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的牛腹腔丝虫的种类及分布状况所知甚少。牛腹腔指状丝虫可经蚊虫传播引起羊、马脑脊髓丝虫病,唇乳突丝虫也可经人工感染使动物发生脑脊髓丝虫病。因此了解牛腹腔丝虫的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按蚊成蚊直接在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带虫牛体(来自安徽阜阳地区)上吸血,而后将吸血蚊虫饲养12d左右(26~27℃),待蚊虫体内幼虫成熟后,剖检蚊虫取感染蚴。用E—MEM和0.5%乳蛋白水解物的等量混合液(外加10%初生犊牛  相似文献   

3.
<正>犬恶丝虫病又称恶心丝虫病、犬血丝虫病,是由双瓣科恶丝虫属的犬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所引起的一种丝虫病。临床主要为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困难、贫血、皮肤有结节等症状。猫、狐、狼、猩猩及人体也可感染。1犬恶丝虫生活史犬恶丝虫是一种微白色细长的线虫。犬恶丝虫需要蚊虫作为中间宿主,其幼虫微丝蚴,也可在猫蚤与犬蚤体内发育。成熟雌虫产生微丝蚴,后者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系统。蚊虫吸血时,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体内,2周内发育为  相似文献   

4.
前言关于中国牛腹腔丝虫,吴淑卿、夏逊等曾诈过调查,但河北省黄牛腹腔丝虫寄生情况目前尚未见报道。了解牛腹腔丝虫的分布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发生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报道了在对自然感染脑脊髓丝虫病的山羊进行免疫学诊断时,为了进一步证实其抗原性,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了黄牛腹腔内的丝虫并进行了鉴定。材料与方法从1992年至1995年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采集黄牛腹腔丝虫18O条(雌虫116条,推虫64条).经用光学显微镜鉴定进行了分类和鉴定。调查结果经对所采集的180茶虫体经光镜下鉴定其结果为:唇乳突丝状线虫(…  相似文献   

5.
张艳娜 《动物保健》2014,(10):73-73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干夏秋季节,以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牛巴贝虫(又称梨形虫)病是由梨形虫目(Piroplasmea)巴贝科(Babesiidae)巴贝属(Babesia)中的双芽巴贝虫(B.bigemina)和牛巴贝虫(B.bovis)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牛感染该病后发病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症状为高热、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等。近年来牛双芽巴贝虫病在信阳  相似文献   

7.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焦虫寄生于红细胞或血浆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则造成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蜱叮咬而感染的。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中心化验室遇到一例牛感染焦虫病的病例,通过临床诊断、病例剖检、实验室化验确诊,现将这例具体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脊髓丝虫病在亚洲是危害马及山羊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已查明该病由牛腹腔丝虫的童虫所引起,中间宿主是按蚊;因而给按蚊人工接种病原体微丝蚴是研究本病的必要环节。以往国内外做此接种试验必须先检查牛血中含牛腹腔丝虫微丝蚴的密度,选择达到30条/60mm~3以上的牛供按蚊直接叮咬。但要找到血中微丝蚴含此高密度牛只往往要检查数十头甚至数百头;必须捆绑每一头受检牛,费时费力,经研究现可直接从牛腹腔丝虫子宫内取出微丝蚴感染蚊体。这样既不需捆牛,也不要特殊设备,蚊体吸吮血  相似文献   

9.
恶性水肿是一种由梭菌引起的急性创伤性感染,特征为局部出现气性水肿及毒血症。马和羊最易感,牛较少发病,本病多经外伤传染,呈散发性。笔者于1997年春遇到一起由盐酸左旋咪唑给牛驱虫诱发的恶性水肿,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4月26日下午6时30分,...  相似文献   

10.
乳牛焦虫病是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内引起的急性、热性寄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在5~9月,各种牛均会感染,但外来牛和良种牛更易感,发病急、病程短、传染快。我乡十几年未发生过此病,2004年8月出现一起,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绵羊和山羊脑脊髓丝虫病在我国诸多省份常有发生。该病按其临床症状难以诊断,故常以死后剖检在脑或脊髓中发现童虫而确诊。为了寻求家畜脑脊髓丝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文就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与马、骡、山羊、黄牛和免疫家兔等动物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作了试验,探讨了牛腹腔丝虫成虫抗原用于家畜脑脊髓丝虫病血清学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用东乡伊蚊叮吮含有唇乳突丝虫微丝蚴的模型动物——小鼠血液,待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时,分离出感染坳,皮下多点接种43只昆明小鼠(每只15~200条)、1只山羊及2只绵羊(每只200~300条)和4匹驹(每匹750~1 250条);将指状丝虫接种到20只昆明鼠体内,比较两种虫体的致病性。结果:唇乳突丝虫感染鼠有16只经1~8 d潜伏期发病,呈现瘫痪、昏迷症状后死亡.实验羊和驹经5~21d潜伏期后均呈不同程度的运动和神经症状,于接种虫体后40~140 d扑杀.经病理学观察,3种动物脑脊髓均呈现虫伤性液化坏死灶及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变化,在其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切片中发现丝虫虫体断面或钙化碎片,从而证明唇乳突丝虫可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羊、驹发生脑脊髓丝虫病,进而提出该虫可以成为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病原之一。指状丝虫感染鼠死亡率高于唇乳突丝虫感染鼠(P<0.01),初步认为唇乳突丝虫致病性较指状丝虫弱。  相似文献   

13.
<正>牛流行热的发病原因,是因为病牛受到了牛流行热病毒(BEFV)的感染,从而导致其出现高烧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该病发病较急、时间较短并且传染性很强,可以导致牛群大面积爆发该病[1]。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重要。1流行特点牛流行热主要感染牛,包括黄牛以及水牛等,疾病感染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3岁~5岁黄牛比较易感牛流行热[2]。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带有病毒的病牛的血液,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  相似文献   

14.
在马脑脊髓丝虫病发病机理研究中,我们曾将牛腹腔指状丝虫与唇乳突丝虫成虫分别移植于该虫的固有宿主犊牛的腹腔内,以探索建立虫源模型的可能性。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虫源采集:于上海大场屠宰场收集宰杀后牛的腹腔丝虫成虫,经生理盐水冲洗,置199营养液中,放37℃恒温箱内培养保存。采到足够数量后运至济南,换新的营养液,继续放37℃恒温箱内培养。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分离,分别检出雌性与雄性腹  相似文献   

15.
正马腰痿丝虫病中兽医学中称之谓"马脑脊髓丝虫病"。该病早在1962年发现于福建,其后相继在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马匹中发现。近几年以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花海子地带患病马中经常发现该病的临床表现。笔者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确诊该病为马腰痿丝虫病,并在治疗当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主要病因本病多发生于沼泽、温暖、潮湿、积水坑较多、芨芨草和苔草较多处,放马、蚊虫和虻虫能适应的环境条件下,牛指形丝状虫的幼虫  相似文献   

16.
绿脓杆菌病是由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创伤感染,也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临床上主要引起创伤化脓感染和雏鸡肺炎。1998年以来,武清、蓟县、河北玉田等地20余万只鸡发生以眼睛、喙端、脚爪、鸡冠甚至背部出现结节样坏死、瞎眼为特征的大群传染,相邻鸡场约7~10天即感染发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各地发病鸡群均分离到铜绿假单孢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该病主要感染雏鸡和育成鸡,但以60日龄内的雏鸡表现严重。病初仅数十只鸡喙端、趾爪有结节样坏死,眼睛流浆液性液体,约3~7天后…  相似文献   

17.
多发生在5~11月温暖季节的猪链球菌病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并在猪、马、牛、羊、鸡、兔等多种动物中均有易感性,而猪最易发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也能感染人。链球菌不仅活在外界环境,也是人畜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常在菌,病猪和带菌猪及感染发病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及关节液,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死猪污染的环境和运输工具等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18.
马巴贝斯虫病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巴贝斯虫病(旧称纳氏焦虫病)是由带虫感染蜱传播的,由寄生于马属动物(马、驴、骡等)红细胞内的马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过程.病马逐渐消瘦、贫血,有的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发病者可致死.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新疆、内蒙古及南方各省都曾有该病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9.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此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区的牛群发病率较低,死亡率约为40%;由无病区运进有病区的牛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60%~92%。由双芽焦虫致发本病的1岁龄小牛发病率较高,症状轻微,死亡率低。成年牛与其相反,死亡率较高,由巴贝西焦虫致病的3~12月龄内小牛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成年牛死亡率较低。良种肉牛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20.
牛腹腔指状丝虫(Setaria digitata)可引起马脑脊髓丝虫病中华按蚊是其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黄牛腹腔,幼虫在蚊体胸肌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经蚊虫传播至马体,侵入马的脑脊髓组织内,造成中枢神经实质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以后躯麻痹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