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维帅  何可佳  周小毛  柏连阳   《植物保护》2014,40(4):190-192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湖南5个地区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死蜱、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40.592~62. 504、46.474~66.449、68.103~125.849、60.249~81. 574 mg/L。啶虫脒和吡虫啉的毒力相对较低,LC50分别为134.573~248.511和157.065~266.446mg/L。通过毒力大小分析,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是防治黄曲条跳甲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多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通过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并选室内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最高,LC_(50)(致死中浓度)为31.97 mg/L;啶虫脒(LC_(50)=70.27 mg/L)、甲维盐(LC_(50)=96.41 mg/L)、噻虫嗪(LC_(50)=138.13 mg/L)、高效氯氰菊酯(LC_(50)=142.64 mg/L)也具有较高毒力;吡虫啉(LC_(50)=249.97 mg/L)、噻虫胺(LC_(50)=272.99 mg/L)毒力一般;其他药剂毒力较低(LC_(50)350 mg/L),杀虫单对黄曲条跳甲则基本无效(LC_(50)2 000 mg/L)。田间试验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白萝卜田黄曲条跳甲防效较好,药后第7天防效大于80%。综合分析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陈秀  张正炜  赵莉  张颂函 《植物保护》2020,46(2):272-275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青菜黄曲条跳甲的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这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啶虫脒WP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28%杀虫·啶虫脒WP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7.20 mg/L和18.63 mg/L,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0%啶虫脒WP>42%啶虫·哒螨灵WP>5%鱼藤酮SL>15%哒螨灵EC>28%杀虫·啶虫脒WP。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的防效最优,10%啶虫脒WP、28%杀虫·啶虫脒WP和5%鱼藤酮SL 3种药剂总体防效相当,但低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综合来看,建议使用42%啶虫·哒螨灵WP 126~189 g/hm2、15%哒螨灵EC 90~135 g/hm2、28%杀虫·啶虫脒WP 294~420 g/hm2、10%啶虫脒WP 60~90 g/hm2、5%鱼藤酮SL 150~225 g/hm2对青菜黄曲条跳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哒螨灵对三种害虫的毒力比较及其应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明确杀螨剂哒螨灵对B型烟粉虱、水稻灰飞虱和黄曲条跳甲等3种害虫的毒力和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玻管药膜法测定了哒螨灵等药剂对B型烟粉虱和水稻灰飞虱成虫的毒力,用浸渍法测定了哒螨灵等对B型烟粉虱若虫和黄曲条跳甲的毒力.结果显示,哒螨灵对烟粉虱成虫和水稻灰飞虱成虫的毒力最高,触杀LC50分别为0.952 mg/L和0.252 mg/L;哒螨灵对B型烟粉虱若虫的触杀LC50为43.148 mg/L,其毒力较啶虫眯和吡虫啉低,与烯啶虫胺毒力相当,但较吡丙醚毒力高近1倍;哒螨灵对黄曲条跳甲的LC50为195.123 mg/L,其毒力低于毒死蜱,但高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表明哒螨灵不仅对B型烟粉虱和水稻灰飞虱成虫毒力高,对烟粉虱若虫和黄曲条跳甲的毒力也较高,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7种药剂及其混用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及增效作用。结果显示:7种药剂中噻虫胺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315.1 mg/L,其毒力倍数是呋虫胺的3.23倍;其次为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分别为473.1和543.1 mg/L。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按5∶5、4∶6、3∶7、2∶8和1∶9的质量比混用,其LC50值分别是215.6、307.1、334.1、232.6和240.7 mg/L,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2∶8和1∶9混用的共毒系数分别达203.9和210.5,增效最显著;噻虫胺与丁烯氟虫腈按5∶5、4∶6、3∶7、2∶8和1∶9的比例混用,其LC50值分别为409.2、356.9、338.1、402.4和392.6 mg/L,除5∶5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配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1∶9混用共毒系数为182.1,增效显著;噻虫胺与杀虫单按5∶5、4∶6、3∶7、2∶8和1∶9的比例混用,其LC50值分别为479.4、540.0、454.8、737.0和878.7 mg/L,其中3∶7混用的共毒系数为127.9,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烯氟虫腈、杀虫单混用增效作用明显,可以作为防治黄曲条跳甲的高效药剂。  相似文献   

6.
杀虫剂对2种麦蚜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叶法测定了麦长管蚜和黍缢管蚜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 ,麦长管蚜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呈以下规律 :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抗蚜威<啶虫咪<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 ;致死中浓度 (LC50)按以下次序增大 :啶虫脒 ,辛硫磷 ,毒死蜱 ,抗蚜威 ,甲基对硫磷 ,吡虫啉 ,氧化乐果。黍缢管蚜对几种杀虫剂敏感性呈以下规律 :吡虫啉<毒死蜱<啶虫脒<抗蚜威<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 ,致死中浓度 (LC50)按以下次序增大 :啶虫脒 ,毒死蜱 ,吡虫啉 ,抗蚜威 ,甲基对硫磷 ,氧化乐果。麦长管蚜和黍缢管蚜对几种杀虫剂的选择性依次为 :啶虫咪<甲基对硫磷<抗蚜威<毒死蜱<氧化乐果<吡虫啉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本文测定了5种化学药剂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对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所选5种化学药剂对薄荷金叶甲均有一定的毒力作用,但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7404mg/L,啶虫脒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相近,LC50值分别为64.7845和86.5744mg/L,而噻虫嗪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较差,LC50值为220.2474 mg/L,阿维菌素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最差,LC50值为678.6936mg/L。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于防治蔬菜种植地黄曲条跳甲的药剂,了解黄曲条跳甲对常用杀虫剂敏感性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开展试验测定1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并连续监测不同时期的黄曲条跳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体内相关解毒代谢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辛硫磷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LC50为0.61 mg/L,溴氰虫酰胺、吡虫啉居次,LC50分别为17.59、17.69 mg/L,杀虫双、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环氧虫啶也对其具较高杀虫活性。经监测发现,6月黄曲条跳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最低,3月、9月和10月敏感性较为接近;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多功能氧化酶(MFO)及羧酸酯酶(CarE)在不同月份的活性高低排序为6月>10月>9月>3月。在不同时期施药防治黄曲条跳甲需注意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6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毒叶饲喂法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吡虫啉、毒死蜱、杀虫单和百菌清对家蚕的毒性。4d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对家蚕LC50<0.5 mg·L-1,属剧毒级,吡虫啉、毒死蜱和杀虫单对家蚕LC50为0.5-20 mg·L-1,属高毒级;这5种杀虫剂的田间施药浓度/LC50比值远大于10,对家蚕都具有极高风险性。杀菌剂百菌清对家蚕的LC50 为2 828mg·L-1,对家蚕属低毒级,田间施药浓度/LC50比值介于0.1-1.0之间,对家蚕为中等风险性等级。  相似文献   

10.
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监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浸叶法、点滴法和滤纸药膜法对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的重复间变异系数比较表明,用点滴法测定黄曲条跳甲成虫药剂敏感性的重复性最好,变异系数为6.42%;其次为浸叶法和滤纸药膜法。利用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了4个菜区黄曲条跳甲成虫对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结果均能一致反映出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的药剂敏感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防治棕榈蓟马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温室棕榈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棕榈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0.079 mg/L 和0.443 mg/L,而阿维菌素、灭多威、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为47.908 ~206.236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使用剂量以80~60 g/667 m2和 30~20 g/667 m2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新型杀螨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荔枝叶螨的活性,对荔枝叶螨的不同螨态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片浸渍法和浸叶法测得的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成螨的LC_(50)分别为0.977和0.248 mg/L,其毒力分别是对照药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的0.50和7.33倍;分别采用浸叶法和浸叶碟法测定了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幼若螨和卵的活性,LC_(50)分别为0.094和0.380 mg/L,活性分别为对照药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的4.07和98.40倍。处理24 h后,相同浓度的30%乙唑螨腈悬浮剂和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荔枝叶螨的产卵抑制率和产卵抑制指数无明显差异,但处理48 h及72 h后,30%乙唑螨腈悬浮剂的产卵抑制率和产卵抑制指数显著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稀释4 500倍药后1 d防效达73%以上,药后20 d防效仍维持在90%以上,30%乙唑螨腈悬浮剂防治荔枝叶螨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信阳和漯河两地黏虫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信阳种群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35、0.230、3.566、3.716、5.025、13.315 mg/L;漯河种群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分别为:0.053、0.734、3.081、3.413、13.570、25.067 mg/L。以毒死蜱为标准药剂,甲维盐对信阳和漯河3龄黏虫幼虫都表现出极高的活性,相对毒力指数分别达到143.571和58.132。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贵州省白背飞虱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3年和2014年采自贵州省贵阳、平坝、遵义、黔西、平塘及玉屏6地白背飞虱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对噻虫嗪的敏感性最高,LC50值为0.060~0.93 mg/L(平均0.33mg/L);其次为吡虫啉、毒死蜱、环氧虫啶和噻嗪酮,其LC50值分别为0.080~2.84mg/L(平均1.03mg/L)、1.09~3.89 mg/L(平均2.27 mg/L)、0.59~10.07 mg/L(平均2.71 mg/L)和0.28~18.15 mg/L(平均4.96mg/L);白背飞虱对敌敌畏、吡蚜酮和异丙威的敏感性相对较低,LC50值为0.89~57.96mg/L,LC50平均值分别为10.03、12.16和22.44mg/L。两年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6地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蚜酮、噻嗪酮和吡虫啉表现出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而对其余5种药剂仍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敏感品系的获得及其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高效氯氰菊酯为筛选药剂,通过室内单对汰选获得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并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该敏感品系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12种常用药剂的敏感基线。浸叶法测得该品系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为0.0340 mg/L)、茚虫威、氟啶脲、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多杀菌素、毒死蜱、虫螨腈、灭多威(124.0482mg/L)。点滴法测得12种杀虫剂LD50由小到大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毒死蜱、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氟虫双酰胺、灭多威、氟啶脲。结果表明,该敏感基线可用于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的有效药剂,用浸虫法测定了7种药剂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分别采用浸虫法、浸叶法、药膜法测定了7种药剂对其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试验作了进一步验证。浸虫法测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38 mg/L;浸叶法测得辛硫磷毒力最高,为42.05 mg/L;药膜法测得毒死蜱毒力最高,为18.51 mg/L。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毒力值变化最大,浸虫法毒力是浸叶法毒力的61.86倍;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在3种生测方法中毒力相当,但均较低。丁硫克百威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7.29 mg/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35%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 500 g/hm2(有效成分,余同)防效达80.66%,对花生的保果、增产幅度分别为77.90%、17.56%;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 250 g/hm2、20%丁硫克百威乳油3 000 g/hm2与辛硫磷防效相当,且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因此,选用以上药剂于7月中下旬花生封垄前田间灌墩可以有效减轻暗黑鳃金龟为害。  相似文献   

17.
毒死蜱与氟虫腈复配对环境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毒死蜱与氟虫腈及其复配对靶标生物小菜蛾和二化螟的室内活性,对非靶标生物意大利蜜蜂、家蚕、斑马鱼的毒性。试验结果为毒死蜱对小菜蛾,二化螟,蜜蜂,斑马鱼,家蚕的LC50分别为586.2,45.97,2.482,0.723,1.749mg/L;氟虫腈对上述生物的LC50分别为0.121 4,1.038,0.025 1,0.180,2.325mg/L;复配后对上述生物的LC50分别为0.5256,5.626,1.983,0.535,1.528mg/L。复配后对小菜蛾、二化螟的共毒系数为230.6、153.3,对蜜蜂、斑马鱼、家蚕的共毒系数为11.6、103.8、117.3。  相似文献   

18.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高毒农药替代品的6种药剂对柑桔害虫重要捕食性天敌亚非玛草蛉Mallada desjardinsi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亚非玛草蛉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毒死蜱〉氧化乐果〉丁硫克百威〉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印楝素。其中前5种药剂的LC95分别为18.67、324.48、1694.80、11520.83、642592.76mg/L;LC50分别为8.20、41.03、134.85、527.89、7799.57mg/L。印楝素对亚非玛草蛉的毒性极小,其LC50和LC95因毒力低而未测出。  相似文献   

19.
5种杀虫剂对白眉野草螟的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眉野草螟(Agriphila aeneociliella)是近年来在山东莱州等地小麦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由于对其生物学习性和防控技术缺少了解,致使当地小麦生产损失严重,对小麦主产区粮食安全生产构成潜在威胁。本试验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当前5种常用杀虫剂对其幼虫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和辛硫磷的杀虫活性较高,LC50分别为0.39、1.75和10.75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0 g/L毒死蜱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在施药7 d后的防效均在90%以上,分别为91%和90%,显著高于另外3种药剂,可作为防治白眉野草螟的首选药剂,施药方法建议在小麦返青前期灌根或播种前撒施毒土。  相似文献   

20.
两种拟青霉菌提取物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浸叶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MCWA18和拟青霉(Paecilomycessp.)菌株X1甲醇萃取物对萝卜蚜无翅成蚜48 h后LC50分别为0.3435 mg/mL和0.8309 mg/mL。网室盆栽试验,菌株MCWA18和X1甲醇萃取物2.5 mg/mL处理7 d后对菜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24%和87.06%,田间小区试验处理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81.82%和81.70%,相当于1.3%鱼藤氰乳油500倍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