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尾松不同苗木类型与整地方式造林早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苗木类型和整地方式的马尾松幼林的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生物量和根系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容器苗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抽梢高和生物量;整地方式对造林当年的马尾松幼林有一定影响,而在第3年则对幼林树高和抽梢高起着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aeptographium yunnanense的毒素处理后,云南松和华山松体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明显地下降,表明该毒素可以通过抑制寄主体内与抗性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削弱寄主的抗性,从而有利于菌在寄主体内侵染生长。云南松的酶活性下降的程度较大,而华山松的酶活性较高,毒素处理后活性受抑制的程度相对较小,这表明华山松对云南半帚孢的抗御能力较云南松的强,这也是云南境内云南松受害严重而华山松受害轻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嫁接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找出对油茶幼苗生长发育具有较好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920赤霉素、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茶容器苗生长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抽梢率:920赤霉素对油茶幼苗有抑制作用,复硝酚钾、绿多收、催芽先锋有促进作用;②抽梢长度:以绿多收效果最好,梢长均值为5.42cm,个体最大抽梢长度为12.80cm。总体来说,在选择以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绿多收对油茶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将油茶(Camellia oleifera)高干嫁接技术应用于生产,对嫁接口愈合后保湿袋的拆除时间以及接穗的促梢技术进行了研究,嫁接后150天的调查结果表明:嫁接75天拆除保湿袋嫁接芽的死亡率最低,仅为26.67%,嫁接后75~120天拆除保湿袋嫁接芽的死亡率、抽梢率和抽梢长度差异均不明显。使用6-ba进行喷施处理可显著提高接穗的抽梢,其中1 500 mg/L 6-ba喷施效果最明显,抽梢率从60.83%提升至77.78%,且抽梢长度和粗度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夏季修剪或嫩枝扦插采条留条的方法,可以人为地使杜仲抽发扦插二次梢。本文针对这种促梢方法,就二次梢抽梢母枝对二次梢抽梢数、生长量、生根的影响展开的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结果表明,选用顶梢、树干基部的萌条、树冠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生长角小的新梢作母枝,可以获得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扦插用二次梢。  相似文献   

6.
采用夏季修剪或嫩枝扦插采条留条的方法,可以人为地使杜仲抽发扦插二次梢。本文针对这种促梢方法,就二次梢抽梢母枝对二次梢抽梢数,生长量,生根的影响展开的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结果表明,选用顶梢,树干基部的萌条,树冠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生长角小的新梢作母枝,可以获得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扦插用二次梢。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分析马尾松三代测定林的抽梢性状及针叶氮磷钾含量,揭示抽梢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探究针叶中氮磷钾含量与生长的相关关系,为解析马尾松高生长的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三代种质遗传测定林,对其抽梢性状(初次抽梢生长量、后续抽梢生长量、年抽梢次数及年抽梢长度)、树高及针叶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马尾松抽梢性状及针叶养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方式,揭示抽梢性状间及与针叶氮磷钾含量的遗传相关。【结果】马尾松三代测定林的初次抽梢生长量、后续抽梢生长量、年抽梢次数、年生长量和树高的平均值分别为0.89 m、0.45 m、1.90次、1.34 m和5.16 m,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配合力分析表明,后续抽梢生长量、抽梢次数、年生长量等抽梢性状和树高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加性基因效应百分数在52.10%~73.28%,而初次抽梢生长量则几乎完全受显性效应控制(98.32%);针叶养分含量中,钾含量以加性基因效应(69.70%)控制为主,氮磷含量则几乎完全受显性效应控制。抽梢性状、树高与氮磷钾含量受中等及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hf2=46.54%~84.17%)。性状间及与针叶养分含量的遗传相关分析发现,树高与后续抽梢生长量、抽梢长度及抽梢次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后续抽梢生长量与抽梢长度、抽梢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次抽梢生长量与树高、后续抽梢生长量、抽梢次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抽梢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针叶氮含量与树高、后续抽梢生长量、抽梢长度及抽梢次数极显著正相关;针叶磷含量与初次抽梢生长量及抽梢长度成极显著正相关;针叶钾含量与抽梢长度呈显著负相关。N/P比与树高、后续抽梢生长量及年抽梢次数呈显著正相关;N/K比与树高、后续抽梢生长量及抽梢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K与抽梢长度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马尾松三代测定林的抽梢性状及针叶氮磷钾含量变异丰富。后续抽梢生长量、抽梢次数、年生长量、树高和钾含量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初次抽梢生长量与氮磷含量则几乎完全受显性效应控制。抽梢性状影响高生长,尤其是后续抽梢特性显著地影响后续抽梢生长量,增加年抽梢长度,进而增加当年高生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华山松8个家系、3个种源两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南方种源区,华山松优树子代的物候期因产地不同而异,一般萌动期是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封顶期依次提前,当年生长量与地径、侧梢长度、侧梢粗度、针叶长、针叶束数和冬芽粗相关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年抽梢1~7次,平均抽梢4次,以抽3~5次梢为主,占91.5%;家系间平均抽梢次数无显著差异,但家系×立地存在互作;抽梢次数与树高呈正相关,树高生长随抽梢次数增加而增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当年抽高生长因子被选入所有不同抽梢次数的回归方程中,它是左右树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年内第3次抽梢长度也是影响树高生长的因子。它们能否充当早期预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油茶小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嫁接方式、嫁接时间、砧木、接穗等因素对油茶小苗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小苗嫁接的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明显;铝皮包扎方法的抽梢率达34.1%,显著高于嫁接膜包扎的抽梢率,且嫁接效率高;嫁接高度越低越有利于嫁接成活和抽梢,3 cm嫁接高度的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达76.4%和24.6%;嫁接时间对抽梢率的影响较大,嫁接时间越早,抽梢率越高;1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达87.0%,明显高于2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但抽梢率较2年生砧木低;不同砧木品种及不同接穗品种和物种间的嫁接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采用切接、铝皮包扎嫁接口、低嫁接高度和1年生砧木进行油茶小苗嫁接,能达到较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无患子单芽低位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患子进行了单芽嫁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和嫁接方法对无患子的嫁接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长度的影响极为显著。以春季采用片芽腹接技术嫁接的平均成活率、抽梢率、抽梢长度最高,分别为98.3%,96.7%和64.4cm。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切梢小蠹伴生菌的种类,在10个不同的地点采集树干内的切梢小蠹成虫及其坑道蓝变组织样品,采用MEA培养基对伴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切梢小蠹的伴生菌子实体和菌落形态各异,分属Ophiostoma和Leptogramphium。虫种上,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松芽小蠹的伴生菌多为Ophiostoma spp.,而华山松切梢小蠹伴生菌多为Leptogramphium spp.;寄主上,云南松和思茅松上的切梢小蠹伴生菌多为Ophiostoma spp.;而华山松上的小蠹虫伴生菌为Leptogramphium spp.。研究结果为揭示切梢小蠹的危害机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容器育苗后期追肥对培育良种壮苗有重要影响。作者探索不同时间、不同施肥类型和不同施肥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影响为目的,设置12个施肥处理,展开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7~8月份施肥苗木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都较差;②对未抽梢的油茶容器苗,9~10月份施0.5%和0.7%复合肥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96.7%和87.3%,对促进其抽梢也具有较好效果,抽梢率分别为75.3%和81.3%;③7~8月份施肥苗木抽梢长度为10~11cm,9~10月份施肥抽梢长度为8~10cm。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林科院内石硖龙眼施用氯酸钾,探讨其对龙眼控梢促花的效果。用氯酸钾处理的龙眼抽花穗株率为83.3%,抽纯花穗株率为66.7%,未经处理的龙眼抽花穗株率仅为27.8%,抽纯花穗株率为11.1%。结果表明用氯酸钾处理的龙眼控梢促花以及防冲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10个不同茶花品种进行短穗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嫩枝扦插茶花品种,平均生根率为75.3%,同时生根及抽梢情况较好;不同茶花品种的嫩枝扦插生根率有所差异,其中六方大红等5个品种平均扦插生根率达到了80.2%以上,并且生根多、根系发达,抽梢时间较早,抽梢高度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繁殖能力,为园林生产上嫩枝扦插繁殖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茶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对砧木品种、嫁接时间、穗条叶片保留数量、穗条采摘部位和穗条新鲜程度5个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苗嫁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和抽梢粗度有一定影响。中果油茶种子做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9.9%,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明显,大果油茶种子砧木嫁接成活后90 d抽梢长度和粗度最大,分别为13.4 cm,3.6 mm。嫁接时间为5月15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最高,分别为90.0%,12.7 cm 和3.2 mm,嫁接时间越晚,成活率越低。穗条叶片保留面大小对成活率及生长因素影响不大。采用母树上部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与中下部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为91.1%,13.3 cm 和3.3 mm。当天采摘即用于嫁接的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分别为92.2%,14.5 cm,3.2 mm,显著高于保存了3 d 再用于嫁接的穗条,穗条存放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幼树的控梢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乙烯利、矮壮素、B9对澳洲坚果幼树进行控梢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澳洲坚果幼树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3和2.5g/L处理的幼树营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乙烯利对澳洲坚果幼树新梢的抽发、梢长、节间长有显著影响,1.5和2g/L处理后幼树的新梢表现出乙烯的"三重效应"。矮壮素和B9对澳洲坚果幼树新梢抽发抑制作用极显著,矮壮素1.5、2g/L处理的幼树在喷药后2个月没有抽发新梢;B9处理的幼树新梢抽发量很少,对照的新梢数是其它处理新梢数的数十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水分管理对抽梢期油茶树体养分状况的影响,从而为油茶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长林4号’5年生油茶为试材,设置滴灌+花生秆+稻草、滴灌+生态膜、滴灌+油茶壳、滴灌、滴灌+黑地膜、花生秆+稻草、生态膜、油茶壳、黑地膜、不覆盖不灌水(CK)共10种水分管理措施,测定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抽梢期树体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并对各养分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油茶老叶和根N、P、K含量、新叶P、K含量以及枝条P养分含量影响差异显著。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对抽梢期老叶、根养分含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当年生新叶和枝条的影响比较小。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和滴灌+黑地膜处理更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滴灌+花生秆+稻草处理是最经济最环保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培育的南方红豆杉6年生移栽苗为砧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时间、接穗质量等因素对南方红豆杉嫁接愈合率、抽梢率、抽梢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字型嫁接法,2月中旬嫁接,接穗粗壮芽饱满、接芽离接口近,接穗的愈合率、抽梢率最高,抽梢长度最长,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