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病理确诊为Ⅱb-Ⅲb期宫颈癌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及对照组各88例。两组放疗均用6 mv-x线全盆对穿大野照射,DT 20-24 Gy后改为盆腔四野照射并加铱192后装治疗。同步组同时给予化疗顺氯氨铂40 mg,博来酶素15 mg,5-FU 1.0 g,d1-3,2-3周期,对照组行单纯放疗。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平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82.0%,对照组7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5年生存率同步组为78.9%,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毒性反应高于对照组,经积极处理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减少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率,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简单、安全、较理想的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采用EP方案化疗4周期,三维适形放疗于化疗的第2天开始,总剂量50Gy/25次(2Gy/次,5次/周)。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放疗,27例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总有效率96.9%(31/32),其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2例。1、2a的生存率及2a疾病无进展分别为65.6%、28.1%、21.8%。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期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者中腮腺91例,颌下腺13例,舌下腺2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31例)和术后放疗或(和)化疗辅助(73例),并对其5a和10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得到3a以上随访103例,总的5a生存率70.8%,l0a生存率61.6%。结论:对涎腺癌的治疗关键是首次手术方法正确,范围足够,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8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4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MZ化疗,B组(43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所有治疗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2,3 a的生存率、Karnofsky评分及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客观有效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6.7%和90.7%,显著高于B组(55.8%和74.4%)(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中位生存期及术后1,2,3 a的生存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TMZ化疗是神经胶质瘤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和术后的生存率,且并不增加药物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9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采用TP化疗、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而对照组(46例)仅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宫颈病灶控制率略高于对照组(83.3% vs 76.1%,P>0.05);3 a局部无进展生存率(64.6% vs 43.5%,P<0.05)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优于顺铂同步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纯化疗、全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多发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46例鼻咽癌放疗后多发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单纯化疗27例,全肺放疗联合化疗19例,化疗方案主要是:顺铂加5-氟尿嘧啶、紫杉醇加顺铂;全肺放疗单次剂量120~150cGy,总剂量(DT)1 800~2 100cGy,均是未校正剂量.结果 单纯化疗组与全肺放疗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是44.44%和73.68%(P <0.05);单纯化疗组和全肺放疗联合化疗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是81.48%、29.63%、7.41%和89.47%、63.16%、42.11%,其中12个月和18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肺转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及放疗的联合应用与化疗及二膦酸盐的联合应用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应用放疗+化疗的治疗.22例患者应用化疗+二膦酸盐治疗.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化疗+放疗组缓解骨痛有效率94.7%(18/19),化疗+二膦酸盐组为95.2%,2组间缓解骨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放疗+化疗组骨转移疗效有效率为47.4%,化疗+二膦酸盐组为61.9%,2组骨转移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虽然缓解骨痛有效率无差异,但对减轻其他的骨相关事件,化疗+二膦酸盐组的效果要优于放疗+化疗组,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而言.选用化疗+二膦酸盐的联合治疗可能比选用化疗+放疗的联合治疗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耳后野照射方案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90例茎突后间隙受犯的鼻咽癌初治患者,第l段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放疗,第2段放疗采用耳前野加耳后野放疗。按第2段放疗耳后野不同照射时间、分次剂量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n=30)、低剂量组(n=31)和后加量组(n=29)。常规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2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低剂量组耳后野剂量为每次lGy,与耳前野相隔6h后照射;后加量组为耳前野照射结束后耳后野照射,每次剂量为2Gy;3组耳后野放疗剂量为10--20Gy,放疗总剂量为肿瘤量(DT)68—80Gy。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后加量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3.3%、90.3%和82.8%,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耳炎发生字分别为71.9%、47.4%和44.4%.Ⅲ-Ⅳ级口腔粘腰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28.8%和17.2%,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或后加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为<0.05)、但低剂量组与后加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耳后野低剂量或后加量放射治疗方案的疗效稳定且毒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门静脉插管5FU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确切疗效,我院参加了“全国大肠癌5FU门静脉插管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已完成25例,现作一报道.1病例和方法1.1病例及分组:凡术中探查肿癌可作根治切除,无肝脏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按顺序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术后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入选53例患者中,治疗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3~76岁,平均49.3岁);对照组28例,年龄性别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2方法:术中用全国大肠癌SFU门回脉插管化疗临床协作研究中心提供的导管选择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紫杉醇加卡铂联合化疗(紫杉醇135mg/m^2,静滴,第1天;卡铂300mg/m^2,静滴,第2天,每21天为l周期,共2—3周期),并与放射治疗(常规分割,DT62—68Gy/3l一34次)交替进行(夹心疗法)。结果:全组CR2例,PRl6例,总有效率(CR PR)56.3%.无严重毒副反应。平均生存期14.5月。结论:紫杉醇卡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远处转移有降低趋势.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635,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2...  相似文献   

12.
207例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表明,其特点是:(1)大胃癌多(74.9%);(2)多属Ⅲ、Ⅳ期胃癌(81.2%);(3)高分化腺癌多(73.9%),淋巴转移率高(87.9%);(4)多数患者临床症状隐袭、体征缺如、病程短、预后差。本组术后3年存活率仅为25.0%,作者认为对老年人胃癌手术适应范围应予放宽,术后辅以化疗,以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甲地孕酮对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方法:139例住院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地孕酮+化疗组(n=68)和单纯化疗组(n=71),两组中同一病种使用的化疗方案相同,联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甲地孕酮160mg,疗程至少8周。结果:甲地孕酮+化疗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包括体重和Kanofsky评分的增加,厌食和乏力的改善,其分别为52.9%、82.4%、63.2%、48.5%,而单纯化疗组即分别为14.1%、15.5%、12.7%、9.9%,两者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6%、18.3%,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地孕酮+化疗组在稳定白细胞数、改善消化道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甲地孕酮配合化疗可以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80例食管上中段癌经食管床颈部行食管胃吻合二切口术。结果:全组无吻合瘘和死亡病例。8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肺部感染8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梗塞1例,吻合列,乳糜胸2例)。术后3a生存率为75.4%,5a34.5%。结论:本术式优于其它术式,且具有儿好,并发症少,时间短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防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方法的改良术式。方法:采用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扩大术)治疗69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53例(对照)。结果:Hassab术组术后近、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和21.5%,明显高于扩大术组的0和5.6%(P<0.0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Hassab术组为18.2%,明显低于扩大术组的40.5%(P<0.05),且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无改变6例均为Hassab术组的患者;术后随访,扩大术组3年生存率比Hassab术组高。本组急症手术死亡率为17.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死亡率的2.3%(P<0.01);肝功能按Child分级C级者手术死亡率为26.3%,明显高于A、B级的2.9%(P<0.01)。扩大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Hassab术的近、远期疗效为优;急症断流术或(和)肝功能C级者手术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腔内外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92年 10月至 1998年 2月收治的 15 6例食管癌 ,腔内外联合放射治疗 98例 (联合组 ) ,单纯放射治疗 5 8例 (单纯组 ) ,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和单纯组的 1、3、5a生存率分别为 5 4 1%、2 0 4 %、6 1%和 5 1 7%、17 2 %、6 9% ,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结论 :腔内外联合放射治疗并不能提高本组食管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方法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割照射治疗,2Gy/次,1次/d,5次/周,大野照射至40Gy后缩野照射临床肿瘤区,总剂量DT60-70Gy。实验组前4周放疗方案同对照组,4周后改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Gy/次,1次/d,5次/周,肿瘤剂量30Gy/10次。比较两组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2144,P<0.01);实验组生存率(1 a2、a)和局部控制率(1 a2、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也不增加患者的放射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0例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陈家华,胡荣敏,章五一(广东农垦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湛江524002)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食管瘤术后严重并发症和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国内报告为5.8%~12%[1]。目前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造成食管癌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防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方法的改良术式。方法:采用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扩大术)治疗69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53例(对照)。结果:Hassab术组术后近、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和21.5%,明显高于扩大术组的0和5.6%(P<0.0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Hassab术组为18.2%,明显低于扩大术组的40.5%(P<0.05),且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无改变6例均为Hassab术组的患者;术后随访,扩大术组3年生存率比Hassab术组高。本组急症手术死亡率为17.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死亡率的2.3%(P<0.01);肝功能按Child分级C级者手术死亡率为26.3%,明显高于A、B级的2.9%(P<0.01)。扩大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Hassab术的近、远期疗效为优;急症断流术或(和)肝功能C级者手术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20.
瘢痕疙瘩117例术后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的治疗效果. 方法:117例瘢痕疙瘩患者行术后放疗,照射总剂量为12~24 Gy.结果:全组病人治愈9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4%(110/117),以术后1wk内开始放疗的效果较好(P<0.01).结论:手术 放疗是瘢痕疙瘩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早期行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