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观赏植物千屈菜应用过程中的害虫危害情况,2008-2010年在武汉市12个调查点对千屈菜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危害千屈菜的害虫共有29种,分属5目18科。对2种危害严重的害虫褐背小萤叶甲和肾毒蛾提出了防治建议。对褐背小萤叶甲于产卵盛期,人工摘除有叶甲卵块的千屈菜叶片;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捉叶甲成虫;叶甲幼虫发生严重时选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肾毒蛾于产卵盛期,人工摘除有大量肾毒蛾卵块的千屈菜叶片;成虫盛发期进行灯光诱杀;幼虫3龄前采用生物农药25%灭幼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2.
柳蓝叶甲(Plagioderu versicolora)属鞘翅目叶甲科,常危害菜用玉米、大豆、桑、各种柳树及杨树等植物。在我市以幼虫和成虫在垂柳上产生危害,成虫取食垂柳叶片成缺刻或孔洞,幼虫取食叶肉仅剩上表皮或下表皮,危害严重时将垂柳初生的嫩芽及嫩叶食光,影响垂柳正常生长。为筛选防治柳蓝叶甲成虫和幼虫的有效药剂,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枸杞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肛门向上开口,粪便排出后堆积在虫体背上,故称负泥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使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5~6 mm。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蓝  相似文献   

4.
柑桔潜叶甲俗称绘图虫,此虫的寄主仅限柑桔类,该虫一年只发生一代,3月底4月初孵化,幼虫潜叶为害,潜入嫩叶组织,取食叶肉,形成许多弯曲隧道,被害叶片部分透明,不久萎黄脱落,可导致全株叶片脱落。成虫取食芽和叶,以5、6月份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山楂斑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近年新发现为害山楂树的一种主要食叶性害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开始为害,产卵。以成虫,幼虫取食山楂叶片。并以成虫越冬。本文详细报道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枸杞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肛门向上开口,粪便排出后堆积在虫体背上,故称负泥虫。该虫为暴食性食叶害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枸杞的叶子,成虫、幼虫均嚼食叶片,幼虫危害比成虫严重,以3龄以上幼虫为害严重。幼虫食叶使叶片造成不规则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全部吃光,仅剩主脉,并在被害枝叶上到处排泄粪便,早春越冬代成虫大量聚集在嫩芽上危害,致使枸杞不能正常抽枝发叶。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5~6 mm。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蓝  相似文献   

7.
正稻食根叶甲是以幼虫食根,成虫食叶为害水稻的叶甲类害虫的统称,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稻根叶甲、稻根金花虫,其幼虫俗称食根蛆,是水稻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16年6月上旬,在大姚县新街镇碧么村发生小面积稻食根叶甲为害,受害面积为7280 m~2,其中60%出现整穴枯死,周围田块还有大量成虫,对该地区及周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胁。通过2016-2017年综合防治,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8.
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ticale Baly)为近年来在湖北省山区发现的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2002~2003年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表明,该虫在宜昌市夷陵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底气温稳定在15~20℃时出蛰活动,取食禾本科杂草;5月中上旬玉米长出第5片叶时开始迁入大田危害,取食叶肉;6月初至7月中旬幼虫潜叶危害;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陆续钻出土壤;7月中下旬至9月底成虫大量取食禾本科植物叶肉,准备越冬。幼虫、成虫对叶片的危害均可致使玉米叶片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柳圆叶甲主要以成虫、幼虫为害杨、柳、榛等叶片,常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是延边地区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下的落叶层下或土缝内越冬,幼虫共5龄,在植物生长季节里,该虫各虫态同时存在,成虫、幼虫均危害。对该虫的防治可在秋季至来年春季,清除林内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或在幼虫低龄期,可用40%氧乐果乳油600倍液、2.5%敌杀死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对其进行防治,同时注意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黄曲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苗期主要害虫,在三明市区发生危害严重,常造成菜苗损失20%—30%,严重时全田菜苗被毁,要重新播种育苗,危害极大。现将黄曲跳甲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黄曲跳甲又名菜蚤子,土跳蚤,当地农民称这为跳蚤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菜苔、萝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也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成虫,幼虫均可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以幼苗期危害最重,成虫咬食叶片,形成许多小孔,刚出土幼苗子叶被吃或咬坏后,整株死亡;幼虫只为害菜  相似文献   

11.
一、西甜瓜虫害防治1.美洲斑潜蝇又叫鬼画符、地图虫,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会潜食瓜皮。成虫、幼虫均可危害,雌成虫把叶片刺伤后取食和产卵,幼虫在叶片表皮下孵化后,潜食叶肉或叶柄,产生不规则的蛇形白色虫道,破坏叶片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枯死。苗期造成毁苗。防治方法:种植前深翻土壤,水浸或日晒一周。要及时清除田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省平安、贵德、互助县相继发现了油菜叶露尾甲StrongylloEesvariegatus(Fairmaire,1891),个别地块油菜叶片被害率为1-2%。该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油菜,成虫取食叶片,并在叶内产卵,幼虫潜食叶肉。此外成虫还可食害幼嫩花蕾或咬断蕾梗,造成油菜角果数量下降,直接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双斑萤叶甲是危害玉米的一种新型害虫,成虫能飞善跳,具有突发性,群聚危害玉米嫩叶、花丝、雄蕊、雌穗和籽粒。该虫还危害棉花、豆类、蔬菜等作物。2012年,在昌吉市六工镇玉米田首次发现,由于对其危害与防治都缺乏了解,致使该虫在部分田块发生危害较重。2013年,在发生较重的田块组织统一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形态特征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型长卵圆形,体长3.6~4.8毫米,宽2.0~2.5毫米,棕褐色,具光  相似文献   

14.
臭椿沟眶象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椿沟眶象为蛀干性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两种虫态越冬;成虫有假死性,以幼虫危害症状最为明显,可危害木质部、韧皮部及叶片。除了加强植物检疫,还应采用人工捕杀、树干设置障碍、灌根、树冠喷药等综合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5.
林翠 《农村科技》2014,(12):40-40
<正>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危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严重的造成绝收。因此,掌握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极为重要。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寄主植物主要是茄科作物,其中最喜欢取食马铃薯;此外,还可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主要以成虫和3~4龄幼虫暴食寄主叶片,可将整个植株叶片吃光。该虫给马铃  相似文献   

16.
潜叶蝇普遍发生的是豌豆潜叶蝇和菠菜潜叶蝇,前者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为害豌豆、蚕豆、萝卜、白菜、甘蓝、番茄等作物;后者属双翅目花蝇科,主要为害菠菜、甜菜、萝卜等蔬菜。局部发生的还有葱潜叶蝇。一、危害症状潜叶蝇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蛀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形成灰色隧道。豌豆潜叶蝇隧道呈曲折状,菠菜潜叶蝇隧道呈丛状,里面残留有虫粪,有时还可见幼虫,留下的表皮呈半透明水疱状。幼虫有时  相似文献   

17.
<正>榆紫叶甲(Ambrosiomd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隶属鞘翅目叶甲科[1],又名榆紫金花虫,是一种广布于园林的蛀干害虫。榆紫叶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和贵州等省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榆紫叶甲主要以榆科植物为食,包括家榆(Ulmus pumila L.)、春榆(Ulmus japonica)、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和垂榆(Ulmus pumila var.pendula)等园林绿化树种,成虫与幼虫均危害植株叶片及芽苞,其食性专一,连年危害使植株长势衰弱并极易引起其它病害发生,危害期一般可达长6个月[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皖西漆树叶甲(Podontia lutea Olivier)生活史及习性观察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虫主要以幼虫、成虫取食叶片,喷用2.5%敌杀死乳油剂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对幼虫的灭杀效果达90%以上;垦复林地灭虫效果达58.3%。  相似文献   

19.
韭菜为多年生宿根蔬菜,播种1次可连续收获多年。韭菜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为主要产品,鲜嫩芳香,营养丰富。近几年来,潜叶蝇对韭菜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经超过了韭蛆对韭菜的危害,占韭菜田中虫害之首。菜农由于对潜叶蝇防治缺乏系统的防治措施,盲目加大农药的用量,使人们对鲜韭望而却步,不敢购买,严重影响了韭菜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有效地控制潜叶蝇的危害,平顶山市农科所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研究,已初步掌握了潜叶蝇幼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1田间危害症状潜叶蝇以幼虫危害韭菜叶片、叶鞘。危害韭菜的潜叶蝇一般以葱斑潜蝇、…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核桃扁叶甲的的生物学特性,摸清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在我市的年生活史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2015年6月,集安市部分乡镇、林场相继发现辖区内的核桃楸林遭受食叶害虫的危害,个别受灾严重的林分里核桃楸叶片损失率高达80%以上,叶片被取食后仅剩叶脉。经作者现地调查发现为核桃扁叶甲。核桃扁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扁叶甲属,为有效防治该虫害确保我市核桃楸林的生态安全,2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