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Zyxin蛋白是黏着斑蛋白复合物中的重要成员,黏着斑是在细胞中发现的高度动态的多蛋白复合物,其能够传播从细胞外基质到细胞核的信号。Zyxin蛋白具有富含脯氨酸结构域、核输出信号和LIM基序的3个拷贝。近年来的研究表明,Zyxin蛋白不仅在与肌动蛋白相关的生物过程中发挥功能,而且在细胞迁移、细胞黏着、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肿瘤生长、天然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对Zyxin蛋白在细胞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46-9947,9949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概况,对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稳定细胞结构功能和调节细胞凋亡功能进行综述,并讨论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发育,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刺参腱生蛋白基因、胶原蛋白α2基因、整合蛋白αV基因和整合蛋白βL基因等4个候选功能基因不同月龄的组织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参12、13、14月龄时,腱生蛋白基因在刺参肠、管足、呼吸树、皮肤、体壁、体腔液细胞、疣足和纵肌等8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体腔液细胞和呼吸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P0.05);胶原蛋白α2基因在刺参管足、呼吸树、体壁、疣足和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在呼吸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纵肌、疣足、体壁、肠和体腔液细胞等组织中的表达量逐渐降低;整合蛋白αV基因在纵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月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整合蛋白βL基因在皮肤、体壁、疣足和管足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刺参这4个功能基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小麦酰脲转运蛋白TaUPS2.1-D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的等位变异。【方法】克隆了小麦TaUPS2.1-D基因,构建了TaUPS2.1-D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表达载体,通过转化烟草叶片阐明了TaUPS2.1-D的亚细胞定位。对TaUPS2.1-D基因在几千个小麦品种中的变异位点及其变异频率进行分析。【结果】TaUPS2.1-D基因在细胞质膜和内质网上均有明显表达。TaUPS2.1-D基因的等位变异位点变异频率均较低,可见该基因在不同小麦品种中功能相对保守。【结论】小麦酰脲转运蛋白TaUPS2.1-D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且功能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分析去乙酰化转移酶Sirtuin 7(SIRT7)在苏姜猪不同脏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苏姜猪11种脏器组织中SIRT7基因的表达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RT7蛋白在所检测的组织样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胃和肠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SIRT7蛋白主要分布于胃腺、大肠和小肠的腺细胞中,在心脏、腿肌、背最长肌和腹脂中的表达量相对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织中表达量(P<0.05);在肺、肾和脾脏组织中,SIRT7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细胞、肾脏近远曲小管细胞、脾脏红髓区细胞;SIRT7基因在各脏器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SIRT7基因在苏姜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转录和翻译水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该基因功能主要与各脏器功能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和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HPAC细胞中furin蛋白的表达,并对furin蛋白序列进行分析,探讨furin对HPAC细胞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AC中furin蛋白的表达,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furin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Furin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不强,而furin蛋白与Furin基因不同,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且含有较多的螺旋和折叠结构.胰腺癌细胞系HPAC中的furin蛋白能高度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eptidase S8/S53 domain是furin的主要功能结构域.[结论]可以通过对Peptidase S8/S53 domain进行突变,进一步分析furin的生物学功能,为胰腺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重组蛋白pCI-PrP27-30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用pCI-PrP27-30重组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经不同浓度的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的细胞系,然后用间接免疫荧光、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在COS-7细胞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8.
HAL3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与真核生物耐盐反应高度相关的新蛋白家族。植物HAL3蛋白家族是一类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型抗盐多功能蛋白,在不同生物中具有调节磷酸酶活性,参与辅酶A合成以及介导光调节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相对于植物中已经发现的其他盐相关因子,不同物种中已发现的HAL3蛋白均与抗盐相关,但在不同生物中HAL3蛋白有不同的功能。综述了酵母中HAL3蛋白的功能及其与逆境的关系、植物中HAL3蛋白的功能及与植物耐盐反应的关系、HAL3蛋白在植物耐盐反应中的作用、辅酶A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及HAL3蛋白在植物耐盐反应中的作用,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药物结构优化和改造,利用293T细胞进行转染及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研究病毒血凝素(HA)在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糖基化位点HA蛋白差异性表达明显,HA蛋白可诱发内质网应激反应,且不同的HA蛋白样中CHOP的表达量不同,从而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所导致的细胞凋亡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其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能在复杂气味环境中识别群体内化学信号以及区分食物源散发的特异性气味分子,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 ORs)在中蜂识别气味分子的行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筛选OR1和OR2的互作蛋白,为深入探究OR1和OR2蛋白在蜜蜂嗅觉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OR1和OR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FastBac-OR1和pFastBac-OR2载体,转染Sf9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质谱分析技术筛选鉴定与OR1和OR2互作的细胞蛋白,并对这些互作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 KEGG信号通路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IP组和IgG组重组蛋白在细胞内得到正确表达,利用Co-IP联合质谱分析技术共筛选到273个与OR1互作的细胞蛋白和204个与OR2互作的细胞蛋白,主要为微管蛋白、热休克蛋白、核糖体蛋白等。对这些蛋白进行GO功能富积分析,发现这些蛋白质涉及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RNA剪接、核糖体和能量运输有关。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  相似文献   

11.
扩张蛋白是一类细胞壁酶蛋白,能够通过打断细胞壁多聚物之间的氢键诱导酸依赖的细胞壁延展和压力松弛。其由两类多基因家族编码,分别命名为α-expansin、β-expansin,每类扩张蛋白基因家族又有很多的基因成员。扩张蛋白已在不同的种属植物中被鉴定存在,并且大量的扩张蛋白基因被克隆。研究表明:每一个扩张蛋白基因在高度特定的位点和高度特定的细胞类型中表达,其表达在时间、空间上受到严格的调控且受到激素和环境因子的调控。目前认为扩张蛋白几乎参与了植物的整个发育过程:除具有增大细胞的功能外,扩张蛋白在细胞生长、种子萌发、根毛形成、根系生长、叶原基形成、叶子生长发育、果实成熟、器官脱离,以及花粉管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此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了科技对橡胶选育种及推广的推动作用。探讨分析了橡胶树品种选育及品种推广选用方面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栽培品种单一,抵御自然灾害整体抗逆能力不强,自主选育的新品种推广应用缓慢,本地适应性育种及品种选用工作难于满足生产发展,橡胶树早期性状综合预测技术预测准确性不高,种质资源创新利用进展不快,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仍未建立等,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苹果褐斑病菌(Diplocarpon mali)接种苹果品种富士和砧木山定子叶片后不同时间点的生长发育特点。接种富士6h后分生孢子即可萌发入侵,24h在表皮细胞中形成吸器,3d在叶组织中形成菌落并已扩展至海绵组织,5d后观察到特殊的角质层下菌丝束(SHS)组织,7d即可观察到大量分生孢子盘。虽然病菌在山定子叶片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在富士上相似,但发育明显延迟,接种后3d在角质层下扩展并侵染表皮细胞形成吸器;7d时仍局限在侵染点周围,未观察到SHS组织;11d始见个别分生孢子盘。且接种后12h在侵染点周围的表皮细胞壁上有明显的胼胝质沉积,说明山定子对褐斑病的抗性明显大于富士,可用于进一步的抗病机理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亚麻在快速生长期其韧皮纤维细胞发育在SP(the snap point)点上下端分别经历细胞伸长和次生细胞壁加厚2个不重叠时期。研究亚麻快速生长期不同组织、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Lu BGALs)、纤维素合酶(Lu CESAs)等家族基因的表达谱,探讨快速生长期亚麻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的发育模式,为改善亚麻纤维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45 d的亚麻根、茎韧皮纤维、叶为材料,用透射电镜观察并测量茎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结构和厚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方法,研究亚麻快速生长期Lu BGALs和Lu CESAs等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基因在亚麻韧皮纤维不同阶段的表达特点。【结果】在SP点上部TOP端纤维细胞细胞壁薄,约110 nm;紧邻SP点茎中部的MID区(约500 nm)和茎下部的BOT区(约650 nm),细胞壁厚度明显增厚,细胞壁质地均一,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说明SP点中部和下部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已经开始加厚但还未进入次生壁加厚阶段,与TOP明显不同。亚麻Lu BGAL1在TOP区的表达显著低于MID区和BOT区,表明其主要参与纤维细胞细胞壁加厚过程。而Lu BGAL3、Lu BGAL6、Lu BGAL9在TOP区表达最高,MID区次之,表明此类基因主要参与亚麻韧皮细胞伸长和细胞壁重建过程。Lu BGAL5在幼嫩的TOP区表达量高,在亚麻茎较为成熟的MID区较低,说明Lu BGAL5在细胞壁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其他BGALs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在亚麻茎幼嫩的TOP区纤维细胞中,亚麻纤维素合酶基因Lu CESA1、Lu CESA3、Lu CESA7、Lu CESA8、Lu CESA9和Lu CESA10都检测出较高的表达量,且明显高于其在MID区和BOT区的表达。其中Lu CESA3和Lu CESA10在MID区的表达显著低于BOT区,其他几个CESAs基因在MID和BOT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结合这些基因在亚麻快速生长期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说明,亚麻中6个CESA(Lu CESA1、Lu CESA3、Lu CESA7、Lu CESA8、Lu CESA9和Lu CESA10)主要促进亚麻韧皮纤维细胞的伸长。Lu Su Sy在幼茎韧皮纤维细胞中表达量高,表明亚麻茎伸长和加粗需要大量能量。Lu XTH4在亚麻细胞壁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快速生长期亚麻茎韧皮纤维细胞细胞壁没有次生加厚过程;Lu BGAL3、Lu BGAL5、Lu BGAL6、Lu BGAL9、Lu CESA1、Lu CESA3、Lu CESA9和Lu CESA10在亚麻细胞壁细胞伸长过程中起作用;Lu BGAL1主要促进亚麻细胞壁加厚过程;Lu Su Sy和Lu XTH4在亚麻细胞壁发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条锈菌吸器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形态的变化特征,小麦条锈菌吸器发育分为四个阶段,即吸器母细胞的形成、入侵栓的产生、颈部的延伸和吸器体的膨大。电镜观察发现,吸器母细胞壁和隔膜的结构明显不同于胞间菌丝的壁和隔膜。入侵栓由内外层壁组成,它们分别与吸器母细胞壁和第五、第六层相连接。在颈部延伸过程中,颈部始终未能刺破寄主的质膜。成熟的吸器体呈球形或卵球形,并可产生不规则的突起或分枝,吸器中的多核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甘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峰后’葡萄赤霉素(GA3)处理后促使果粒变长的原因和VvSEP3基因在果实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在开花前利用0.1mg/g GA3处理花序并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VvSEP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峰后葡萄的坐果,增加了果形指数,从开花后14d开始到开花后56d,GA3处理后的果实纵径始终大于同时期的对照果实,解剖学结构研究表明,中果皮的细胞膨大从开花后7d开始明显大于同时期发育的对照果粒。VvSEP3基因在开花期的柱头、花柱、横膈膜以及胚珠的珠心组织中有表达,开花后主要在子房壁中表达,当幼胚发育时在维管束组织和胚乳组织中有所表达。本研究显示GA3处理后明显增加峰后葡萄的果形指数,同时促进了果肉细胞的纵向生长从而使果粒变长;VvSEP3基因在子房壁细胞分裂与膨大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肌肉发育相关LncR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长发育性状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和/或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状,尽管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可分析基因组上全部基因,筛选出与某类性状关联的SNP,但很难综合评价某个基因对其确切的作用。寻找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精准基因是育种研究的目标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细胞增殖分化、个体发育、信号转导、干细胞维持、代谢等几乎所有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等方面具有控制基因表达的作用,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nt,且不表现出蛋白质编码潜能的RNAs,通过多种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参与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以及基因组印记、转录干扰、转录激活、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调控过程,涉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及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LncRNA调控生肌因子进而调节肌肉发育分化的新路径,阐释哺乳动物生肌分子时间,寻找肌肉组织中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新LncRNA分子,深入研究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LncRNA分子及其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阐明 LncRNA 在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是肌肉发育遗传育种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就LncRNA在哺乳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增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南方稻麦两熟地区稻田套播小麦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实践的剖析,提出了在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要重视农民的探索和创新、重视适用技术的研发、重视政府部门的作用、重视农业科研人员与推广人员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技术供需类型、科技推广主体供需、技术供需认知。【结果】各类农业推广技术供需重点基本一致;推广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推广主体在供需匹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农技推广机构作用亟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渠道手段较为集中,不能很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结论】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中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建立农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技术供给主体之间协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