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公山野生食用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处,东与大悟山相连,西与桐柏山对峙,总面积为27平方公里。鸡公山为大别山的最西段支脉,为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鸡公山山体巨大,最高海拔811米,相对高差在400-600米之间,沟谷较深,地貌结构复杂,土壤条件多样,排水良好。年平均降雨量为1329毫米,降雨日达132天,相对湿度78%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2.9-11.2℃之间。鸡公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北缘,植被为由北亚热带的常绿针阔叶林向暖温带阔叶林地带过渡,山地次生林植被恢复、保护较好,植物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2.
苏军委  李硕 《中国园艺文摘》2013,(9):143-144,154
随着师法自然的园林越来越受到追捧,园林微地形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配置在微地形的营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园林微地形的概念、功能和不同类型微地形的植物配置作用、微地形各空间的植物配置等方面阐述微地形营造以及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信阳县境内(东经114°01′~114°06′,北纬31°46′~31°52′),主峰报晓峰海拔744.4m。年平均气温12.0℃,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20.2℃,年日照时数2364.3h,年平均降雨量1016~1108mm。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近90%,森林茂密,为牛肝菌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笔者采集鸡公山牛肝菌标本25种,多为外生菌根菌,并可食,现择12种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阐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园林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特征、生长特性及观赏价值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园林景观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自然和谐的环境形态,微地形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园林工作者的重视.植物是园林造景的五大要素之一,在营造微地形的景观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微地形特有的空间和造型为基础,通过植物景观设计,丰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鸡公山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公山位于河南南部信阳县境内 ,平均海拔710m ,主峰报晓峰海拔 74 4 4m。年平均气温12 0℃ ,年日照数 2 3 64 3h ,年平均降雨量 10 66~110 8mm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 4 92 8 70MJ/m2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茂密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植物资源丰富 ,植被覆盖率近 90 % ,为野生食药用真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 ,我们对鸡公山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 ,现报道如下 :1 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 ;春至冬季生于阔叶树枯木上 ,食药用菌。2 毛木耳Auriculeariapolytrich…  相似文献   

7.
湘南植物园樟楠植物专类园利用原有地形和地貌,通过植物引进、规划布局、植物配置等,以生态造园为宗旨,挖掘当地特点和植物文化内涵,营造具有科研、科普、景观三位一体的植物专类园。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园林微地形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园林微地形植物造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某市公园为例,全面概述了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具体作用,以期为更多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园林地形的设计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应讲究有效的处理手法;植物配置设计则在要求遵循一定原则和讲究有关方式、技巧的前提下,还应综合运用诸如植物、生态、美学、气象、地质、人体工程等各学科知识。本文探讨了园林设计中的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为了保证城市居民有更好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需要对城市进行相应的绿化设计。但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并没有结合大自然生态问题进行考虑,导致城市园林植物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与大自然格格不入,并且造成了很多地形上的破坏,从而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有效保证城市园林植物和地形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大自然的要求,体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持作用,需要不断提升园林与地形生态设计水平。基于此,通过分析城市园林植物与地形在生态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进行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园林地形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微地形作为园林场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可以依靠微地形实施不同植物栽植,雨洪管理等措施。通过分析巴沟山水园和长春健身园的地形及其所在场地,从植被、场地设施、场地环境、视线关系等对微地形的特点和功能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2.
张鸿韬  秦华 《花卉》2017,(2):40-41
我们知道公园绿地是组成城市生态系统里重要的一环,如果该绿地的植物搭配合理,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会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对重庆鸿恩寺公园植物资源种类的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在山地地形环境中的植物运用情况,得出公园的植物群落结构以及不同地形条件下植物配置模式,为以后城市山地公园植物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桑晨艳 《现代园艺》2022,(10):41-43
山地公园有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其植物景观营造不同于平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阐述了山地公园的概念,分析山地公园地形及植物特点,结合坡顶、山坡、山麓的不同地形特点分析,得出不同段落的植物景观营造特色。同时分析在远、中、近不同视距范围内人对植物的感官需求。在此基础上,以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公园为例,提出针对本案例的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时根据游人观景点及观景视距进行植物色彩、林冠线、山脊线及配置模式的规划。将萌山公园分为山顶、山坡、山麓区,参考地形影响的生态因子,结合分区景观功能对每个段落进行植物设计分析,营造出每个分区的植物特色、主题及模式。  相似文献   

14.
景观道路绿化中微地形的应用给绿化景观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给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带来一些困难.文章从地形塑造原则、微型山体塑形、地形的坡度和高度、土方施工、植物配置与栽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义 《花卉》2019,(12):55-57
微地形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水体和植物提供依附平台。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若微地形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景观设计意图和空间环境的发挥。因此只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微地形,才能使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充分发挥出景观空间层次和营造出怡人的景观环境。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微地形探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功能、基本原则以及艺术手法,根据类型、植物配合、地形、功能布置的不同最终确定居住区植物配置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园林的风景建筑都是人工设计而成,为了让城市园林风景建筑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需要对城市园林风景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将地形、植物和水体融入风景园林建筑当中。通过对风景园林建筑当中的地形、植物和水体进行探讨,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作为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题,提高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建设微地形是实现节约型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景观的微地形处理,将景观与微地形、微地形与植物合理地结合。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景观建设为例,探讨节约型园林中的微地形建设在校园中建设与应用,寻求节约资金,优化建设节约型园林。  相似文献   

19.
与平地住区相比,山地住区独特的地形特征使植物景观更有层次性与丰富的创造性。通过对深圳市9个行政区内的9个山地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山地居住区入口的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应用形式,从而为山地居住区入口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景观设计各要素中,地形是其它要素的载体,为其它要素如水体、植物、构筑物等提供依附平台。在造园工程中,没有理想的景观地形,其它景观设计要素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适宜的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景观层次,达到加强园林的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一、关于微地形微地形是指用地规模相对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构筑物等物体,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