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农村建设,本质上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关键。基于农业标准化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应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标准化建设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本质上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关键.基于农业标准化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应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标准化建设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1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农业信息资源,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链综合绩效是企业外部绩效和内部效率的综合反映。根据农业的特殊属性和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属性,构建了农业产业链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家评分,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反映外部绩效和内部绩效的指标权重,最后建立绩效矩阵。笔者以南京市蔬菜产业链为例,对其外部绩效和内部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中分析农业产业链整体绩效情况,为今后提高农业产业链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率先在农业领域中试用"3S"技术,此举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开启了"精准农业"的时代。在一些发达农业的欧盟国家中,信息化技术已在农业的科学计算、智能决策、自动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领域全面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链与二、三产业链链接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简述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伊犁农业信息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管理决策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析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的演进、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我国乃至世界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它包涵了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红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36-22038
为了克服现有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可追溯系统。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Agent技术运用在农产品质量追溯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该系统的实体模型,确定了系统的追溯体系结构,最后对主要实体的实现算法进行了描述。通过对算法的分析,证明该系统在提高产品追溯的广度与深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取我国2005年10种有代表性的农业科学类期刊对其相关办刊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科学》和《广东农业科学》的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较高;同时还揭示了我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当前办刊存在的问题.并在提高其网络化程度、建立“网络——服务点”经营协作模式、扩充评估体系、提高办刊质量以及组建新型网络时代编辑人才队伍等几方面提出新形势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海 《北京农业》2012,(3):202-20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达到增产的目的关键,是农业的生产力迈向更高的台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科学研究、管理决策,提供一个全面、快速、准确地查询、统计农业经济数据及进行数据分析的服务平台,我们采用B/S结构,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HTML、VBScript/JavaScript语言,研究开发了"河北省农业经济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自定义分区,多条件组合查询,结果可以打印、下载,与统计软件连接等功能,具有界面友好、易扩展、易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北省农科院科研机构的项目管理流程进行分析,应用Visual Foxpro6.0软件和多媒体数据库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了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农业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审定品种、科研专利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数据的建立、增加、修改、查询、打印等,并具有系统维护修改功能。用户快速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改,是农业科研单位进行计算机管理较理想的工具。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河北省农科院投入使用,运行快捷方便,受到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6.
董云秀  靳小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79-6079,608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反过来说要将农业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国家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提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应从体系内外科技队伍之间,体系内不同产业、不同阶段工作任务之间、不同层次科技人员之间、受聘人员承担的体系内外工作任务、利益分配之间及稳定支持与动态管理,中央行业管理与地方、部门行政支持之间,产业技术研发与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等10个方面正确处理体系内外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分工、强化管理、分步实施,保证体系健康、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芹芳  段刚  杨震  陈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42-6443
[目的]建立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方法体系。[方法]调查统计与综合分析。[结果]依据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科学确定一定区域、一定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基本农田的理论面积、可实现面积和实际面积。[结论]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测算农用地不同层次的产能,确定不同层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逐年向好,但地市间改善幅度差异明显,农业技术配置效率差异是关键诱因;绿色贸易壁垒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贸易壁垒作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异质性,产业基础、公共投资、创新能力以及劳动力综合素质调节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建议通过健全农业保障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公共投资、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改革开放力度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服务水平的体会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科研管理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对促进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服务"三农"、自我发展等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宁夏农林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为例,总结了在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创新科研管理所取得的成效及体会,并对进一步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