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玉米优良品牌的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青龙镇的玉米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的增加,但与种植水平高的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为此分析、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青龙镇的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增加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亮甲山乡全部耕地面积的8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亮甲山乡全部耕地面积的8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宝鸡市陈仓区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示范活动。2016年落实小麦、玉米绿色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各5万亩,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12个,项目区较大田平均亩增产粮食201.5公斤,增产率达14.6%,亩增产值423.3元。本文通过对粮食生产效益的调查,研究节本增效生产模式,分析节本增效的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粮食节本增效技术攻关模式、推广模式,达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示范与推广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全部耕地面积的7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大面积种植能有效地提高舒兰市玉米的单产和总产,从而达到切实增加技术投入,降低生产的物质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示范与推广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全部耕地面积的7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大面积种植能有效地提高舒兰市玉米的单产和总产,从而达到切实增加技术投入,降低生产的物质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百色市右江区光、温、水、土地等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创建出"瓜(菜)—免耕玉米—秋菜"粮经并进的种植模式,并探索出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配套技术措施,使当地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经有关专家验收,"瓜(菜)—免耕玉米—秋菜"新种植模式,年纯收入15 094.38元∕667m2。该模式为右江河谷耕地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粮经并进的路子,不仅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适合在右江区和生态条件相近的右江河谷其他地方推广。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西山区农林局通过几年开展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进行示范、推广,技术措施、物资配套落实到地块,加强管理,强化施肥,实现我区粮食生产实现提高单产,总产稳定,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项目通过连续几年的实施,西山区玉米产量逐年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和技能得到逐步提高,抗旱、抗灾搞好生产技能逐年提高。高产种植技术措施辐射带动作用巨大,对增粮、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西山区农林局通过几年开展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进行示范、推广,技术措施、物资配套落实到地块,加强管理,强化施肥,实现我区粮食生产实现提高单产,总产稳定,增加种植户的收入,项目通过连续几年的实施,西山区玉米产量逐年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和技能得到逐步提高,抗旱、抗灾搞好生产技能逐年提高。高产种植技术措施辐射带动作用巨大,对增粮、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玉米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的高产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医疗原料,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农艺技术不断提高,亟需解决玉米种植机械化。现介绍迪尔公司生产的玉米种植机械。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以来,澜沧县连续6年开展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科技厅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累计完成玉米高产创建任务1.13万hm~2(17片),其中完成百亩核心区面积169.8 hm~2,完成千亩展示区面积1 604.67 hm~2,推广面积1.28万hm~2,平均单产495.87 kg,比对照单产406.46 kg,亩增产89.41 kg,增21.99%;累计新增粮食1 713.15万kg;增加经济收入3 768.92万元。项目区最高单产达873 kg。通过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万亩示范片的引领带动,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推进了全县玉米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并总结出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玉米植株高大,是世界第3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玉米需求的持续增长。高产是衡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阐述了先进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便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粮食生产主产县,全县106.2万亩耕地,100.4万人口。2008年以来,先后承担农业部和河南省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9个(含1个整建制高产创建推进乡镇),其中小麦万亩示范片21个,面积26.38万亩,平均亩产613.4 kg,比非创建区高107.2kg,共增产小麦2 827.9万kg,增加效益5 655.9万元;玉米万亩示范片18个,面积26.2万亩,平均亩产624.9 kg,比非创建区高169.9 kg,共增产玉米4 451.4万kg,增加效益8 902.8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小麦—菠菜—土豆—夏玉米(水稻)套连作技术,经几年来的推广应用,一般增收2.25万元/hm2以上解决了粮菜生产的矛盾,增加了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京郊玉米高产创建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调研诊查京郊玉米高产创建限制因子,针对生产存在的技术“瓶颈”,研发和集成以增加密度为核心的耐密品种选配、单粒精准播种、高效配方施肥、土壤深松作业、节水栽培和科学减灾等高新增产配套技术,建立适宜京郊玉米生产的高产创建技术体系,以建设示范区方式引导高新增产技术精准应用。本项目创造京郊6 670 m2方春玉米产量1 117.3 kg/667 m2、66 700 m2夏玉米产量814.3 kg/667 m2的高产纪录。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带动京郊大田生产高新增产技术应用率达到85%。2008-2013年,累计建立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8.00*108 m2,带动4.82*1010 m2玉米生产田连年增产,实现增产粮食4.7亿kg,增加收益9.25亿元。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双城市对面城乡利民村,共有耕地面积1.25万亩,年种植玉米1万亩左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生产连续8年稳步增长,成为全市玉米单产最高的村。1991年平均亩产947公斤,并有一半的农户达到了亩产吨粮,为我省玉米亩产吨粮探索出一条希望之路。一、合理增加化肥投入可以获得高产高效这个村两年平均亩施农肥2立方米,年平均施用化肥总量693.8实物吨,折合1586.4标吨,平均亩施化肥158.6标公斤,比1989年增加41%,粮豆总产988.9万公斤。每亩比1989年多投入化肥60标公斤,多花化肥款27元。全村1万亩玉米多投入27万元,多产粮食238万公斤,每公斤按0.36元计算,多收入85.68万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泰市实际,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晚收等内容,以期为促进玉米持续增产和农民粮食收入增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讨玉米生产节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红河州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试验、示范活动。2017年落实玉米绿色高产创建地19.69851万亩,全州10个县市、22个乡镇、115个村、59921个农户及红河州农科所、红河州植保站参加了项目,示范区实收测产平均达626.783472公斤/亩,比非示范区增产81.503769公斤/亩,每亩节本63.72元,亩增效86.85元。文章通过对玉米节本增效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进行调查,以期分析节本增效的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应用粮食节本增效技术攻关模式、推广模式,达到粮食生产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全膜双垄沟播青秆饲草玉米复种冬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膜双垄沟播青秆饲草玉米复种冬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利用黑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一茬青秆饲草玉米后,复种冬油菜,翌年冬油菜收获后再复种一茬糯(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大面积示范种植,平均经济收入72 303元/hm2,较单作玉米粮食净增收43 503元/hm2,实现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两年种三茬,显著增加了经济效益,破解了近年来玉米粮食收购价格低、产出效益低、秸秆乱堆乱放或焚烧污染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复种冬油菜美化了农村自然环境,有效遏制了春季扬尘雾霾的产生,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玉米的产量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及农民经济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玉米也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在推广玉米高产技术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制约,本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及推广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