菜之一,通过采用设施早春和秋延栽培,供应期可从4月中下旬一直到11月.益阳市常年种植面积在10.5 hm2以上,主要的栽培方式有以下几种:春提早栽培,一般12月至翌年2月上旬均可播种育苗,4月初即可上市;春露地栽培,3月下旬阳畦...  相似文献   

16.
瓠瓜,别名长瓜、扁蒲、蒲瓜、夜开花等,因其抗病性强,栽培容易,居民喜食,符合城镇居民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需求,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瓜类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省瓠瓜大棚设施栽培快速发展,年设施栽培面积近6666.7hm^2,其中嘉善县、嵊州市瓠瓜设施年种植面积均在333.3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瓠瓜是葫芦科葫芦属1a生蔓性草本植物,又名瓠子、蒲瓜.在我国已有7 000多年栽培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葫芦科蔬菜栽培品种之一,类型和品种十分丰富,作为夏季主要瓜类蔬菜,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其中长瓠瓜(Logenaria siceraria var.Clavata)果实长圆,筒状,长达50 cm,直径5~6 cm,长棒型,上下基本一致,果型美观,果皮嫩绿,果肉细白,柔软多汁,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产量高,食味佳,兼有解暑之功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林夏市设施栽培和夏季栽培的主要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8.
瓠瓜(Lsiceraria var.hispida)又名蒲瓜、夜开花等,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一种植物,也是夏季常见的蔬菜之一。瓠瓜在福建省广泛栽培,已成为春、秋和冬季反季节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主要栽培早熟品种福州芋瓠。目前一些种子繁育部门到北方地区进行繁种,不仅成本高,而且由于地域气候差异,造成种子质量下降,给经营者和生产者带来损失。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介绍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的瓠瓜良种繁育技术,以期为在瓠瓜良种繁育过程中降低成本、保持种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长蒲瓜又名瓠瓜、蒲子等,属葫芦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栽培历史,是主要蔬菜栽培品种之一。该品种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新育成的瓠瓜新品种,生长势强,耐弱光照、耐低温能力强,叶色深绿,叶片厚,分枝性强,主蔓、侧蔓均可结瓜。瓜条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春季栽培瓜长约50厘米,  相似文献   

20.
介绍青秀蒲瓜的特征特性,并以广州地区栽培为例,总结了露地早春及秋季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