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7,(3):21-21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村民郝明湖,投资100多万元在苏北地区办起了首家河豚养殖场,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是,他在农场拥有自己的办公室.有一套先进的水产养殖和经营管理经验.每天和10多个雇工们一起到农场上下班。今年40出头的郝明湖被当地人称为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该镇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有100多人。他们投资发展的荷藕种植等产业.成为该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党员郝明湖投资100多万元在苏北地区办起了首家河豚养殖场,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是.他在养殖场拥有自己的办公室,有一套先进的水产养殖和经营管理经验,每天和10多个雇工们一起到养殖场上下班.被当地人称为“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郝新江来到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水界乡前沙城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郝新江发现村里有许多和他一样大的同龄人,终日无所事事,在家坐着。家人用不着他们种地,外出打工没门路,害怕受骗、干了活拿不到工钱。郝新江觉得,这项工作必须好好做一做。一家走出一个人,几年后,最终会使家家有外出务工人员,形成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脱贫效应。  相似文献   

4.
郝懿行和他的《记海错》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魏露苓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1820年),补江南司主事。郝懿行是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其家族祖上不乏文墨之人...  相似文献   

5.
郝寨村南依东二千渠.东邻临木公路.西边洛界公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共有546户.2206口人.10个村民组,31名党员。1998年8月.王占朝同志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他不顾亲人及朋友的反对.放弃了经营了多年的百货批发部.挑起了重担.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榆林农垦,有这样一位把农技工作当作事业的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便饱受农村贫穷落后之苦;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立志做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1992年从榆林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至榆林地区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后,他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矢志不移从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逐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农业专家。他,就是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哲。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11,(5):62-62
从前,有个农民进城办事开了一辆拖拉机,开到半路突然没油了.他想找一辆车拖他一段,刚好后面来了一辆宝马,他一招手,还好,那个哥们停下了.那哥们估计喝得有点高,就同意捎他一段,他们商量好:农民打左手就是速度可以.打右手就是速度太快。于是他们上路了,起先一段,农民都是直打左手,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5,(5):1-1
有一位农民,生活很拮据.问他为什么不打工挣钱.他说.每天二三十元根本看不上眼,要挣钱就要挣大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农民仍没有找到挣大钱的门路,生活仍很贫困另有一农民.考虑到自己年过四十,学技术怕文化低学不成.于是他用自行车驮着一个爆米花机,走村串乡爆玉米花.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位只念过初中的青年农民.凭着自己丰富的种苗生产经验.他在短短两年里靠自己的钻劲.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豆杉种苗,在周边十几个县市推广,使上千户农民脱贫致富。他就是湖南省科技示范户、超级育苗能手林亲庚。  相似文献   

10.
说他是农民,他确实曾经是农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韩庚辰.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做了一名人民公社社员.在农村由于韩庚辰表现突出.在一次偶然却蕴涵必然的机遇中,曾是村团支部书记的他,从500多名竞争者中以第一名的身份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河南农大读遗传育种专业.1978年又考上了本校的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韩庚辰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和美好的未来。没多时,又一个机遇和挑战摆在了韩庚辰面前,这次机遇让他走进了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1.
4月20日,平度市马戈庄镇张戈庄村村民郝中会,双手接过了由市民政局签发的贫困户证书。凭此证,他一家三口每人每月可领到20元的生活补助金,并免除全家全年的各项集资提留,此外,他还将得到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等十几个方面的支持,他的两个孩子也能够受到上学和就业方面的特殊照顾。目前,平度市已有2484户贫困户和特困户特有这种特别“搭车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达2196元,但仍有少部分群众还处于贫  相似文献   

12.
梁占生 《农家顾问》2011,(10):12-12
三十多岁的周鑫雨.如今是黑龙江宝清县小有名气的农民购销信息合作社理事长。2006年,他放弃都市的舒适生活回到家乡.办起了农民购销信息合作社.三年来.在宝清县成功组建了100多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吸收农民会员7000户。企业会员24家。  相似文献   

13.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江苏省盐城市新兴镇农民吴良金.仅靠普通小青菜就赚了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100余户种小青菜的农民,亩收入也在8000元上下: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甘肃敦煌农民,耕地、耙地、播种、施肥、割秆、拾废旧地膜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既省时又省力.每当谈及这些事,农民们都交口称赞吕家堡乡陇西桥村的“农民发明家”——王成贵、他14年潜心钻研,发明和改进了大量农机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已有十几种千余台在敦煌市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农民陈月贵现在很悠闲。说他悠闲,并不是说他不干活儿了。用他的话说.活儿比过去干得还多,可心却操得少多了。  相似文献   

17.
吴跃 《农家顾问》2007,(5):53-53
邵雷明是山东枣庄市农民.外出打工3年多.年年都回家过年。他往年回家.身上带着辛苦赚来的工钱,兜里掖、内衣里藏.带着现金挤车,生怕弄丢了。近年好了,他和工友们都是带着一张银行卡回家过年,轻松又安全。  相似文献   

18.
奥运拉拉队     
《农村百事通》2008,(12):53
2006年5月.河南省许昌县灵井镇兴源铺村村民赵兰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也就是这个电话让老赵激动得直跳。电话是邻村农民李广打来的,他说:奥运会快到了.他寻思着为奥运做点事,想和赵兰卿联手成立拉拉队.为奥运会加加油。老赵一听,欢呼说:“找到知音了。”  相似文献   

19.
阿根种了20多年西瓜.他习惯于用老办法种植露地西瓜.每年4月播种,5月移栽,7月上市,除去成本,每亩效益仅1700多元。同时有个外地农民,他租地1公顷,在塑料大棚里种瓜.从日本引进种子.施用有机肥和进口钾肥。他2月下种,5月初西瓜就上市了,足足有2个月的售瓜期。每亩利润高达8000多元。  相似文献   

20.
老农民宋世国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看到一个养猪的农民用自己家田间地头的野生中药材给猪治病的事.于是他也按照节目中说的方法.割了些野生的黄蒿回来,晾干之后,切碎拌到饲料中喂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