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了2000四川省棉花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533是丰产性最佳的品种,D82、GA×HB是丰产性与稳产性都较好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试点有5个,分辨率最高的试点是盐亭县棉花所.  相似文献   

2.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 和Dj 描述 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SAU97 1是丰产性最佳品种 ,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川单 9号 ,2 738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 ;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 10个 ,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沐川县种子公司 ,发现了 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非参数统计法在玉米区试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驴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对2000年毕节地区杂交玉米坡地组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问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S219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有赫单4号、毕玉3506、毕2001,以赫单4号最佳;丰产性和稳定性均优良的品种有毕玉3506、毕2001,全部试点均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鉴别力,其中鉴别力最高的是毕节市汾河试点,发现了80.6%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1999年全国南方区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薯5号是丰产性最佳品种,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福薯2-号,金山25、岩薯5号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7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广东省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发现了89.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参数度量方法对2004年漳州市晚季杂交水稻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丰产性最好的品种为先优95,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该品种出现率P i(%)和P i(′%)分别为74.31%和61.11%;丰产性较好的有特优316,其P i(%)和P i′(%)分别为68.06%和54.17%;丰产性最差是II优05,P i(%)和P i(′%)分别为31.94%和15.28%。(2)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差异显著。稳定性最好的是先优95(Si=1.933);稳定较好的有两优1816和特优103(Si=2.300);稳定性最差的是两优451(Si=6.533)。(3)6个试点分辩品种差异的能力[Dj(%)]大小顺序为漳浦>龙海>长泰>平和>漳州>诏安。  相似文献   

6.
以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Dj值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参数,对2002年河南省春棉品种区试8个试验点进行分析,依据Dj值大小分析评价了试验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同时,对三种判别区域试验点区辨力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AMMI模型Dj值法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1999年四川省玉米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V5是丰产性最佳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V7,V1为丰产性与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10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L8,发现了8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Dj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判别力的参数指标,Dj值小的试点,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弱,包含较少的互作信息。对2003年云南玉米区试早熟组12个区试点进行了分析,剔除Dj值最小的4个试点后,交互作用值仅损失13.29%。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有关棉花收获指数的研究结果,指出棉花品种间的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存在广泛的变异性,而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与子棉产量间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所以,要提高棉花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须重视品种收获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2006-2011年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结果的病情指数和不同抗性品种(系)所占年度总样的比例。从鉴定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参加山东省棉花新品种区试的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显著提高,尤其近两年来参加区试的新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均达抗或高抗水平;对黄萎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2010年和2011年达到抗和高抗棉花黄萎病的品种样次占全年的60%。  相似文献   

11.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的亚种属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2007年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F8的92个株系和F9的142个株系为试材,分别以程氏指数(ChI)和籼粳特异SSR标记(Dj)为群体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指标,同时测定11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群体稻米品质性状类型间差异及籼粳属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世代RILs群体形态分化均表现为接近正态的连续分布,籼型和粳型株系数接近,遗传分化则均表现为明显偏粳的连续分布;根据ChI将RILs群体划分为籼型和粳型,除F9粒宽外两世代品质性状类型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根据Dj将RILs群体划分为偏粳型和粳型,两世代粳型糙米率、整精米率、粒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偏粳型,长宽比极显著低于偏粳型;两世代RILs群体ChI与所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Dj与糙米率、整精米率和粒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形态分化与北方粳稻品质性状没有直接关系,而遗传分化中粳稻血缘比例增加可能通过粒形间接改善碾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正确评估水稻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亲本选配,以黑龙江省选育的品种(系)80份为材料,分析7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指数。结果表明:株高、穗长、产量年际间、地区间变化大,易受环境的影响。结实率年际间、地区间变化小,受环境影响小。Nei’s遗传多样性(h)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I)呈正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0.5753~1.0630之间,平均0.7335,且年际间、地区间有变化,与环境互作有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在0.51遗传距离水平上,大致可分成3大类,绝大多数供试品种(系)都聚在同一类。  相似文献   

13.
以3个海南主栽槟榔品种鲜果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槟榔碱、纤维量等8个经济性状,结合物性测定及口感鉴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热研1号鲜果果形好,重要品质指标如槟榔碱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为0.51%和15.30%,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热研1号和本地种在果肉的质构分析中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台湾种在粘附性、内聚性和弹性等指标中与其它两个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合硬度指标,表明台湾种鲜食口感不及其它两个品种;(3)通过感官评价鉴定,热研1号和海南本地种比台湾种的甜度高,但同时咀嚼热研1号槟榔具有强烈的兴奋作用,果实质地较软,较适宜用作加工青果。  相似文献   

14.
湖南水稻主推品种对旱稻孢囊线虫的抗性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旱稻孢囊线虫是一种水稻上重要的病原线虫。筛选抗虫种质资源对抗病品种的选育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室内二龄幼虫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以单株平均孢囊数、相对抗病指数和繁殖系数法评价了湖南省51个主推的水稻品种对旱稻孢囊线虫的抗性。【结果】在供试水稻品种中未发现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室内接种条件下,在24个中稻品种中,依据单株平均孢囊数评价,仅广两优2010表现为抗;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广两优2010、准两优527、广两优1128 3个品种为抗;在27个晚稻品种中,依据单株平均孢囊数评价,盛泰优9712、准两优608、农香优204、岳优9264、岳优3700、中浙优1号、岳优27、湘晚糯1号、贺优50、Y两优9918共10个品种为抗;而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湘晚糯1号、贺优50、Y两优9918表现为中感。在田间自然病圃条件下,依据繁殖系数Pf/Pi评价,筛选出9个晚稻抗性品种,鉴定结果与室内接种相对抗病指数法基本一致。【结论】室内接种相对抗病指数法可以作为评价水稻品种对旱稻孢囊线虫抗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燕麦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燕麦品种的鉴定、推广以及改进区试资料的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依据,利用秩次分析法对2003-2005年国家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试的燕麦品种中蒙燕833-1-1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剂量N~+注入对菜用大豆出苗率及后代遗传变异的影响.以1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材料,用等离子注入法以3种不同剂量的氮离子(N~+)处理后研究不同品种的出苗率差异以及后代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N~+在6×10~(16)、8×10~(16).、1×10~(17)3个剂量下均显著降低了菜用大豆种子的出苗率,但F测验的结果显示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出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后代的遗传变异研究表明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当代产生变异,出现叶片增大,植株变高,豆荚变长变宽等变异,但在变异株的后代中没有表现出来;另外发现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处理当代没有表型变异,但在后代中出现丁株高、花色与叶形等方面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红麻无刺新型品种金光1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外源DNA导入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稀有无刺红麻突变体901,并通过杂交回交和轮回定向选择的遗传改良,选育出中偏迟熟红麻新品种金光1号,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鉴定,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2.26%,表现纤维与种子产量高,茎杆无刺光滑,杆硬抗倒、易剥皮等特性,深受麻农的欢迎。金光一号的育成,不仅丰富了红麻的遗传资源,且在北方红麻生产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产氮高效型粳稻品种的叶片光合及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6个具代表性的低产氮低效型、高产氮中效型和高产氮高效型粳稻品种,在各自最适氮素水平下,研究了叶片光合、衰老特性的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类型群体叶面积指数(LAI)、高效叶面积率及有效叶面积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低产类型品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类型。高产品种间比较,随着氮效率提升,生育前中期(够苗、拔节、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成熟期上升;灌浆前期(齐穗后0 d~10 d)剑叶净光合速率并未明显变化,灌浆中后期(齐穗后20 d~40 d)显著增高,主要原因如下:叶绿素分解少,保证了叶片对CO2的高同化能力;SOD活性高,保证了植株更强的抗氧化能力,MDA含量少,膜脂破坏程度低。说明抽穗前合理控制无效及低效叶面积生长以适当减小群体叶面积规模,抽穗后有效延缓植株衰老,以保证叶片持续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是促进水稻高产品种进一步提升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73个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对与抗穗发芽相关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73个国内外小麦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4对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Vp-1B3、wmc104、Xbarc170、Xgwm155)对上述品种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3个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差异明显,发芽指数变化范围为0.29%~88.48%,其中13个品种的发芽指数小于10%。分析发芽指数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表明,Vp-1B3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wmc104、Xbarc170、Xgwm155标记与穗发芽抗性相关性不显著。烟农23、兰考181、陕农33、西农585、美105、美231、PBW550、DL788-2等8个品种为具有Vp-1Bb基因型的高抗穗发芽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