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天然红皮云杉母树林中选择优树并采种,对苗期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同时做家系间和家系内选择,结果表明:45株优树的子代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4 a生苗高、地径大于对照的有34个和29个家系,平均增益为5.60%、4.55%;按照大于对照5%的标准共选择出22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增益为11.17%、10.45%;家系内选择后平均苗高、地径增益为15.45%、15.38%。  相似文献   

2.
对兴安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子代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显著。选择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5%以上,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以上为优良家系4个;选择群体中的最好的一个为最优家系是35号,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6%,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8%,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2%。  相似文献   

3.
对辽宁省清源和黑龙江省塔河两个种源地5年生白桦子代测定林4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进行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的结果表明:两个种源地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极显著,其中清源种源的Q3号为最优家系,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7.467%,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10.87%,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1.317%;塔河种源的T19为最优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较平均值增加27.88%、51.89%和85.18%。  相似文献   

4.
四川桤木造林成活率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造林当年的家系间成活率变幅为50%~100%,平均为78.1%;存活株第2年的成活率变幅为52%~100%,平均为73.7%。2年生家系树高生长量方差分析,家系间差异有3个层次达到极显著。以树高生长量大于试验平均值(1.60 m),同时成活率大于试验平均值(73.7%)进行选择,有光皮桦、19、6、4、24、10、18号家系入选,最优家系19号树高生长达到1.73 m,第2年的成活率达到100%。在较干旱区域造林,要选择耐干旱的四川桤木优良家系或光皮桦。  相似文献   

5.
对落羽杉属不同种源、家系和树种苗期、幼林期生长量(高、胸径、冠幅)、保存率和生物量及其分配(总生物量,干、枝、叶、根生物量及其比值)进行了5年研究。发现落羽杉不同种源、家系间、内均存在显著的性状变异。变异系数以种源、家系间最大,个体间其次。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大于生长量。未发现不同种源、家系在不同地点存在明显互作。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评选出7个优良种源、家系或树种(1600、401、中山杉、304、502、鸡公山落羽杉和701),它们的生长量、生物量大,叶生物量较大,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比值大。其综合选择指数值比平均值大13.97%~35.33%,树高比平均值大11.22%~24.49%,比本地近似树种(江宁池杉)大34.54%~46.18%;胸径比平均值大12.81%~48.28%,比江宁池杉大38.79%~82.42%;总生物量比平均值大54.59%~110.67%;保存率一般也高于平均值及本省江宁池杉。这些优良种源、家系或树种可以在江苏全省及国内类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观赏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46个麻疯树半同胞家系试验表明,在相同种植管理条件下,不同家系间、家系内的平均树高、冠幅、分枝数、结实量有极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家系159,114,119及131号各性状指标均较好,可入选为早期表现优良的家系。以树高和冠幅大于2.0 m、结果数量大于120颗、种子千粒质量大于500 g为标准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共选出13株优良单株,可做为进一步无性系测定或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8.
对兴安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31年生)36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显著。其中2号为最优家系,其家系群体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大于对照平均值的7%、14%、38%;以材积性状为重要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3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到0.9%、1.7%、4.5%。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的红松29a生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对树高和胸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41个参试家系中,家系间树高和胸径生长均值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树高均值超过对照的家系有31个,占家系总数75.6%,胸径均值超过对照的家系有29个,占70.7%;树高均值超过对照10%的家系有1个,占家系总数2.4%,超过对照5%的家系有8个,占19.6%;胸径均值超过对照10%的家系有4个,占9.8%;超过对照5%的家系有8个,占19.6%;42#和75#家系的树高与胸径生长均大于对照5%以上。以树高和胸径生长超过对照5%为入选标准,入选率为19.6%。树高和胸径生长最优家系分别为57#与75#,一般配合力分别为1.788与6.902。树高和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393与0.363;遗传增益分别为2.9%与4.5%。  相似文献   

10.
以木荷种源商品种为对照,利用来自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34个自由授粉家系,开展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并开展优良家系早期初选。结果表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自由授粉家系间的苗高、地径、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的长和宽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家系遗传力;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同时大于全部参试家系和当地普通商品种平均值为标准,初选出10个速生的半同胞家系,选择强度达28%,入选速生优良家系群体苗高和地径均值为38.04cm和5.19cm,分别超过参试家系总体平均值的6.33%和3.42%;各木荷家系苗高和地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生长规律,即苗木于7月初实施分盘分隔培育后,8—10月快速生长,随后放缓;而地径生长量在9—10月达到了一个生长高峰,且在苗木分盘培育之前,家系间幼苗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1.
地栽和棚室挂袋栽培的黑木耳在外观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外观形态上:地栽黑木耳的湿干比大、硬度大、耐受拉力大,而棚室挂袋黑木耳更厚;在营养成分含量上:地栽黑木耳的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含量更高,而棚室挂袋黑木耳的粗脂肪、多糖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对筛选出的大兴安岭种源兴安1号、kyz(科研站)、hjy1(韩家园)和兴科6(古源)等4个黑木耳品种与黑29(对照)进行栽培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兴安1号的菌丝体生长整齐、健壮、浓密,子实体耳片较厚,色黑,平均单袋鲜产量为638.4g,较对照品种增产5.7%;兴安1号黑木耳适合寒温带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黑杨完全适应景宁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速生性;培育一般用材林,栽植后10年即可主伐;培育菇木林、栽植后3-4年即可采伐利用。现有研究结果已表明,美洲黑杨木屑栽培香菇比混合木屑产量高6.9%,用以种植黑木耳比常规混合木屑产量增加7.7%。景宁是香菇、黑木耳的主产区,引各推广美洲黑杨,并引进美洲黑杨菇、耳超短轮伐期两用林营建技术,开展杨树木屑栽培袋料香菇、木耳最佳基质配比的研  相似文献   

14.
ISSR分子标记鉴别黑龙江地区黑木耳主栽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地区黑木耳主栽品种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在选用的8个引物中,有7个引物可以对供试的34个黑木耳菌株进行扩增,获得的指纹图谱清晰稳定、多态性强。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相似水平为0.69时,可将供试的3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三个组群。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黑木耳生产菌种快速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确定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的最佳配方为菌糠35%、木屑45%、麦麸15%、玉米粉2%、豆粉1%、白灰1%、石膏1%。该配方在子实体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等方面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且略优于对照组;黑皮鸡枞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也较空白对照大致相同。试验证明了利用黑木耳菌糠栽培黑皮鸡枞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6.
于1996年开始,在丹东地区开展了优良黑木耳菌种选育研究。并于1998年在辽东山区的清原、新宾、桓仁、凤城、本溪等县(市)开展了开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丹林5号菌种菌丝健壮,产量性状、抗逆性状和稳定性均优于对照菌种及其他菌株;丹林5号菌种定植快、出耳旱、产量高,比原设计指标提高1.72倍,比对照种提高单产41.6%;该菌种经开发应用3.7万m^3耳木,创产值4532.5万元,获利税2841.5万元,目前已成为辽宁省黑木耳生产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秃杉林与杉木连栽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在杉木1代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8,11和14年生秃杉林及8,11和14年生杉木连栽2代林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11和14年生秃杉林地土壤密度依次为0.893~1.112,0.797~1.256和0.598~1.211g.cm-3,比杉木林下降0.9%~6.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总孔隙度依次为45.69%~65.33%,46.45%~68.74%和39.82%~68.26%,比杉木林提高6.6%~8.7%;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通气度依次为3.43%~11.43%,4.15%~19.73%和2.28%~12.23%,比杉木林提高14.2%~24.4%;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依次为46.89%~66.50%,40.90%~68.09%和42.36%~98.15%,比杉木林提高12.4%~14.9%;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pH值依次为4.30~5.10,4.40~4.80和4.13~4.55,比杉木林降低1.3%~6.3%;3个林龄秃杉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46.03~71.45,34.96~68.67和25.59~79.38g·kg-1,8年生比杉木林略低,11和14年生...  相似文献   

18.
引进美国葡萄柚果实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普文县生长的9个葡萄柚品种的果实为试材,主要对果实的性状和综合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单果重、可食率、总糖、含酸量、可溶性固形物、Vc和含汁量的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301.30~366.42g、62.58%~71.11%、3.26%~5.34%、0.92%~1.32%、6.42%~8.86%、20.84~26.71mg/100g、53.4%~70.3%,其他性状差异不明显。综合营养品质较好的品种是里约红,哈路比、帕利斯、里德马叙,营养品质较差的是矮化。  相似文献   

19.
黑翅土白蚁的食物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观察黑翅土白蚁的觅食行为,对黑翅土白蚁的食物选择性作了研究。室内结果表明:在6种纯饵料中,小米粉的被食率、泥被面积及泥被覆盖率均最高,其泥被出现时间仅长于松木粉,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在5种添加物中,除15%黑木耳外,15%香菇、10%松花粉、10%白砂糖、15%蜂蜜都能显著提高小米粉对黑翅土白蚁的诱食效果,其中又以10%白砂糖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小米粉 10%白砂糖诱饵对黑翅土白蚁的诱食效果优于小米粉诱饵。可见,小米粉 10%白砂糖是最优化的饵料组合,可作为黑翅土白蚁毒饵中的饵料组分。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根处理及不同扦插基质对土沉香苗木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不同生根促进剂(R)、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T)及插穗不同基部下切口型(Y)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研究了不同基质(E)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ABT-1#(R1)+750×10-6(T3)+双削面(Y3),即R1T3Y3组合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1%、平均单株生根数达9.9条;4种不同基质扦插对比试验中以红壤:珍珠岩=1∶1(E4)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9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