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怕冰雹砸。小麦在扬花期以前,不论遭受何种程度的雹灾,只要不翻种,一般都能重新发杈成穗。因此,一旦遭受雹灾,要及时加强管理,促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以减少灾害损失。(1)追施肥料。冰雹过后,麦田气温高,地面覆盖度小,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适量速效化肥(施用尿素时,每亩5~7.5千克为宜),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2)及时浇水。五六月份,正值春夏干旱高温季节,及时浇水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中耕松土。由于冰雹的重力作用,灾后地面严重板结,及时划锄,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4)分期收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5,(5):33
一、注意及时揭膜炼苗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越冬御寒的覆盖物要开始揭除。揭开覆盖物后,应及时将枯叶、病叶、老叶摘除,改善透光条件,防止病害发生。二、注意中耕除草松土春后及时中耕除草与松土,要浅锄,以免伤及根系和防止土块压没苗心;及时清理排水沟、腰沟、围沟等,消除渍害。三、注意及时追肥浇水要结合浇水追施1次发棵肥,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4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和再生能力,一般遭受雹灾后,只要加强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管理雹灾后的棉花,贵在及时,重在科学。其技术措施是:及时中耕松土。雹灾过后容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使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必须及早进行中耕、晾墒,以增温通气,控制死苗,促进早发。追施速效氮肥。灾后及时追肥,可以改善棉株营养状况,使其在尽快恢复生长的基础上,促进  相似文献   

4.
蔬菜一旦遭受洪涝灾害,对产量影响极大。为减少灾害损失,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及时加强管理:一、及时排水除渍防止因积水和渍害导致植株死亡,要提早排水除渍。二、及时中耕当能下地时,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三、及时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和腐  相似文献   

5.
北方卷丹百合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松土补肥北方卷丹百合大多种植在干旱山区或半山区,百合生长所需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因此,中耕松土,保墒蓄水,对利用和保持土壤水分具有重要作用。百合苗高10厘米时即可进行中耕松土。第一年、第二年因地下鳞茎发育较小可适当深中耕,第三年松土宜浅不宜深,否则易损伤根系和鳞茎。松土同时追施提苗肥,每亩追施45%氮磷钾复合  相似文献   

6.
1.播后保苗.如药种播后遇雨,易使垄面析结,降低地温,造成缺苗,所以雨后及时中耕,破除表土板结,松土提温,可帮助幼苗顺利出土,如墒情不足有落干危险时,可反复顺垄镇压接墒,垄旁开沟添水加墒或浇灌蒙头水.  相似文献   

7.
一、油菜1.清沟排渍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厢沟、围沟和排水沟),及时清沟沥水。解冻后可利用清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特别是拔根掀苗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以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2.提高地温冰雪过后,有条件的地方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同时可用有机肥、草木灰、开沟土和稻草等覆盖,既可增温防冻,又可以在开春后向油菜持续提供养分。3.追施速效肥每667平方米追施5公  相似文献   

8.
盆地玉米生长中后期,易遭暴雨洪涝危害,对产量影响极大.涝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一、及时排水一旦发现田间积水,及早开深沟引水出田,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二、中耕培土当能下地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培土,以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1.查苗补缺,小苗偏管。缓苗期及时查苗补缺,补苗时要挖大穴、多浇水、茎秆深埋,防止补栽苗出现高脚苗;及时在烟田撒施毒饵或滴灌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烟苗成活后,加强对小苗的管理,浇"偏心水",施"偏心肥",确保烟苗大小均匀。2.中耕培土。移栽后7~10天进行浅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20天左右深中耕1~2次,疏松土壤,增温促根。移栽后30~40天烟苗已团棵,应根据天气变化、土壤墒情、烟苗情况等及时揭膜,并将揭掉的地膜清理出烟田集中处理。揭膜后及时中耕高培土,使垄体高度在35厘米以上,确保烟  相似文献   

10.
黄瓜除覆盖地膜的栽培方式不能进行中耕松土外,其他各种栽培方式都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中耕既保持了地面疏松干燥,减少植株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又可保持地表下土壤有一定湿度。另外,中耕可消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旺盛的生长,所以中耕是一项很重要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中耕松土。春季中耕有利于消灭杂草,破除土壤板结层,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生长。特别是今年连续的降雨以后,造成了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通过中耕松土,有利于土壤散墒,排除多余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清沟沥水。清沟沥水能够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有利于作物生长。春季雨水多,而且由于土壤冻融,沟土坍塌,沟系淤塞,要及时清理沟底淤泥,疏通沟系,特别要加深地  相似文献   

12.
<正> 1 揭膜炼苗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撤除越冬覆盖物,到3月中下旬全部撤除。撤除覆盖物前,要搞好炼苗工作,使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以免突然改变环境温度,使温差过大,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 2 中耕松土 开春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利于促进草莓  相似文献   

13.
怎样种薄荷     
1.播种薄荷宜在“立冬”至“小雪”播种。选择既能抗旱又能排涝的土地挖平耙细做畦,畦面上先开一条深7~10厘米的小沟,行距28~33厘米,然后把预先经过选择的种根切成10厘米长左右均匀撒入沟中,随即覆土。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根50~75公斤。2.中耕除草初期气温较低,必须抓紧时机在封行前(一般苗高15~20厘米时)松土除草2~3次。松土时近植株应浅松,以免损伤地下茎,行间可松深一些。雨后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此外,在收割前还要除1次杂草,以免收割时杂草混入,影响薄荷的质量。3.合理施肥薄荷生育期长达250天左右,需肥量较多。除播种前施足肥外,…  相似文献   

14.
<正>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及时整理田间植株经过水淹和风吹,根系受到损伤,容易倒伏,排水后必须及时扶正、培直,并洗去表面的淤泥,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及时中耕松土排水后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必须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同时进行培土,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9,(11):4-7
<正>1小麦低温防冻技术措施1.1及时中耕松土苗期可以根据长势适时进行中耕,既可以消灭杂草,使水、肥得以集中利用,以蓄水提温,又能促进分蘖成穗,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消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强土层通气性,提高地温。锄草应结合追肥进行,做到以土埋肥,以土壅根。  相似文献   

16.
<正>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是猕猴桃最佳生长季节,也是病虫害较多的时期。对此,应加强猕猴桃的夏季管理。 (一)中耕松土、防止水土流失 夏季高温多雨,暴雨频繁,加上人为践踏,常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生长,必须及时中耕。根据树体大小,在树盘内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深达根系为止。但注意不要过多碰伤树根。同时进行果园植草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好方法。一般在果园内种植三叶草,特别是蔓三叶比禾本科要好。  相似文献   

17.
1.增施磷钾磷能促进油菜根系发育,增强抗性 ; 钾能提高油菜抗寒、抗病、抗倒能力.油菜适时适量增施磷钾肥,可以避免植株柔嫩多水,增强抗寒防冻能力.   2.松土增温油菜田应进行中耕松土,破除土表板结,改善通透性,提高表土温度,抑制返盐返碱.松土的原则是:天干寒冷浅耕,土板潮湿深耕 ; 地干雨前松,地湿雨后锄.施肥前中耕,施肥后拥根,有利土壤增温.越冬期松土 2~ 3次,有利于肥料下渗,增强土壤吸肥、保肥能力 .……  相似文献   

18.
中耕松土 提温散湿 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  相似文献   

19.
<正>加强春季管理是促进草莓优质、早熟和增产的关键,具体要抓好"五及时"。1.及时清除防寒覆盖物。草莓是一种温带常绿植物,土壤温度在1~2℃时,其根系即开始生长。生产中,一般在气温5℃左右时,就要去除越冬防寒物,并将树叶等杂物拾净。采用薄膜覆盖栽培的草莓,揭膜后须做好炼苗工作,防止早春受冻。2.及时松土、间苗。开春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中耕宜浅不宜深,防止土块压没苗心。同时还要搞好间苗工作,及早去除抽生的侧蔓。3.及时施肥。开春后,气温渐高,草莓植株开始生长,及时追肥可以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由于草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春季管理是促进草莓优质、早熟和增产的关键,具体要抓好"五及时"。1.及时清除防寒覆盖物。草莓是一种温带常绿植物,土壤温度在1~2℃时,其根系即开始生长。生产中,一般在气温5℃左右时,就要去除越冬防寒物,并将树叶等杂物拾净。采用薄膜覆盖栽培的草莓,揭膜后须做好炼苗工作,防止早春受冻。2.及时松土、间苗。开春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温。中耕宜浅不宜深,防止土块压没苗心。同时还要搞好间苗工作,及早去除抽生的侧蔓。3.及时施肥。开春后,气温渐高,草莓植株开始生长,及时追肥可以增加有效花数,提高坐果率。由于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