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豆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与质量下降。近年来,伴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大豆无公害植保技术被广泛应用。文章对黑龙江省优质大豆无公害植保新技术进行研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农作物丰产。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豆腐的制作新疆阿拉尔九团五连推出的优质高产豆腐制作技术,是以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制出的豆腐洁白、细腻、嫩爽可口,且具有产量高(每千克大豆比用传统生产技术多出3~4千克豆腐)、保存时间长(在12℃的环境下可存放5天不变味)的优点、具体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豆产业的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播种机在大豆生产过程实现快速普及,播种机的技术直接关系到大豆的播种质量和最终产量。为进一步提高大豆播种的合理性,分析了大豆播种技术与产量的关系及研究情况,说明了大豆播种的典型技术及特征,强调了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并对大豆高产播种的机械化需求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大豆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我国种植范围十分广泛。为促使大豆种植效益得到提升,需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深入研究。同时,将病虫害防治体系构建起来,避免病虫害对大豆产量与质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6.
梁爽  鲁清涛 《河北农机》2023,(17):112-114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将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大豆、玉米进行合理搭配,实现大豆、玉米两种作物的复合种植,并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作物产量。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受到病虫害与杂草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有所下降。因此,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以及杂草问题,应该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本文从大豆玉米选种、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疫等方面进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采用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进行防治,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加强预报工作,以期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大豆产量,是农业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大豆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特殊性,使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成为可能。经过我们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改变大豆生产方式,提高大豆产量的一些成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2年项目近日启动。这批项目共19项,分别是:优质中籼稻丰优香占和南京16号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优质水稻D优13和D优527等组合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开发;赣晚籼30号生产特优质无公害大米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高油大豆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及产业化示范;高脂肪大豆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高油大豆中作983试验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陕西黄土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东北春大豆的栽培准备、具体栽培过程以及收获过程三方面入手,对东北春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强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东北春大豆的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10.
高油大豆是在常规大豆高产栽培基础上,遵循高油大豆的生产特点实现优质高产的。高油大豆的生产能够提高大豆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因此,文章对影响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栽培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种子处理、播种和田间管理三个方面,以期提高我国高油大豆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黑河中游地区由于农业水资源紧缺、灌溉方式粗放及水肥的不合理调配,导致该区水土资源浪费严重,为了节约水土资源,提高当地生产水平,本文基于2021年5-9月在水资源紧缺的黑河中游地区(张掖市民乐县益民灌溉试验站)采用膜下滴灌调亏灌溉技术,通过田间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主要研究膜下滴灌水氮耦合下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适量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大豆干物质的积累,但过量的氮素会导致大豆干物质的积累程下降趋势。N2W2处理是实现大豆产量较优的水氮耦合模式,较CK(不施氮量)、N1、N3(高施氮量)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大豆产量39.94%、13.11%、20.73%。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文水县东临汾河,西伴吕梁山,每年无霜期160~180d,夏大豆播种面积0.4万hm2。受多种原因影响,夏大豆产量水平始终不高,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经多年的实践,夏大豆栽培应注重以下几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农业机械作业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开展不同机型、不同压实次数的拖拉机压实试验,获取不同压实环境中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产量数据,分别从影响大豆产量的机械因素、土壤因素和复合因素出发,使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自适应增强模型(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大豆产量影响预测模型,对模型性能及模型特征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械作业与大豆产量间关系复杂,集成学习算法(AdaBoost和RF)所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模型决定系数更高;利用复合因素对大豆产量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最高,其次为机械因素和土壤因素,其中基于AdaBoost的复合因素对大豆产量影响模型其拟合程度最优,其R2为0.92,MAE为1.33%,RMSE为1.86%;机械因素、土壤因素都会影响大豆产量,其中机械压实次数以及表层和亚表层的土壤坚实度为影响大豆产量的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永常村大豆机械化生产中有关生长性状参数的测定和定量的分析,揭示出按“永常模式”栽培大豆的增产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进一步研讨改进永常模式和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技术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豆机械化生产快速发展,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此问题,就应尽快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之一的精密零速播种技术,实现精密零速播种可以使大豆真正达到合理密植,苗匀、苗齐、苗壮,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大豆霜霉病在我县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重病年可减产一半以上。叶部可造成叶片提前脱落,种子受害也会导致产量降低、发芽率低。由于产量低,品质差,也是导致梨树县近年大豆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豆机耕综合高产技术黑龙江省望奎县农机科研所田福林,汲言芬,王亚斌大豆机耕综合高产技术,就是以机械化耕种为主体,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广泛采用新机具与新技术,使机耕生产更好地满足农艺要求,从而实现大幅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套耕种方法。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零速投种器提高播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影响大豆产量即株问距匀度这一难题,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八五三农场的科技人员用了7年时间,反复设计试验,研制成功精密零速投种器,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效果很好。2004年首次在八五三农场三分场应用,用该播种器播种的500亩大垄密植大豆,实收亩产278kg。2005年八五二农场试验垦建豆23号大垄密植大豆,亩产达299.5kg。红旗岭农场在2005年严重春涝条件下大豆亩产仍达到230kg。示范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此项创新技术,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大豆处理方法,如:焙烤(roasting)、挤出(extrusion)、压榨机(expeller)、木质硫酸盐液、甲醛处理等技术已被成功地用于实践中。焙烤与挤出是两种常用的全脂大豆处理方法,在美国每年约有焙烤2000t全脂大豆产量(Satter等,1994)。为此,主要论述了焙烤全脂大豆加工研究进展情况、焙烤大豆的营养价值、目前的生产方法和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和栽培密度试验,探索集1005大豆新品种产量性状和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集1005是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大豆品种,其产量水平优于丹豆87-5和辽豆12号,可作为当前大豆生产更新换代主栽的定向品种;集1005在175~200 kg/667 m~2产量水平下,适宜栽培密度为0.825万~0.925万株/667 m~2;在中等肥力地块上种植集1005大豆,667 m~2施农肥1 500.0 kg、二铵6.5 kg、尿素10.0 kg,最佳播种期为5月2—1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