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克明 《中国麻作》1983,(1):30-31,38
我县苎麻传统品种——“青皮麻”,以适应性强,纤维品质好而深得麻农喜爱,也颇受麻纺工业部门欢迎。但从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单产不高,麻农不愿种,给我县实现苎麻良种化增加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青皮麻的栽培与利用作了一些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苎麻地间种魔芋试验示范简报1984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的苎麻品种改良,根本改变了三麻的品种结构和纤维质量.然而,近几年来麻价连续下跌,麻地产值连年下降,麻农弃麻种粮十分普遍,对巩固已建立起的良种麻基地极为不利.因此,为充分利用麻地地力和不同层次的光热...  相似文献   

3.
一、苎麻雄性不育性状的特征苎麻雄性不育性状有的在无性繁殖世代中天然存在,如我省地方农家品种水城弯子苎麻 MS,毕节园麻 MS、紫云黄麻MS、独山者棉园麻 MS、兴义下午(屯土)园麻MS,四川省地方品种青皮麻、青皮大麻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个老苎麻产区,麻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水用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苎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麻积极性,老经验又有了新发展,苎麻产量不断上升。1982  相似文献   

5.
苎麻雄性不育性状遗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雄性不育性状有的在无性繁殖世代中天然存在,如我省地方农家品种水城弯子苎麻MS,毕节园麻MS、紫云黄麻MS、独山者棉园麻MS、兴义下午Tun园麻MS,四川省地方品种青皮麻、青皮大麻等都是雄性不育系,有的在有性繁殖后代中也会产生,如园青5号、长顺青秆麻MS、黑皮蔸MS、  相似文献   

6.
青皮麻是我县苎麻的主栽品种,面积达7000余亩,产量占全县总产的80%以上。过去品质也好,1960—1969年重庆麻纺厂十年大样统计单纤维支数达1780支,1979年参加全国10个地方良种鉴定,头、二麻的平均单纤维多数为1616支。1981—1932年,我们收集了66个头、二、三麻的样品测试,平均单  相似文献   

7.
青皮麻是我县苎麻的主栽品种,面积达7000余亩,产量占全县总产的80%以上。过去品质也好,1960-1969年重庆麻纺厂十年大样统计单纤维支数达1780支,1979年参加全国10个地方良种鉴定,头、二麻的平均单纤维多数为1616支。1981—1982年,我们收集了66个头、二、三麻的样品测试,平均单纤维支数1255.3支,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
四川达县地区是我国的主产麻区,苎麻在10月中、下旬收获后至次年2月底或3月初出苗,其间有140天左右的空闲期。为充分利用光、热、水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冬季在苎麻行间套种短期作物,以增加产值,提高麻农收入。为此,我所近年来进行了改进苎麻种植规格冬季套种短期作物的对比试验,初步结果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苎麻市场急骤变化,苎麻生产出现了较大的滑坡,经济效益低,麻农情绪低落,种麻业渐趋萎缩。为了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为麻农寻找一条新的创收门路,我们在总结麻农过去冬套蔬菜的基础上,对冬季麻园的开发利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苎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苎麻剥制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商品的信誉、农民的收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社员提高苎麻剥制质量,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向产麻社队、苎麻承包户介绍以下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苎麻热"教训的剖析及今后发展对策陈柏清,陈百生(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编者按:目前我省苎麻收购价格已有大幅回升,成交价13~15元/kg,麻农种麻积极性继85~87年度高潮热跌落之后又再一次形成热潮。如何在当前三麻生产走出低谷、回升之际,吸取上...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安徽省主产麻县之一,红麻在我县经济作物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常年播种面积10~15万亩,80年代以青皮三号为当家品种,因普遍混杂退代,发生早花,给麻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种子部门也常惹来很多麻烦。90年代初县种子公司向福建引进“闽红82/34”,...  相似文献   

13.
苎麻是我市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占全省的90%以上,2009年全市苎麻种植面积33907公顷,总产6.5万吨,产值4亿元左右.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苎麻制品出口受阻,苎麻价格持续下滑,由2006年11.00元|公斤降到目前5.00元|公斤,麻农种麻效益显著下降,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毁麻改种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4.
王逸民 《中国麻作》1983,(2):30-30,24
苎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苎麻剥制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商品的信誉、农民的收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社员提高苎麻剥制质量,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向产麻社队、苎麻承包户介绍以下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现状与薄弱环节都昌县是江西省的重点苎麻产区之一,年产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以上。因此,搞好苎麻生产的高产、稳产、优质,对支援麻纺工业建设和增加麻农收入以及改善麻区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当前摆在农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建国以来,都昌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种种原因,却经历了一个恢复、发展、下降、徘徊、回升几经波折的过程。1949年种植面积750亩,总产48.75吨,单产  相似文献   

16.
丰城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1985年开始发展苎麻生产。按照“抓住调整不放,经作养殖大上,经济效益增长,服务工作加强”的要求,我县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开创了苎麻生产新局面。全县实有面积13588亩,总产283.6吨原麻,麻农得到了实惠。如焦坑乡是山区,又是边远的贫困乡,1986年栽种苎麻2470.6亩,一年来实收总产65吨,总产值65万元,人平增收67.71元,户平均增收394元。坪上村黄新华,种麻2.21亩,收入共2322元。1986年12月下旬在宜春地区评比表彰大会,总结经验,我县名列种麻的前列。为了把1987年的全年苎麻生产搞好,除抓好老麻园外,继续发展一万亩。现就发展苎麻生产谈谈个人的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我县是个老苎麻产区,麻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水用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苎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麻积极性,老经验又有了新发展,苎麻产量不断上升。1982年新老麻地10152亩,其中收益面积8800亩,总产221万斤,平均亩产251斤,比1981年总产138.4万斤增长59.7%,单产196斤提高28%;比1980年总产99.7万斤增长121%,单产151.6斤提高66%。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省苎麻生产发展很快,一些从来没有种过苎麻的地区也在利用种子育苗扩大面积。但是,如何做到新植苎麻快速高产,使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这对新麻区来说,值得认真地摸索和探讨。一、我县利用种子育苗的概况1985年以来,我县利用种子育苗发展苎麻生产,到1986年共有苎麻种植面积8113亩,两年获得总产746吨,总产值800多万元。其中,1985年育苗1000亩,移栽了6066亩,当  相似文献   

19.
脚麻移栽,也称分株繁殖。近两年来,脚麻移栽已成为我县扩大苎麻面积主要繁殖方法之一。如阳城公社在1980~1981年,利用脚麻扩大苎麻面积1483亩,占现有苎麻面积29%。生产实践证明,脚麻移栽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易被群众所掌握,凡有苎麻的乡村都可以采用;脚麻移栽既不减少老麻面积,又能扩种新麻,一亩老麻地的脚麻可栽  相似文献   

20.
脚麻移栽,也称分株繁殖。近两年来,脚麻移栽已成为我县扩大苎麻面积主要繁殖方法之一。如阳城公社在1980—1981年,利用脚麻扩大苎麻面积1483亩,占现有苎麻面积29%。生产实践证明,脚麻移栽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易被群众所掌握,凡有苎麻的乡村都可以采用;脚麻移栽既不减少老麻面积,又能扩种新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