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追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相比,喷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常规化肥施肥量的25%、50%和100%)均可促进香草兰茎蔓生长,增加花序数、花朵数及果荚产量,但增幅不同;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50%和100%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数量高于化肥对照。因此,生产上建议追施常规化肥用量50%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以提高香草兰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类、品种是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为了明确不同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墨西哥香草兰、帝皇香草兰、大香草兰、大花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总碳源能力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速率最快,在整个培养周期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聚物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胺类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墨西哥香草兰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大香草兰及大花香草兰,其中,帝皇香草兰McIntosh指数分别比大香草兰和大花香草兰高39.5%和65.4%,墨西哥香草兰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5.45%,碳水化合物、羧酸和氨基酸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碳源。综上,4种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及群落功能多样性不同,帝皇香草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王辉  庄辉发  王华  朱自慧  许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98-16199
[目的]探讨墨西哥大叶种香草兰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以明确其高产主攻目标。[方法]对墨西哥香草兰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花序数、每花序成花数、授粉成功率、保荚率(落荚率)和单荚重(百条豆荚重)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花序数、每花序成花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他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该研究为香草兰的稳产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银栗"又名"李白",为杂交一代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长势强健,节间较短,茎蔓较粗且硬,叶片肥大,叶色浓绿,座果率高,第1雌花着生主蔓10~13节,以后每隔1~5节连续出现1~2朵雌花,座果整齐集中,果实厚扁球近似桃型,果皮白色间有浅绿色条纹,果脐中凸,外观端正光滑,肉厚腔小,果肉鲜黄,肉质细腻香甜.  相似文献   

5.
香荚兰 (VanillaplanifoliaAndr.)又名香子兰、香果兰、香草兰 ,分布在南、北纬 1 5°~ 2 0°之间 ,海拔 70 0m以下地带。香荚兰原产于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印尼、科摩罗。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和福建。香荚兰是名贵的天然食品香料 ,经发酵生香的香荚兰制成的浸剂 [主要成分香兰素 ( 3-甲氧基 - 4羟基苯甲醛 ) ],是食品工业的重要香料 ,也用于烟、酒、茶、化妆品、医药等的加香上。我国从 2 0世纪60年代初到 70年代末开始引种试种研究 ,到 1 994年以后规模种植 ,但由于香荚…  相似文献   

6.
“银栗”又名“李白”,为杂交一代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长势强健,节间较短,茎蔓较粗且硬,叶片肥大,叶色浓绿,座果率高,第1雌花着生主蔓10~13节,以后每隔1~5节连续出现1~2朵雌花,座果整齐集中,果实厚扁球近似桃型,果皮白色间有浅绿色条纹,果脐中凸,外观端正光滑,肉厚腔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著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大豆品种,同时为广西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区外引进的24个大豆品种及作对照的广西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豆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的株高、茎粗、SPAD和主茎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指标,在大豆采收期测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等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各有差异,株高为42~75 cm,株高较高的品种是22、2、4和25号,株高均在70 cm以上;茎粗为3.5~8.3 mm,茎粗较粗的品种是25、4和3号;SPAD值为28~46,较高的是25、18和8号品种;主茎分枝数为7~16个,其中分枝比较多的是9和24号品种;20号品种的单株荚数最高,17号品种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高。产量前3的品种是20号、17和25号,产量分别为3 058.7、3 045.9和2 599.4 kg/hm~2。[结论]20号和17号这2个品种的株高较高,茎粗较粗,分枝数较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都较高,生育期合适,实际产量较高,增产潜力较大。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适宜广西种植,有引种改良当地品种的前景,可在后续几年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从台湾引进巴贝多香蕉良种在海南试种,以当家品种巴西蕉为对照,观察2个品种的各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与巴西蕉相比,巴贝多的假茎高度较矮(降低6.9%),假茎中部围径较粗(增粗4.7%);最大叶较短(减少13.2%)、较窄(减少5.3%),最大叶面积较小(减少17.6%);生育期较长(延长21.4 d);单株果梳数(增加11.3%)和单株果指数较多(增加13.0%),单果重较轻(减少18.9%),单株产量较低(减少8.6%);糖度较低(减少8.4%)。  相似文献   

10.
以24个大花惠兰品种为母本,32个国兰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正交杂交共产生45个组合,研究杂交结荚率与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兰花朵开放0~20 d的花粉活力处于增长期,之后花粉活力随花朵开放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花朵开放相同天数的不同国兰品种间的花粉活力差异较大,活力范围为20%~95%。大花蕙兰花朵开放20~25 d时柱头都具可授性,不同品种间有差异。45个杂交组合中有22个组合获得发育成熟的果荚,结荚组合率为48.89%,落果组合率为51.11%。从授粉到果荚成熟需要175~200 d,成熟果实结荚率为80%~100%的有9个组合,其中6个组合花粉活力73%,柱头可授性很强,3个组合花粉活力50%,2个组合柱头可授性强和1个柱头可授性弱;结荚率为50%~80%的有3个组合,花粉活力67%,2个组合柱头可授性强和1个组合的柱头可授性弱;结荚率50%有10个组合,其中1个组合花粉活力50%,柱头可授性强,其他9个组合花粉活力≥50%,柱头可授性强;落果率即结荚率为0的杂交组合表现为授粉后子房膨大,生长过程中出现黄苞落果。表明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强弱对结荚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表现为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越强结荚率越高,反之亦然。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可作为杂交授粉能否结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