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个甜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圣园花甜糯、圣园甜彩糯、金莲花糯5号3个甜糯玉米引进试种研究,结果表明:其鲜食果穗上的甜粒∶糯粒均为1∶3均匀分布,粒色紫白相间、有光泽,食味糯中带甜,甜味优于一般糯玉米,兼具糯玉米和甜玉米风味,是一种新型的鲜食糯玉米中佳品。金莲花糯5号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后期保绿度高、田间某些性状表现优良,可以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圣园甜彩糯产量排第二、抗逆性好,但品质稍差、生育期较长,且秃尖明显,可继续试验观察;圣园花甜糯产量最低,但品质较优,部分性状表现较好,可以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05,(1):77-77
鲜食玉米家族中又添新成员——都市丽人,该品种是采用高科技将甜玉米的甜质基因导人糯玉米中,使糯玉米的青果穗中的含糖量由4.5%提高到9.6%,和普通甜玉米的甜度差不多,它集中了糯玉米和甜玉米的优点,真正实现了甜、香、糯一体。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引进,在宁海、临海、平阳、上虞、嘉兴、桐乡、漳安等地试种,平均667m^2产鲜穗75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美玉8号”是采用基因工程,将超甜玉米的甜质基因导入糯玉米中育成的加甜型鲜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同一果穗中同时具有糯粒(75%)和超甜粒(25%),既保持了糯玉米的粘性和适口性,又具有甜玉米的鲜味和甜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广阔。杭州市萧山区种子管理站在2006~2007年引进加甜型鲜食玉米并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品种“美玉8号”。在2008年开展播期、密度和肥料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步形成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赵琳  骆乐谈  袁德明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378-2382
2020年对6个甜玉米品种、7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及适应性筛选分析,甜玉米以粤甜16为对照,糯玉米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重点分析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结合果穗外形、抗性、口感评价等指标,最终筛选出优质、适应性强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甜玉米中南甜玉164和泰甜金银粟的综合性状优良;糯玉米中苏科糯1902和玉糯916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优良。这4个品种适应性强,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延庆县鲜食玉米品种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特性、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以确定适宜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中京科糯2000的鲜穗采摘期为97d,鲜果穗产量每667m2为1 208kg,比对照增加了51.47%,鲜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与对照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京紫糯218、京科糯120的鲜果穗产量与对照品种间达到显著水平。甜科脆1、京科甜2000的鲜果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18%和14.08%。科甜脆1、京科甜2000、京科甜126的鲜籽粒产量与对照间达到显著水平。感官性状评价分数≥90的糯玉米品种为京科糯2000,甜玉米为甜单21。  相似文献   

6.
2012年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在糯玉米果穗上发现了30粒外观蜡质,乳熟期含糖量高达18%~20%,与超甜玉米的含糖量相当;乳熟后期支链淀粉增加,糯性强,成熟后籽粒顶部塌陷或扁头,饱满度介于糯玉米和超甜玉米之间,含糖量很高的糯玉米,定名"糖糯"。糖糯口感糯软、香甜,比甜玉米内溶物多,皮渣少;老熟一点,糯香突出,风味独特。经遗传分析表明,糖糯籽粒胚乳由糖糯基因tn和糯基因wx共同控制,实现了甜、糯同粒的完整表达,完全符合孟德尔双隐基因的遗传分配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利用现有各类玉米资源,采用一系列技术方法,可源源不断地创新糖糯种质和育成丰富多彩的糖糯玉米新品种,还可育成带有糖糯籽粒的加甜糯玉米。已育成糖糯新组合参加了试种、展示,相关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7.
双隐(三隐)性基因在甜糯型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品质优良、配合力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甜玉米和糯玉米杂交——自交,选出甜糯双隐性自交系,利用不同类型的甜糯双隐性自交系杂交——自交,选出甜糯三隐性自交系,在选育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自交系的基础上,通过杂交配组,产生甜(杂结合)糯(纯结合)玉米杂交种,用这类杂交种生产的果穗,有糯质籽粒,有甜质籽粒,甜糯相间随机排列,保留糯性,增强甜度,提高品质。解决了以往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的缺陷。在分析国内外鲜食甜糯型玉米育种现状基础上,结合我所多年甜糯双(三)隐性基因系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实践,浅析了甜糯双隐性或三隐性基因系的选育以及甜糯型玉米杂交种的组配方法,希望为我国鲜食玉米的产业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和超甜玉米粤甜3号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研究了光强因子对这2种不同基因型鲜食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全光照与100%全光照相比,香白糯和粤甜3号的抽雄、吐丝期分别推迟了7 d和8 d,收获期均推迟了11 d;遮光还使香白糯植株高度显著减少;香白糯果穗的穗长、行粒数、裸穗鲜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分别减少了48.9%、59.2%、46.6%、13.8%和22.8%,鲜穗产量减少了72.4%;粤甜3号果穗的穗长、行粒数、裸穗鲜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分别减少了43.3%、59.6%、48.3%、9.6%和17.9%,鲜穗产量减少了54.3%。  相似文献   

9.
<正> 1 鲜食型玉米的类型 1.1 甜玉米类型 根据遗传基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型甜玉米,目前栽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有加强型甜8、kt110、甜单8号、中甜6号等。 1.2 糯质玉米类型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籽粒全部为支链淀粉,籽粒成熟时,胚乳呈蜡质状。主要品种黑糯型陕鲜玉1号,白糯型中糯1号,黄糯型万粘1、2号,鲁  相似文献   

10.
甜加糯玉米是我国首创的鲜食玉米新类型,综合了甜玉米和糯玉米优点,果穗上甜、糯粒随机相间排列,口感既甜又糯,近年来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已成为鲜食玉米发展的趋势与重点。我国育种人员通过聚合玉米胚乳淀粉合成途径中的甜质基因和糯质基因,形成甜糯双(多)隐性自交系,再与糯玉米自交系或彼此间杂交组配,杂交后代产生显隐性基因分离,从而实现同一个果穗上同时出现甜、糯粒。甜加糯玉米的育种发展迅速,目前已构建起“传统育种方法(甜、糯玉米杂交组配法和甜加糯玉米二环系选育法)+ 现代育种手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甜加糯玉米育种体系,育成品种向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甜加糯玉米因产值高、生产周期短、可灵活搭配种植茬口,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由于存在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狭窄、繁殖和制种成本较高、品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保鲜加工技术亟待创新等制约因素,其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凸显,阻碍了甜加糯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本文从甜加糯玉米育种理论基础、育种发展历程、品种审定情况、种植分布、种植模式和市场概况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核心瓶颈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甜加糯玉米育种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玉米食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品尝到又甜又糯的鲜食玉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2003年引进了一种新型的鲜食玉米——加甜型糯玉米美玉3号,该品种将糯性和甜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美玉3号是将甜玉米中的加强甜基因导入到糯玉米育成的加甜糯鲜食玉米,其鲜食口感优于目前生产上所有糯  相似文献   

12.
桂甜糯22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甜加糯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糯质自交系518MBC-13为母本、甜糯双隐(wxwxsh_2sh_2)自交系6珍BCW-2-15为父本选育而成的,202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的食用品质和优良的商品性质,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因其F2果穗糯与甜子粒比例为3∶1,兼顾了糯玉米和甜玉米的风味和南北消费者口味,是当前中国鲜食玉米的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
特用玉米是根据不同需要培育出的适合特殊用途的优质玉米品种,具有专用性、优质性、高效性等特点。目前,国内相继培育出一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特用玉米品种,主要分为8大类型:1.甜玉米分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主要用于鲜食和速冻。其特点是:甜度高,普通甜玉米甜度约为普通玉米的2.5倍,超甜玉米的甜度为一般西瓜的2倍多;果皮柔嫩,味带糯性,适口性好,既可鲜食,又可速冻保鲜,还可制成罐头。秸秆是优质青贮饲料。品种有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加强型超甜玉米“甜单8号”、天津农科院培育的“津鲜1号”等。2.糯玉米主要用于鲜食。其特点是: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4.
结合第十二届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在新乡县种植104个甜玉米品种、4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33个糯玉米品种进行产量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104个甜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万甜2015、绿色超人、GS93、陕科15FA、沪甜2号、BM800;4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万糯11、品甜糯9号、彩甜糯100、天贵糯932、s1606、中品甜糯;33个糯玉米品种产量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HS1602、HS1601、HS1503、忻糯5号、晋糯18号、黔糯7262、万糯200;可为河南新乡地区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下一步选定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4个鲜食甜、糯玉米为参试品种,在崇左、桂林、河池和玉林4个试验点进行对比试验。参试鲜食甜、糯玉米品种中较对照表现好的品种并不突出,综合评价来看糯玉米中金糯卡001、兆香糯2号和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以及甜玉米中海珍和对照品种华珍均适宜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5):25-25
甜玉米 可分为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普通甜玉米的甜度约为普通玉米的2.5倍,超甜玉米的甜度为西瓜的2倍多。此外,甜玉米果皮柔嫩、味带糯性、适口性好,既可鲜食,叉可速冻保鲜,还可制成罐头,其秸秆可作为优质青贮饲料,目前,我国推广的甜玉米品种有加强型超甜玉米甜单8号和津鲜1号等。  相似文献   

17.
近日,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粮专业组专家对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鲜食玉米新组合浙甜糯6681进行了考察,专家组认为该组合丰产性好、品质较优、商品性好,适宜在全省种植。浙甜糯6681玉米是东阳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历经18年精心选育组配而成的鲜食玉米新组合,它结合了甜玉米和糯玉米的优点,其果穗籽粒3/4为糯性,1/4为超甜,口味糯中带甜,口感极佳。2006、2007年,在浙江省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名。它的育成结束了浙江省内无自育甜糯玉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甜加糯型玉米在同一果穗上既有糯玉米粒又有甜玉米粒,其口感保持了糯玉米软糯特性的同时又兼备了甜玉米的鲜香,因此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在各地鲜食玉米市场迅速崛起。晋甜加糯2号是以糯玉米自交系X502TH为母本,以甜糯双隐自交系 LC74/TY3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玉米一代杂种,审定号:晋审玉20190083。山西省生育期90 d,株高216 cm,穗位80 cm,穗长19.2 cm,穗行数14~16行,果穗筒形,籽粒黄色,甜糯籽粒比例1∶3,直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9.46%,中抗丝黑穗病、大班病,每667 m2鲜穗产量1 037.9 kg,其特点是穗型美观、香甜可口、丰产稳产,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及其近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浅谈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玉米是玉米的一个类型,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转化的遗传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较高,食之味甜、糯而得名,主要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等品种,具有营养保健等功效,是顺应人民生活水平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美味营养型食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鲜食玉米果穗生长特性,确定最佳采收期,夏播4个品种,于吐丝盛期标记同日吐丝果穗,每周取样2次,测穗长、果穗直径,称取果穗鲜重和百粒鲜重、干重。结果表明,吐丝后7 d果穗定长时果穗直径、鲜重和百粒鲜重、水量呈前期增大、后期减少态势,与吐丝后天数一元二次曲线相关,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5~26 d、23~27 d和25~30 d、21~27 d。吐丝25 d、27 d前采收糯、甜玉米,煮熟籽粒松软可口。由此可知,糯玉米可于吐丝后18~25 d采收,甜玉米可推迟2 d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