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城市种植的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质优良,产量在全国占有较大的份额,并以麻城福白菊(C.morifolium cv.Fubaiju)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该品牌还不为国人所熟知.笔者从历史文化渊源和本草考证的角度证实,湖北麻城大别山地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菊...  相似文献   

2.
麻城福白菊是被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收录,成为地方特色产品。考其历史,我们发现清代麻城已经有种菊花的确切记载,不过,囿于文献的缺失,麻城种菊花的历史可能能够上溯到宋代。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麻城福白菊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物,绿原酸是其中含量较高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其中的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绿原酸的总抗氧化能力及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选取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等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微波功率为640 W,料液比为1 g∶20 mL,微波时间为25 s。在此最优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可达6.25%。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福白菊中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并且当福白菊中绿原酸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麻城市福白菊产业进行调研,本文总结了福白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育苗体系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强福白菊质量监管,健全销售网路等建议,旨在为福白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麻城黑山羊原称"土灰羊"、"麻羊"、"青灰羊".1982~1986年,麻城市福田河镇畜牧兽医站提名为"福田河黑山羊";1987~1994年,湖北农学院刘长森教授一行在福田河、木子店、龟山等乡镇开展品种改良工作时,作了深入调查,称为"麻城黑山羊";1995~2001年,湖北省畜牧局继续支持黑山羊的提纯及扩繁工作,并正式命名为--麻城黑山羊.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湖北省水稻种子缺口达150万~200万千克,"湖广熟、天下足"局面面临很大冲击。日前,湖北省农业厅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投放150万千克"扬两优6号"水稻种子到湖北市场,此后,另几家种业公司或将"效仿",湖北种子供应不足危机将被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5月11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邵华斌与该院办公室、成果转化处、计财处、中药材研究所的相关同志一起,奔赴鄂西山区,到湖北恩施调研湖北省农科院在武陵山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暨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的进展情况。在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所长郭汉玖的陪同下,邵华斌先后深入恩施市鹏海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巨鑫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产业基地生产、市场经营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精准扶贫进展等情况和技术需求。据介绍,位于龙凤镇佐家坝村的鹏海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的专家和技术支持,在该村展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万户"帮扶活动,实施对口帮扶项目——银杏密植速生苗叶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麻城市福白菊产业的调研,介绍了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麻城市福白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5万亩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05万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081.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8.5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益达15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神农尝百草之地,位于“中华药库”腹地,南倚神农架,北靠武当山,是一座天然中药材宝库。境内地形复杂,物种丰富,适宜多种药材生长。20世纪70年代,房县就被列为全国“黄连之乡”、“党参之乡”。地道中药材北柴胡、独活、仓术等品种畅销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近几年,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万hm2,产量达5万t,产值2.2亿元,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依旧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1.
湖北麻城那片红色的土地,曾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1927年11月,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此后20多年,麻城的革命火种经久不息,全境有6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麻城是全中国  相似文献   

12.
地处湖北省东部的大别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重点区域以蕲春县、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为主,辐射周边县(市),被誉为"大别山药用植物资源宝库",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万hm~2,药材产量40万t,总产值达百亿元,道地药材30余种,大宗药材50余种,地理标志保护中药材产品16个,9个驰名商标和9家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存在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缺乏、良种选育工作滞后、产业带动力差和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湖北坤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三峡移民产业园),占地6.67hm2,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营销、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资产总额8900万元,银行信用等级为AAA。  相似文献   

14.
行流白菊是颍泉区行流镇地方特色中药材,白菊产业是当地产业扶贫的主要产业。本文从培育优良壮苗、整地做畦、定植、肥水运筹、压条与摘心、病虫害防治及分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行流白菊优质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历时14年培育的小麦新品种"鄂麦006"近日成功转让,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以150万元的价格买断其国内种子生产经营权,这不仅创造了湖北省小麦品种转让的新纪录,更将进一步提升湖北小麦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06,(8):72-7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位于湖北恩施市,所设、中药材育种栽培研究室、中药材品种资源研究室、中药材试验场和恩施济源药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建所20多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州、院各类研究课题25个,获得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双河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日前,在湖北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表彰会议"上,湖北三宁公司董事长李万清从副省长张通手中接过50万元重奖。据悉,今年湖北省政府拿出920万元重奖2010年度认定的14件驰名商标及11件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湖北三宁获此重奖,是继荣获"2009中国商标内涵创新奖"、李万清荣获"2009中国商标战略创新领军人物"之后,又一次得到政府部门的嘉奖。湖北三宁在40余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旺生 《古今农业》2011,(3):120-120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流行在四川与重庆地区关于祖籍来自于湖北麻城的文化现象。7月22日至25日,旨在研究这一现象的"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麻城市举行,来自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共50名专家学者,围绕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研讨"麻城孝感乡现象"的社会变迁和移民文化历史。本...  相似文献   

19.
苏东来 《古今农业》2011,(3):117-119
2011年7月23—25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和湖北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麻城孝感乡现象’"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麻城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湖北、重庆、江西等省市近八十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近50篇。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小龙虾之乡"是湖北省潜江市的城市名片,潜江市申报的"中国虾稻之乡"近日已通过专家评审。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条十分完整,虾稻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潜江市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双赢模式,开辟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业态。湖北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87万亩,带动农民平均每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