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桑蚕是多化性变温动物中完全变态的吐丝昆虫,科学饲养桑蚕应注意以下五点。1、严格消毒防病严格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的首要技术措施。一般在养蚕前7d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药液进行蚕室蚕具卵消毒,保持室温,药温25℃耗时30min,蚕  相似文献   

2.
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传染力、耐药性、致病力都特强。传染途径除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之外,也可与很多种类昆虫交叉感染发病。对该病要以防为主,做到养前、养中、养后彻底消毒,杜绝病原。在幼虫期可采用蚕用脓病灵预防,取药1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 kg桑叶上,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澄清液、消特灵1代主剂125 g,加水5 kg,浸渍桑叶或喷洒桑叶进行消毒,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很多地方推广省力化养蚕,利用大棚或砖头围畦饲养桑蚕.这时须注意防止以下"六害". 1.病害:室外地面病原较多,养蚕前必须对地面和蚕具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很多地方推广省力化养蚕,利用大棚或用砖头围成畦饲养桑蚕。但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以下几害:1.病害室外地面病原较多,污染严重,在选择隙地建畦、搭建大棚时,必须在养蚕前对地面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蚕具消毒。消毒后的蚕具要曝晒3 ̄4天,以彻底杀灭病原。可用3%漂白粉水进行地面消毒,或用硫磺粉撒于地面,驱赶蚂蚁及各类虫害,一般每10平方米用1.35 ̄1.80公斤。养蚕期间要经常使用新鲜石灰粉、防病1号、蚕座净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及时添加氯霉素,不给蚕吃湿桑叶,控制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2.蚁害蚂蚁是室外养蚕的一大敌害,…  相似文献   

5.
蚕病是造成蚕农养蚕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桑蚕饲养防病工作对保障蚕农收益十分重要。为蚕农有效进行蚕病预防提供参考,从良种选择、蚕室设置与管理、蚕具管理、蚕前消毒方面介绍桑蚕饲养主要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寒地饲养桑蚕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蚕卵催青温度保持在22℃、干湿差2.5℃,到第5d至孵化期,蚕卵保护温度为25~26℃,干湿差1~1.5℃;小蚕期饲养温度1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度为1℃,2~3龄适宜温度为26~27℃,干湿差1~1.5℃;大蚕饲养适宜温度23~25℃,干湿差2.5~3℃,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室内高温、多湿。在各龄期要精选良叶,稀放饱食,严格消毒防病,控制病原。该项技术的形成与应用,推动了寒地桑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做好桑蚕饲养前消毒防病工作是减少养蚕期的病毒感染、阻断传染途径、提高蚕茧产量及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蚕室的整理与消毒、蚕具清洁与消毒及消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秋蚕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桑蚕卵浴消时,蚕卵还处于滞育状态,对消毒药的耐受性较高,经过催青桑蚕卵滞育解除、已经发育,出蚕前3天已经成型,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出蚕前卵面消毒药物、药液适宜浓度和时期进行试验,探讨适宜药物种类,浓度和时期。2013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桑蚕原种、普通种作催青后的卵面再次消毒试验,对消毒时期和消毒技术进行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青松原种、皓月原种、青松X皓月普种(均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9.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为止,虽然饲养时间短,但技术要求性强。1严格消毒,控制蚕病为害饲养晚秋蚕半月前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做到蚕前消毒8个字,中间消毒8件事,回山消毒3彻底。即:蚕前消毒8个字:扫(认真清洁),洗(冲洗蚕室,洗刷蚕具),换(室内换土),浇(地面浇石灰浆);粉(用20%的石灰浆粉刷墙壁),消(用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洒蚕室地面、墙壁和蚕  相似文献   

10.
影响蚕室、蚕具消毒效果的因素较多,在桑蚕饲育过程中,要彻底查杀蚕室、蚕具病原是蚕病防治的关键一步。发现蚕病,应立即隔离毒源或虫源,更换蚕室及蚕匾,立即除沙;根据不同病类进行解毒或杀虫;降温排湿,良桑饱食,增强抵抗力。  相似文献   

11.
养好原种小蚕,关系到当代的良种以及杂交一代的体质健康.因此严格抓好蚕前、蚕期、桑叶的消毒工作和精心饲养小蚕,是养好小蚕,确保养蚕成功的关键. 1 严格消毒 小蚕抗病力弱,生长发育需要高温多湿的饲养环境,这样的环境同时也是适宜病原菌的繁殖,因此,抓好消毒防病工作是确保小蚕期无病健壮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桑蚕小蚕共育把五关:即小蚕共育桑叶质量关、共育室消毒防病关、补催青收蚁关、蚕儿良桑饱食关、蚕儿日眠关。  相似文献   

13.
在蚕桑生产中,蚕病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对于蚕病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普遍抓好消毒防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统一强化消毒,控制蚕病的发生,减少蚕病带来的损失。1规范措施,严格按程序消毒防病彻底消毒、消灭病原是蚕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消毒要贯穿养蚕的全过程。1.1前期消毒在养蚕前1周,清理、打扫蚕室,冲洗蚕具后放在太阳下晒干。蚕室墙壁可用20%新鲜石灰浆粉冲刷,地坪是泥土的应铲去一层或更换新土。再用漂白粉、全杀威、福尔马林等水剂将蚕室、蚕具全部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量应不少于300毫升,并保湿30分钟。然后…  相似文献   

14.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为止。虽然饲养时间短,但只要措施得当,经济效益仍十分显著。1.严格消毒,控制蚕病危害。饲养晚秋蚕半月前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蚕室地面刮去一层表土填上一层新土,用20%的石灰浆粉刷墙壁;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蚕室地面  相似文献   

15.
如何防治蚕的真菌性病害?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蚕的真菌性病害,应彻底消毒,消灭病原。养蚕前对蚕室、蚕具进行彻底消毒,做好蚕室蚕具的通风排湿工作。处理好病蚕、病蚕沙,不使其病菌扩散。加强桑园的灭虫工作,因为桑园害虫的真菌病可传染给桑蚕。使用漂白粉、防僵粉、防病一号、防病二号等进行蚕体蚕痤消毒。  相似文献   

16.
苏蚕 《农家致富》2023,(7):30-31
<正>一、严格消毒防病消毒防病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应当贯穿生产全过程。养蚕前消毒应提前1周进行,主要步骤包括扫、洗、刮、刷、消等。首先把周边环境和蚕室打扫干净,消除垃圾;其次用清洁水源冲洗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去除死蚕尸体、茧丝等;最后用消毒药液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小蚕体质弱、抗病力差,防病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夏秋季节,天气变化较大,遇到的不利因素也比较多。为夺取夏秋蚕稳产高产,应着重抓以下四条措施。1、严格消毒防病蚕期间隔时间短、病原新鲜、量大易感染,应对蚕室、蚕具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采取先喷药  相似文献   

18.
<正>夏秋季节,天气变化较大,遇到的不利因素也比较多。为夺取夏秋蚕稳产高产,应着重抓以下四条措施。1、严格消毒防病蚕期间隔时间短、病原新鲜、量大易感染,应对蚕室、蚕具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采取先喷药  相似文献   

19.
<正>一要严格消毒防病。养蚕前要全面打扫,按照"三消一熏"的要求严格消毒。1~3龄期要多用防僵粉和干燥材料,每龄眠、起和盛食期给桑前用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保持蚕座干燥。蚕眠后要及时用三七糠止桑。  相似文献   

20.
周世瑞 《河南农业》2014,(23):17-17
<正>病毒病是当前桑蚕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类蚕病,特别是夏秋蚕尤为严重,给蚕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河南省因病毒病而损失的产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10%~15%。这种病害既降了单产又影响了茧质,甚至时有丰产而不丰收的现象,使养蚕积极性逐渐下降。面对桑蚕这一传统产业滞后的局面,近年来,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在蚕病研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迈进和探索,把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实施到桑蚕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中,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