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指的是腹泻病毒(PEDV)感染造成的肠道传染疾病,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等。猪流行性腹泻对任何年龄段以及任何品种的猪都有着很强的感染性,尤其是幼猪。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与病理变化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比较类似,此病始发于1971年的英国,至今在世界猪养殖中仍旧有着极大的威胁。基于此,在阐述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传染源、传播方式以及易感染对象等,并且分析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个折叠单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可以导致各个年龄段猪腹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之前的研究表明,PEDV的ORF3(openreading frame3)基因与病毒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的冯力研究员和刘平黄研究员在猪流行性腹泻抗病毒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科研人员克隆表达了猪源三型干扰素,可有效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此项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病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ntiviral Research》(《抗病毒研究》)。  相似文献   

4.
鉴于流行性腹泻带来的危害,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就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蛋白是猪(Sus scrofa)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和猪的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等一系列冠状病毒的受体蛋白。为探讨梅山猪APN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以及重要的变异位点,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梅山猪APN基因功能区域和重要变异位点,对其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梅山猪APN基因cDNA全长2 886 bp(GenBank登录号:KF280271),含有20个外显子,编码961个氨基酸。与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标准序列(登录号:NM_214277.1)相比,梅山猪APN基因编码区变异共引起10处氨基酸突变与2处氨基酸缺失,其中Phe82Asn、Leu107Phe、Leu108 Ile、Ser330Pro、Trp399Arg和Glu465 Gly等6处突变位于APN酶催化活性区域,Gln747His突变、748Tyr和749Ser缺失突变位于APN病毒结合区域。蛋白结构和编码产物功能分析发现,pAPN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具有1个跨膜螺旋(跨膜区位于12~34氨基酸,二级结构元件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编码产物主要参与细胞被膜(cell envelope)、中央中间代谢(central intermediary metabolism)、辅酶因子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cofactors)等功能。Gln747His、748Tyr和749Ser缺失突变可能与氨肽酶N结合病毒能力有关。本研究对梅山猪pAPN基因功能的分析及变异位点的筛选,为今后筛选猪抗病毒性腹泻的有效遗传标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动物疫病诊断技术多是针对单一病原进行的,而动物疫病的流行却出现了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现有诊断技术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境口岸快速、高通量检疫的需求,动物疫病多重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近来已经成为动物疫情监测、疫病控制领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特异、敏感、高通量等技术优势,以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病毒(PRV)、口蹄疫病毒(FMDV)、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了这5种病毒的MLPA探针,将这5种探针混合,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这5种病毒的MLPA扩增方法。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针对每种病毒的探针都只能扩增出其对应的病毒模板,其余病毒模板的扩增都是阴性结果;而且,5种探针混合物都只能从单个目的病毒中扩增出单一的特异性条带,而猪细小病毒(PPV)、猪瘟病毒(CSF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5重MLPA扩增的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单个病毒核酸3000~6000个拷贝。本研究建立的5种病毒MLPA检测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一次采样,一次分析,检测5种猪病的目的,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加之其多重性检测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疫病检测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纤突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DX株纤突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为4152bp,推导氨基酸序列为1383aa,与比较毒株氨基酸同源性都在90%以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比较毒株可分为3个基因群,而且每个群的毒株均来自同一个国家。利用生物软件分析结果表明PEDV发生微小的变异,尤其在韩国变异明显,而DX株与中国JS-2004-2株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8.
9.
新发PDCoV和TGEV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Delta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临床上主要引起感染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极为类似,且临床上PDCoV和TGEV混合感染时有发生,单靠临床诊断很难区分两种疾病,因此建立同时检测且区分PDCoV和TGEV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PDCoVN基因和TGEVN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PDCoV的N基因片段和TGEV的N基因片段,通过对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PDCoV和TGEV的双重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RT-PCR对PDCoV和TGEV的最低检测量分别是3.14×102 copies/μL和3.68× 103 copies/μL,利用该双重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博卡病毒(Porcinebocavirus,PBo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virus,PRRSV)和猪伪狂犬病毒(P.pseudorabiesvirus,PRV)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为了解所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对252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双重RT-PCR检出PDCoV阳性样品31份(阳性率为12.30%),TGEV阳性样品12份(阳性率为4.76%),同时感染PDCoV和TGEV的阳性样品2份(阳性率为0.79%),且检测结果与单一PDCoV和TGEV RT-PCR相符.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可用于PDCoV和TGEV的临床检测,为进一步研究PDCoV和TGEV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腹泻是养猪场常见的一种疫情,主要患病的猪群为仔猪,由于仔猪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腹泻严重会死亡,对养猪场造成巨大的损失。基于此,分析仔猪腹泻病原学情况,重点提出防控措施,旨在防止和减少腹泻疫情的发生,促进生猪养殖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猪腹泻性疾病是规模化猪场的多发病,是造成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养殖户而言,一旦猪发生腹泻性疾病,就会影响到猪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猪死亡,进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基于此,分析猪腹泻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养殖业的发展为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猪腹泻疾病的多发不仅对猪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将会导致猪的死亡,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处理不善,成猪疾病的出现甚至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由此,分析了猪腹泻的病因及危害,并分析了猪腹泻的防治的原则,包括消毒隔离、免疫接种、特异性疗法、对症疗法及抗菌杀毒疗法。  相似文献   

13.
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猪的健康成长。基于此,对猪病毒性腹泻的3个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重点分析了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标准化是其特异灵敏检测病原的基本保障,本研究针对金标银染可视化基因芯片制备中点样缓冲液的使用、点样次数、杂交温度、杂交时间、胶体金浓度以及银染时间分别进行优化实验,分析其对金标银染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杂交信号的影响.分别选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S和M基因,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virus,TGEV)的N和S基因,A型猪轮状病毒(Group A porcine rotavirus,GAR)的VP7和NSP4基因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片段设计5’端修饰有15个T碱基的60-mer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以1∶1混合点样缓冲液和直接进行喷样两种方式,利用芯片点样仪喷样分别喷样1次、2次、3次于醛基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应用不对称PCR对实验室构建保存的三种腹泻病毒的阳性质粒进行生物素掺入标记,分别在40、45、50和55℃与基因芯片杂交30、60、90和120 min.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链接,分别将稀释10、20、30、40、50及60倍的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引入反应体系,通过不同银离子染色时间后后,直接眼观实验结果.应用优化后的标准化可视化芯片和RT-PCR同时对173份临床送检病料进行检测,以评价芯片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探针和点样缓冲液1∶1混合的方法进行1次喷样制作的基因芯片,在50℃环境中杂交90 min后,与4μg/mL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纳米金颗粒结合,再进行12~14 min银染,经过10次重复性实验,可确定为金标银染可视化基因芯片的最佳优化条件.临床病料可视化芯片检测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确定了病毒性腹泻可视化共检芯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属于猪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诱导病原。从过去的实践经验中发现,猪圆环病毒极易引发大面积感染,且具有难以彻除、死亡率极高的特点。为避免对养猪业形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害,应从根本上做好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工作。针对猪圆环病毒并的防治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养猪业提供长久发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及现地调查表明,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征;实验研究从另一方面表明PRDC与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有紧密的相关性,这四种病毒是原发原因。因此,建立迅速的、多重的、高通量的检测方法是防止该病发展而造成严重危害的首要前提,完善诊断手段将成为它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是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猪病。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猛发展,该病在我国规模化猪场流行呈上升趋势,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就对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综合防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VP2蛋白主要抗原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自主型细小病毒(Autonomous parvovirus),它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方法多以全病毒为抗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重组蛋白无感染性,易于生产和纯化。因此用重组蛋白来检测猪细小病中抗体水平对于猪细小病的防  相似文献   

19.
猪养殖是现阶段我国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在猪养殖过程中,做好病症的防治十分关键。腹泻是猪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疾病类型,对于猪的养殖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结合猪腹泻病的治疗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饲养环境、细菌性感染、猪免疫力、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和饲养饲料感染探讨猪腹泻原因,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养殖户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