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林地资源有效管理的缺失,导致了林地资源大量流失和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林地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加强林地资源管理,掌握林地的消长变化以及制定和调整林业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地资源综合利用是当今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上海市林地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当前林地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值得人们深刻反思。在分析上海市林地资源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林地综合利用的原则和具体的形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上海市以及长江三角洲林地的合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下,各行各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产业。森林资源不仅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利润,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然而我国的森林资源还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其林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之母、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坚守林地生态红线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我国秀美山川、确保绿水青山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鉴于此,阐述了以林地资源管理为中心创新森林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公益性及商品性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提出以林地资源管理为中心创新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林地,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林地是森林资源得以存活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对于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与数量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广西大新县那岭乡的林业资源丰富,但分布分散,且在林地管护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基于此,根据广西那岭乡林地资源管护的利用现状及不足,分析了管护工作中出现不足的原因,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资源保护(conserv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是促进森林数量增加、质量的改善或物种繁衍,以及其他有利于提高森林功  相似文献   

6.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的主要载体。加强对林地占用征用的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突出,保证自然资源利用与现代建设之间的协调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基于此,从占用征用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对优化占用征用林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是指山林权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结合广东省集体林地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管理不当、人员意识薄弱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提高集体林地森林资源管理效率迫在眉睫。基于此,阐述了破坏集体林地森林资源的危害,对当前广东省集体林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策略,以期推动广东省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地制度改革与农地制度改革是事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农林资源的特性为基础背景,分析改革开放后林地、农地变革的基本情况,得出虽然农地制度改革与林地制度改革存在相同点,但林地改革不能完全参考之前农地改革的经验,而应做到加大对林业的经济扶持及促进林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改革手段。  相似文献   

9.
黄土塬区剌槐林地水分条件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主要研究了黄土塬区刺槐林蒸腾耗水规律,分析了林地水分收支状况和供水、耗水关系,阐明了林地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刺槐林蒸腾耗水量欠水年占同期降雨的52.33%,丰水年仅占18.3%,水分有效利用率平均为28.2%。林地水分收支盈亏各月分配不均。阳坡林地供水、耗水矛盾尖锐,阴坡林地丰水年水分供需关系协调,欠水年水分供应不足。林地水分条件是反映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阴坡林地生物量及材积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是阳坡林地1.9倍和1.6倍,木材蓄积量是阳坡刺槐林的1.3倍。营造刺槐林不仅能大大地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每年每公顷可生产2~3.5m3木材,是对荒坡土壤水分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预留出更多的工业用地,在耕地控制严格的情况下,将征地范围转向了林地甚至是国有林地,这些行为使得很多林地资源甚至林业资源不断减少。在管理上,很多地方将国有林场的管理权限不断下放,导致管理十分混乱。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整个生态环境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分析当前林场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方法,以期对林场的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11.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的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简要概述了加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详细深入地剖析了当前我国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有效策略,旨在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进步,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茂名小良林地资源类型动态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良林地资源类型利用状态的研究,根据样地资源的变化资料,应用马尔可夫法的分析理论,建立预测模型,以分析、预测林地资源利用的动态变化,以寻求一个稳定状态,为林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塔里木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肖塘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荒漠林地动态格局的影响,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荒漠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肖塘地区1973—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荒漠林地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荒漠林地从1973年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21.9%到2010年的16.9%,成为研究区变幅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1973—2010年荒漠林地面积减少了13.19%,主要转变为农田,而且其年变化速率不断增大。[结论]近40a来,随着人类对肖塘地区持续的水土开发,研究区内荒漠林地处于持续退化的状态。天然植被的退化会进一步对该区域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是按照"不变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的思路,将国有林地经营权统一收归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成功收回山王坪林区等近万亩林地,全力保障资产完整性,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国有林场发展转型。二是开展要素流转,促进南川区景观资源与森林资源分离,健全景观资源流转和森林资源抵押管理办法,实行景观资源有偿使用,搭建森林资源融资平台,以市场的办法先后筹集资金近11亿元,促进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的需求,出现了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的情况。就目前现状来看,建设工程项目征占用林地存在化整为零、少批多占、超期限占用等问题,整个工作缺乏规范性。因此,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征占用林地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争取早日解决工程建设与征占用林地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目前我国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为推进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荞麦的药用价值较高,大量采挖导致资源匮乏,濒临灭绝。在不同林地进行栽培试验,通过对生长周期、单位面积产量、表儿茶素含量进行比较,总结出金荞麦仿野生栽培最适宜的林地条件,旨在推动金荞麦的人工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8.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1996年、2005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运用ArcGIS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基于DEM探究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小于其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以耕地-林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海拔300~600 m、坡度大于25°的区域,以林地-耕地和草地-耕地为主,局部存在滥垦草地、毁林开荒等现象。该区域是黑龙江省重要粮食产区,此研究有助于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农林复合经营措施,对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2015年河北省土地利用数据,及可能影响河北省林地变化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对河北省林地的空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与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河北省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林地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河北省2000-2015年可能影响林地变化的经济指标数据,在R语言中利用msgps程序包实现了Adaptive-Lasso变量选择模型,选取了影响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5年,河北省林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林地转入量大于林地输出量,且与草地、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最为突出,与河北省林地变化显著相关的重要解释变量中,年末总人口、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与林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性,第一产业、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农村人口数与林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性,其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财政收入为主导因素,且河北省的林地变化不仅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相关,也与河北省的独特地理位置相关。该研究为河北省制定并实施林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同时适用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林地驱动力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中,林业资源占据着重要地位。林业资源对维持生态自然环境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根据目前国有林场在林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林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