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涛  顾生贞 《中国种业》2006,(11):41-42
禾本科牧草种子是牧草种子中最难加工的一种,因其果皮与种皮相粘不易分离,颖果外面的稃片多具有微毛、绒毛和细长不规则长芒,其外型多扁长,呈不规则状,这种特殊的外观特性决定了其流动性不好,加大了精选加工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下面根据我厂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精选加工的特殊工艺,将其工艺流程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牧草种子加工是实现牧草种子商品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牧草种子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保障。牧草种子多科多属,形态特征、物理机械特性等都比较复杂,不同牧草种子的特性差别较大。运用牧草种子加工成套工艺流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1)调试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2)更换加工品种注意事项;(3)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秀措吉 《种子世界》2022,(5):0105-0107
牧草种子是建立人工草场的基础,对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有着很大的帮助。近年来随着人工种草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人工草场的面积呈现逐渐扩大的态势。人工种草对优质牧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探究牧草种子的萌发特征对保证人工种草成效有着很大帮助。近年来各个研究领域对牧草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温度的范围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但储藏时间对牧草种子的萌发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不同储藏时间下对多种牧草种子的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牧草其储存时间的不同,其萌发率会存在一定的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在两月内基本能够解除休眠,但是不耐储存,豆科类牧草种子休眠期相对较长并且耐储存,储藏时间能够达到 10 年以上,并且储存时间达到10 年以上的豆科牧草种子仍然具有萌发能力,而其他种类的牧草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强,其种子的萌发率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进一步探求不同牧草种子的储藏时间的萌发,特种对更好的掌握种子的储存时间,确保发挥牧草种子的生产特征,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亚  毛培胜 《种子》2012,31(9):55-60
禾本科牧草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中国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管理粗放、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成为限制中国草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比较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研究成果,围绕种子生产中的播种、灌溉、施肥、生长调节剂、收获等技术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总结综述。另外,根据中国种子生产现状,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西宁地区室温下贮存的不同年限豆科牧草发芽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不同豆科牧草室温最大贮藏年限,为西宁地区室温豆科牧草贮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发芽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豆科牧草种子大小、饱满度、完整性、色泽、贮存年限等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大,在西宁地区室温贮存条件下,豌豆种子寿命为15年左右,而大部分苜蓿种子寿命为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全面地掌握禾本科牧草种子正式入库前在不同干燥温度下所出现的不同干燥效果,通过对1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湿度(15±3)%、温度为15±2℃和21±2℃的条件下展开持续干燥,分析了在不同的干燥温度之下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脱水速率和发芽率。从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在湿度为15±2℃的条件下进行干燥11 d以后,仅巴哈雀稗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8%以下,而温度21±2℃的条件下进行干燥,除了匍匐翦股颖、披碱草以及小黑麦之外,剩下的11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含水量都在8%以下。当禾本科牧草种子在两个温度下进行干燥以后,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翦股颖的发芽率有显著的下降(P0.05),而狗牙根、小黑麦以及燕麦的发芽率则变化不一,其余8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在干燥前后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毛果胡卢巴、劲直黄芪、天蓝苜蓿、镰荚棘豆和窄叶野豌豆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以提高其萌发率,研究了0/10℃ 、5/15℃ 、10/20℃ 、15/25℃ 、20/30℃ 、25/35℃ 、30/40℃等7种发芽温度对西藏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在0/10℃条件下均无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随昼夜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毛果胡卢巴、劲直黄芪、天蓝苜蓿、镰荚棘豆和窄叶野豌豆牧草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种子萌发时滞最短,依次为2,2,2,3,4d;毛果胡卢巴和镰荚棘豆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5℃,发芽率分别高达95%和812.5%;劲直黄芪、天蓝苜蓿、窄叶野豌豆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30℃,发芽率依次为85%、912.5%和65%.  相似文献   

8.
5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7个盐浓度梯度下(0.4%~1.6%),比较分析了5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耐盐指数和根长的变化;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5个盐浓度梯度下(0.3%~1.5%)进行盆栽幼苗培育,比较分析了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牧草种子的耐盐指数和根长呈现下降趋势;牧草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呈现上升趋势,而SOD、POD和CAT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5种禾本科牧草在萌发期和苗期耐盐能力排序依次为:垂穗披碱草>细茎冰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老芒麦.  相似文献   

9.
中缅边境地区果园种植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由于夏季多雨而春冬季干旱等季节性问题突出,果园内水土流失严重,套种牧草、作物是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途径。为此,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试验实践的方式,就滇西南、滇东南地区果园牧草、一般经济作物的套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产量、产值、覆盖度及水土保持效应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牧草、一般经济作物的套种效果。结果表明:在中缅边境地区果园内,可套种的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套种豆科、禾本科牧草的混播产量产值最高,鲜重产量达79000~83000 kg/hm~2,产值13500~42000元/hm~2,均高于豆科、禾本科及菊科牧草单种;套种作物以小米辣、毛豆、生姜为主,经济效益在7500~36000元/hm~2之间,其中以套种生姜的效益最高。总体来看,在中缅边境地区果园内套种牧草以豆科、禾本科混播效益最佳,而套种牧草的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优于套种作物,因此推荐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的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9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育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苜蓿在4月底之前播种时,播种后10~14d出齐苗,6月底现蕾,7月中下旬开花,8月末到9月初期种子成熟.同期播种,禾本科牧草比苜蓿的生长速度慢.牧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与牧草种类和品种有关.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于禾本科牧草.在4个苜蓿品种中,以FGC301和FGC201再生速度较快;4个禾本科牧草中,鸭茅再生速度最快.在9个供试牧草品种中,肇东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因抗病性差、越冬率低,不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紫花苜蓿FGC-301、FGC-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