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村散养家禽虽然在整个家禽饲养行业所占份量很小,但依然普遍存在。饲养散养家禽的多为老年人以及他们在家帮带的学龄前儿童,是散养家禽容易传播的禽流感包括H5亚型、H7N9的易感人群。为切合农村实际,加强散养家禽H5+H7N9以及新城疫免疫工作,对35羽试验鸡进行了禽流感(H5 Re-8+H7N9 Re1)+新城疫同时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分别达到97.14%、97.14%和94.29%,证明对农村散养家禽禽流感和新城疫同时免疫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可引起禽类的呼吸器官或全身性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禽类,偶尔也能直接或间接感染人类。禽流感的流行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国际进出口贸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经基因突变或基因重配转变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在人群中引发流感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会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监测以及对其药物的研发和疫苗的研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日益关注和积极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将扼要介绍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HA基因密码子优化及不同表达载体对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pCIHA5、pCAGGHA5 、pCIoptiHA5和 pCAGGoptiHA5分别以100 和10 μg剂量一次免疫3周龄SPF鸡,4周后分别用100 L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 A/Goose/GuangDong/1/96(H5N1)[GD/1/96(H5N1)]鼻腔途径进行攻击,观察发病与死亡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5和7无采集喉头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毒分离、滴定检测排毒情况,同时检测免疫后、攻毒前及攻毒后血清HI抗体、AGP抗体的动态变化,对4种疫苗单次免疫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100 μg剂量组中, pCAGGoptiHA5和pCAGGHA5 均可对免疫鸡形成100%完全保护(不发病、不致死和不排毒),pCIoptHA5(75%) 和pCIHA5(50%)仅可形成部分免疫保护;10 μg剂量免疫组中, pCAGGoptiHA5和pCAGGHA5 可对免疫鸡形成100%的保护(不发病和不致死),pCIoptiHA5可形成对免疫鸡的部分免疫保护(75%),而pCIHA5则基本不能形成免疫保护。结果表明,HA基因密码子的优化以及鸡β-actin启动子表达载体pCAGGS可显著提高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免疫反应水平,增强免疫保护效果同时证明,通过密码子和载体的优化,可使H5亚型禽流感DNA疫苗有效免疫保护剂量降低至10 μg,其推广应用已具备充分的经济可行性。pCAGGoptiHA5作为免疫效果良好、成本低廉的优化DNA疫苗,有望成为预防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的高效、安全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相似文献   

4.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研究在细胞表面展示H5N1型禽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原性,为研制既安全有效又能常温长期保藏和运输的禽流感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用部分ha1基因(ha1p)代替S-层蛋白ctc基因中部且位于表面锚定序列slh下游的片段,构建了融合基因ctc-ha1p和 csa-ctc-ha1p;利用电脉冲转化法将含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中,获得了重组菌株BCCH(含ctc-ha1p,并导入一个载有协助细胞表面展示的csaAB操纵子的质粒)和CH(含csa-ctc-ha1p)。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小鼠免疫学实验证实,2个重组菌株均成功地在细胞表面展示了重组HA1蛋白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其中,CH的效果强于BCCH,说明csa-ctc-ha1p这种融合基因的构建方式更胜一筹。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可用来研制禽流感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圆环病毒疫苗对猪只生长的影响,为猪场正确选择和使用猪圆环病毒疫苗提供依据和参考,本试验将1 000头母猪分为2组,于2周龄分别免疫2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圆环疫苗。结果表明,A疫苗虽然比B疫苗价格贵,但使用A疫苗的产出和经济效益远远高于B疫苗。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仍然是世界养禽业影响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疫苗接种是目前控制IBD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从病原特征,目前流行病学的新特点,传统疫苗、新型疫苗的种类、特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解决的思路等进行了阐述。认为传统疫苗在世界许多国家IBD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已经兴起,但是新型疫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取代传统疫苗。提出安全和有效防控是IBD疫苗研制与应用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Avian In?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禽类传染病。1878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该病后,慢慢从世界各地都开始出现了各种由不同毒株而引起的禽流感,导致禽类生产性能显著降低,甚至引起死亡。禽流感病毒(Avian In?uenza Virues, AIV)的暴发和流行给人类和家禽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危害及经济损失,有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家禽对于相同亚型的AIV会产生不同的致病性,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AIV的亚型较多,并且不同亚型之间也没有交叉防护作用,阻碍了AI的防治进程。基于此,为有效应对禽流感病毒,分析禽流感病毒的免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疫苗的研究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关系重大,DNA疫苗作为第三代疫苗,其具备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苗不可比拟的优点,能够诱导全方位的免疫反应且使用安全方便,开创了疫苗学的新纪元,本文就1995年来DNA疫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 ,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很迅速 ,但牛的疾病防治也是整个饲养环节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奶牛的乳房炎、子宫炎和蹄叶炎这三大常见病 ,一旦感染 ,难以短期内治愈 ,给奶牛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现将这 3种常见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奶牛乳房炎1.1 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 ,能有效的预防乳房炎 ,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具体使用方法为 :肩部皮下注射 3次(每次 5ml) ,第 1次在牛干奶时注射 1针 ,3 0天后注射第 2针 ,并于产后 72小时注射第 3针。1.2 乳头药浴停乳或临产…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并获取更有效的乙肝疫苗,本实验通过将所构建的HBVRNA复制子疫苗和DNA疫苗分别免疫小鼠,检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效果。结果表明,以pSFV为基础构建的疫苗载体免疫小鼠后采集的血清中抗体效价不随免疫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低剂量免疫的时候,RNA复制子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效价优于DNA疫苗。并且RNA复制子疫苗在以较低剂量免疫后脾细胞CTL活性高于DNA疫苗。本研究证明HBVRNA疫苗比DNA疫苗表达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更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应用RT-PCR技术,直接从麻鸭(Tadorna ferruginea)脾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麻鸭IL-18成熟蛋白(mDuIL-18)基因,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mDuIL-18基因,其大小为513bp,并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为19.76kD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与兔抗鸡IL-18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和复性处理后明显促进鸭T细胞转化。用mDuIL-18(150或200ng/鸭)和禽流感病毒(AIV)疫苗免疫鸭2周后,血凝抑制(HI)抗体平均滴度达到7.5~7.7log2,而只用AIV疫苗免疫和用mDuIL-18(100ng/鸭)和AIV疫苗免疫的HI抗体平均滴度仅达到6.3~6.6log2,表明mDuIL-18提高AIV灭活油乳苗诱导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基于音频特征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禽流感病鸡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能在早期发现禽流感并进行预防,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音频特征和模糊神经网络的禽流感病鸡检测方法。依据获取的家禽音频和环境及其他噪声的谱熵差别大的特点,在复杂环境中分析并提取出鸡声,丢弃非鸡声段,对提取的鸡声进行分析及处理,计算短时过零率、短时能量以及短时过零率与短时能量混合特征,用作判别患禽流感的病鸡和健康鸡的依据。利用T-S模糊神经网络,对提取出来的家禽音频特征进行训练和识别,试验表明隶属度函数为钟形函数、隶属度个数为2时模糊神经网络对试验提取的3个鸡声特征组成的3组测试集的敏感性分别为75.47%、80.39%和76.92%,特异性分别为80.85%、79.59%和72.92%,正确识别率分别为78%、80%和75%。该研究为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及大型家禽流通市场的禽流感病禽识别提供一套快速、高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三联弱毒苗(以下简称三联苗)是广西农业大学施万球、韦家槐教授等人,从1986年起进行研制的一种新的鸡三联疫苗,经过六年多的研制,4000多万羽的使用,证明是安全的、有效的。于1992年11月10日通过了由广西农业大学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
扬州水网分布密集而广泛,养殖以水禽鸭、鹅为主,同时扬州处在候鸟东部迁徙线上,境内的高邮湖、邵伯湖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候鸟和家禽的交汇点。因此,禽流感入侵扬州市的风险很大。基于此,针对扬州市特定的生态系统和养殖环境,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建议,确定了扬州市禽流感发生的风险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市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风险评估模型,以期实现扬州市禽流感疫情发生风险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便捷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subtype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H9-AIV)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对应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的8个不同区域的6条特异引物,在63℃的等温条件下反应,最低可检测到103拷贝的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片段,较RT-PCR方法敏感10倍。通过对15种H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在反应体系中使用钙黄绿素与Mn2+的混合溶液作为荧光指示剂可以用于RT-LAMP结果判定,并且其判断结果与浊度判断结果一致。对109份禽咽喉拭子及泄殖腔拭子临床样品进行检测,RT-LAMP与RT-PCR检出阳性样本数分别为61份和46份,表明RT-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高于RT-PCR。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在鸡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将其NP基因从重组质粒pVAX-NP上酶切后亚克隆至含禽源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经筛选鉴定后获得重组子pCAGGS-NP,将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体外转染真核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瞬时表达;采用腿部肌肉注射途径将重组子免疫SPF鸡,利用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抗NP蛋白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该重组子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能正确表达禽流感NP蛋白,且所表达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在家禽养殖中,禽病的控制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禽流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都呈现出加剧的趋势,每年因禽流感死亡的家禽数量巨大,因此对于家禽养殖业而言,应该将禽流感防治工作作为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H7N9禽流感病毒开始蔓延,一些医学者开始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逐渐提出了RT-PCR检测方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三重PCR检测方法、纳米荧光颗粒试纸条检测方法和NASBA检测方法等,其中,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是目前为止较为成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根据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靶基因为HA和NA的2对引物而建立的1种快速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基于此,介绍1种快速检测H7N9亚型禽流感的方法——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在许多国家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从禽流感病毒(AI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禽流感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我国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由国家免费提供疫苗。但即使接种了口蹄疫疫苗,仍有可能面临免疫失败的风险。根据散养猪口蹄疫免疫实例结果,分析免疫失败的可能原因:疫苗选用不当、免疫对象的差异、接种操作不规范、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提出加强免疫接种的规范操作、科学饲养管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